這家房企是區域房企裏的另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018是大家公認中小房企艱難的一年,可他家的銷售預計將從去年的37億增長到60億,利潤率也在上升。2019年,他家總銷售預計將突破100億。

  ●中小房企都怕外來巨頭。可他家項目比巨頭家競品溢價更多賣得更好。他家還與萬科合作,成立了股權比例對等的合資公司,而且發展非常迅速。

  ●別的內地中小房企總是發愁留不住人才,可他家人才隊伍非常穩定。

  ●別的中小房企還在一味做住宅賣住宅,可他家已經把教育、養老作爲自己的戰略方向,重兵投入且已經見到效果。

  這家房企就是寧夏中房集團。過去幾年,他家是青海、寧夏2個省和2個省會城市的絕對銷冠。

  日前,明源君在銀川對話了寧夏中房集團董事長方陸,並深入中房多個項目調研,感觸頗深。

  明源君認爲,中房的另類,核心是因爲其作爲區域深耕企業的“長線思維”,絕對不搞賺一筆錢就走的一錘子買賣,而是敢於投入!長期投入!

  這已經不是一種技巧性的“術”,而是立足於某種深層信仰的“道”。大商謀道,小商求利;謀道者,道與利兼得;求利者,道與利俱失。

  具體來說,中房的敢於投入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住宅產品和服務上敢於投入。短期看是犧牲了部分項目利潤,但長線看,卻帶來口碑和品牌,讓其項目不愁賣能溢價。而品牌、管理的輸出,可以實現輕資產運營。

  在員工身上敢於投入。中房車隊的一個普通司機,退休的時候都能拿800萬。中房的員工,買中房的房子可以打折而且首付給予一定比例的免息借款。這種實心實意的投入,讓真正的人才捨不得離開。

  在未來趨勢上敢於投入。中房在教育、醫療上的投入,都是大手筆的、戰略性的。其投資的學校,已經是整個銀川最好的學校。其養老設施,和一線城市相比也毫不遜色。這2個方面不但可以成爲地產的支持,也會獨立盈利。

  01

  你在產品和服務上的投入,

  客戶一定能感受到!

  客戶感受到了,早晚都會有回報!

  面對外來巨頭的挑戰,中房也經歷過迷茫和恐懼,以爲像自己這樣的中小房企沒有多大生存空間了。但是通過幾年的實踐,中房現在越來越有信心。

  中房的信心,來自於2句話:一句叫“強龍難壓地頭蛇”。外來巨頭雖然強大,卻永遠也不如中房瞭解本區域和本地客戶,中房是“最懂咱們寧夏人的開發商”。

  另一句話則是中房給自己的定位,“我永遠都不走,陪護您一生。”中房把自己定位成暖男,永遠守護本地客戶,外來巨頭的則是高富帥,很可能撈一票就會走。

  從數據來看,中房有理由自信,其項目的價格、銷售速度,均高於外來巨頭的競品項目。

  在大牌房企蜂擁而至的2014-2017年,寧夏中房連續四年是當地房地產行業的銷售冠軍,而且領先優勢明顯。

  中房面對外來巨頭時,有以下一些優勢:

  1、中房的產品敢於在本地化上投入,因此是更懂本地客戶的產品;外來巨頭在用力,中房則在用心

  外來巨頭的產品,很多是標準化的。即使做一些本地化,也因爲不很瞭解本地,或者不敢過多投入,不能真正滿足本地客戶的需求。而中房的本地化,則敢於在研發上投入,敢於在產品上投入!

  中房的每一個項目方案,董事長都親自參與,每一個項目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主題。比如,在寧夏的項目中房東城人家,通過和當地西夏文化西夏史學家的深度合作,把西夏文化系統融入了自己的住宅項目。在西寧的中房薩爾斯堡,通過聘請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把音樂文化融入了自己的建築和園區。

  西北陽光寶貴,中房的戶型就一直在研究怎麼讓更大面積的客廳和臥室朝陽。外來大牌房企基本上都是做車位,可中房卻做出了家家都有門的的地下車庫,成爲私家領地,車庫可以辦證,夏天還可以當地下室儲藏間使用,很受歡迎。如下圖所示:

