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生產力是隨着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馬克思

2018年前三季度,沙坪壩全區域外貿進出口總額1710.06億元,在主城九區排名第一;

10月,沙坪壩區全年招商引資累計達到1000億;

11月,官宣聚焦,重慶科學城落址大學城。

精誠所至,金石爲開。2018年,沙坪壩保持了“開掛”般速度,讓重慶科學城的落地實至名歸。

外貿進