  銀川等地乾燥,寒冷。中房就成爲銀川最早做恆溫恆溼恆氧產品的房企。屋子裏的PM2.5不超過20,吸菸、養狗等等各種異味都可以置換出去。

  銀川的風沙大一些,中房就在窗戶上下了很多功夫,最終讓窗戶的密閉隔音達到高標準。

  銀川是地震多發區,是八度設防區域,這是客戶的敏感點。中房就用了橡膠墊隔震技術,這個屬於國際領先的技術。如下圖所示:

  寧夏因爲沙蒿的花粉,有季節性鼻炎,而中房正在研發能治這種過敏性鼻炎的房子。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總之,中房圍繞客戶居住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升級着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2、中房的房子敢於在“看不到”的質量上投入,每平方造價多了100-200元,卻換來長期的口碑和品牌

  外來巨頭的房子,都是一個個項目算賬的,客戶看不到、無法對銷售產生直接作用的投入,都是能省則省。

  中房深耕本地,是“幾十年一起算賬”的。中房相信,項目質量好,客戶一定能感受到,即使現在感受不到,5年、10年後感受到,也一樣有意義。

  就實測實量而言,國家標準是85分,中房的實測實量卻都在97分以上。爲了這個97分,中房每平米要多花100-200塊。

  中房認爲,把錢花到結構質量、水暖配件等“看不到”的地方,雖然交房的時候感覺不到,可是用起來就能感受到。

  明源君在當地走訪中房老業主,他們有2個很有意思的說法:

  一是毛坯房裝修的時候,裝修隊感概說,這個房子又省力又費力。省力是因爲牆面地面平整度非常高,甚至達到光滑的程度,根本不用二次加工找平,費力則是因爲結構都太結實了,如果要砸牆,比別的項目要多費好多時間。

  二是搬到中房的房子裏以後,打掃衛生的頻率和以前相比降低了。因爲屋子裏頭灰塵少,後來大家細細研究認爲是房子的密閉性更好。

  中房在2018獲得了自治區政府最高獎―― 寧夏政府質量獎,這是房地產業和建築業首次獲得該獎項。董事長方陸動議把100萬獎金拿出來,加上他自己的捐資,和配資,成立了500萬規模的“磐石基金”,每年拿出50萬的收益,獎勵在質量工作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

  3、中房敢於在服務上投入,不爲賺錢,只爲讓客戶生活更方便

  從賣房開始,客戶就被納入了中房的“360度金牌客戶服務體系”,從客戶走進中房第一眼到後續的每一個接觸點都有標準動作。

  客戶買了房子後,有的房企就是交房時通知你來,一兩年都不搭理客戶。而中房的標準動作包括:邀請客戶參加工地開放日、告訴客戶工程的進度……交房後,還有一個“四年有約”。中房的老舊小區,早已經過了保修期,但中房還會去維護,在二十年的小區裏面補種樹,重新修整道路,老年人的座椅、孩子的遊樂設施、小區大門等等。

  同時,自2016年起,中房在所有項目推行“168社區服務體系”,“1”就是”一個和諧的社區大家庭”;“6”是“6大社區服務中心”包括客服中心、健康中心、健身中心、長者服務中心、兒童娛樂中心、家居中心;”8”就是社區周邊的八大配套服務,包括超市、果蔬、餐廳、美容美髮、藥店、洗衣、咖啡廳、銀行等等。

  這些服務配套本身不爲賺錢,打平就可以。但是,因爲客戶享受這些服務之後,有好的感受,他們就會幫中房傳播,給中房將來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品牌勢能……

  4、品牌優勢帶來大量合作需求,輕資產輕鬆賺錢

  因爲中房在本地的優勢,各大巨頭沒有人想喫掉中房,反而紛紛來找中房合作。

  中房認爲合作的前提是價值觀相同、理念相近,比如是否像中房一樣注重企業誠信,注重產品和服務品質,注重客戶關係,有良好的企業文化。中房最終選擇了萬科,成立了“中房萬科”公司,2家出資對等,收益對等。

  中房目前也和小房企合作,輕資產開發項目,因爲中房有品牌優勢,所以通常持股份額大於出資比例。

  ▲方陸總(右)和明源地產研究院總編王恆嘉參觀後合影

  02

  留住優秀人才,

  靠“金手銬”,也靠專業追求

  三線城市的人才招聘是很多公司的痛點,但是中房的核心員工離職率很低,爲什麼呢?因爲中房給他們戴上了“金手銬”。

  中房是寧夏第一個股份制改造的企業。最早是全員持股,如今優化成爲中層以上幹部、優秀技術人員持股。

  中房有管理和技術人員兩個晉升序列,技術人員最高級叫首席,其後依次是資深、高級、中級、初級。

  首席技術人員就相當於管理序列的中層正職。目前管理序列和技術序列中層以上的,都給配股,這就是金手銬。股權架構動態管理,不同的職務有不同的股權。

  如果某一年中房股東的分紅是稅後25%,也就是說,你當時如果買了20萬股,就分得5萬,四年財富就能翻番。

  而這還不是最誘惑的,最誘惑的是增值。比如2014年每股增值了1.8元,2015年增值了2.2元。也就是說,之前如果投資了10萬,在14、15年已經掙了40萬。不算前面說到的分紅,總數已經變成了50萬。

  那麼金手銬怎麼體現呢?在中房,章程約定:只有分紅是每年兌現的,股份增值在員工退休時才能變現,中間離職的話,只退回最初的股本。你當時多少錢買的,公司多少錢買回來。

  因此,一般人是不會隨意離職的,因爲回報確實太可觀。

  前兩年第一批全員持股的老股東退休的時候,一個普通司機就拿到了800萬,還有人拿到1000萬、2000萬……

  中房的股份不但能留人,還能規範管理層的行爲。

  因爲中房的股份分爲兩部分,普通股和職務股,普通股一般不動,職務股有職務就在,沒職務就拿掉。

  中房曾經有一個高管,年收入在200萬以上,他的股權已經累積很大,但是他貪腐出問題了,最後降成普通員工,股份都沒了。這種制度讓管理層“輸不起”,減少違規的發生。

  中房認爲,自己的業績不會永遠都在增長。所以,“金手銬”之外,中房還希望能給員工認同感和歸屬感。這種認同感和歸屬感首先是通過關愛實現的。

  此外,中房還希望建立起規模之外的專業追求。因爲對產品的鑽研是無止境的,優秀人才有一個奮鬥目標,就會有強烈的認同感。

  中房對專業的追求,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恆溫恆溼恆氧等等技術追求,還有文化的追求。

  西寧的薩爾斯堡項目,有一條河彎彎曲曲的,像一個五線譜,這觸動了中房的靈感,於是就請中央音樂學院的一位教授來做音樂文化社區的策劃。

  社區裏,一個小廣場上有椅凳,你距離它到五米的時候,音樂開始響了,然後坐在那裏就可以開始聽音樂,你一離開它就停了。有的地方有孩子可以玩耍的擊打樂器,售樓部會館做了音樂廳……

  中房東城人家項目,設立文化主題時選擇了西夏文化,就把寧夏的頂級西夏文化專家聚集到一起研究。最終做了琴棋書畫四個園,西夏的建築符號、西夏的羊拐棋、西夏的音樂、西夏的書法,都在一個社區裏得以呈現……

  當然,西部的人才總體上跟發達區域還是沒得比,中房在留人之外,還有另一個渠道把產品做得更好,那就是:藉助資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比如,中房的恆溫恆溼恆氧的系統,後臺管理就在南京朗詩。中房還聘請了各個方面的顧問,這些都是藉助資源的方法。

  03

  養老、教育等可以成爲地產的支持,

  也可以獨立生存

  中房對教育和養老的佈局是一箭雙鵰。

  一方面,教育和養老是地產主業的配套,讓中房的房子有了更完善的生活配套。比如,因爲中房有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的12年完整教育體系,又有養老體系,客戶從3歲開始,一直到老年,都可以享受到中房的服務,這就把賣房子變成賣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教育和養老本身也能盈利,成爲獨立的產業。

  中房給教育板塊的定位是民辦教育,要個性化、差異化、特色化、多樣化、優質化、國際化。

  中房下屬的景博學校,目前是銀川數一數二的學校。很多人爲讓孩子有優先進這個學校的資格,會去買中房的房子。景博學校小學有綜合素質班、藝術特長班、科技創新班、雙語班、國際班,等等。

  這些班不是業餘的興趣班,而是根據孩子的特點,持續進行某個方面的培養。這個班的課程除了正常的文化課以外,那就是結合你的特長,進行鍼對式的教育。比如說偏理科,就到科技創新班;想培養一種音樂特長,就到某特長班。

  下圖是中房景博學校室內體育館的攀巖牆、和校內的動物園。這些設施,很多一線城市的學校也沒能配備。

  中房的養老有三類產品,分別是:幸福裏、幸福匯、幸福家。現在的中國老人,90%是家庭養老,7%是社區養老,3%是機構養老。

  “幸福匯”做的就是90%家庭養老所需要的醫食住行購娛學,其中醫主要做健康管理和康復理療。也就是上門服務或者遠程服務爲主。幸福家則主要是做家庭裏面的適老化改造,這個和產品本身是融爲一體的。而“幸福裏”,服務社區養老的7%,目前正在銀川全市大規模鋪開。

  “社區養老”的模式,是說老人還和子女們住在同一個社區裏,但是老人有一個集中活動和養老的地方,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可以享受全天候的服務。子女方便的時候,也可以隨時來看望。

  幸福裏項目“嵌入”在小區裏,可以從社區裏面進入,小區外面也有單獨的入口。一般是個兩層建築,三樓是一個活動平臺。

  日前,明源君曾參觀了中房的一個“幸福裏”項目,裏面老人們正在參加教育、健身等活動。而中房集團董事長方陸本人的母親,也在這個項目養老。足見中房對自己項目的信心。

  “幸福裏”養老項目的設備是國內領先的,下圖是工作人員在演示給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洗澡的裝置:

  中房認爲,中國的房地產有一天會到天花板,而養老跟教育則將是長青的產業。因此,中房將三個團隊完全分開,讓教育、養老和地產既相互支撐,也能夠獨立發展。

  04

  相信春天一定會來,

  也要善於抓住冬天的機會

  對於區域深耕房企的未來,以及整個地產市場的未來,中房是偏樂觀的。因爲:

  1、因城施策精準調控之後,區域深耕房企的政策風險大大降低。

  早期的調控,經常出臺全國性政策。最後的結果是:政策的本意,是用猛藥抑制經濟發達地區的房價過快上漲。可是中西部房價並沒有怎麼上漲的地區,也遭遇週期性打擊,這是區域深耕房企的最大危險。

  而因城施策之後,地產對地方財政、稅收貢獻很大的區域,房價又沒有大幅上漲,以地方政府對本地情況的瞭解,是不會隨便加碼調控的。

  2、地產行業的未來一定光明

  中房認爲,房地產行業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如果說有變化,那就是轉向更有質量的發展。爲什麼呢,房地產對於經濟仍然是很重要的。

  而且,這種情況即使發達國家也是一樣的,比如美國的房地產業在GDP當中的貢獻率在13~15%,而美國很強大的金融和保險業在它GDP當中的貢獻率也才8%。而中國的城市化,還遠遠沒有完成。

  目前中央的態度則是穩房價,所以房價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所以,中房認爲站在5年、10年的週期來看,未來是一片光明的。

  當然,短期內,也不排除樓市出現短暫冬天的可能。如果因爲某種黑天鵝事件,購房者的預期急劇下降,大家都不買房了,就會出現短暫的冬天。因爲所有政策的出臺要起作用需要時間,買房信心的恢復也需要時間。

  中房現在的做法是“應對第一、預測第二”。沒有人是神仙。所以既要作出判斷,也不能盲目相信自己的判斷,而要做好應對的準備。中房目前已經總結了“過冬18法”,包括“謹慎拿地,減少土儲,拿小而好地塊”、“把控節奏,縮短計劃週期,提高應變能力”、“暫停招聘普通新員工,實施換血計劃”等等。

  中房認爲,危險也孕育着機會。如果冬天真的來了,就看誰能熬得時間最長。在冬天裏,有抄底的機會。寒冬一旦過去的話,之前準備越充分的人恢復得越快,能迅速抓住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想深入瞭解中小房企如何才能活下去、活得好?作出上述精彩分享的方陸總,將和馮侖、吳建斌等5位地產大咖一起,在本週六(11月24日)的廣州,和500位房企高管一起,閉門探討如何“明趨勢、強運營、聚人才”。長按底部大圖或點擊“”,報名參加活動和他們面對面交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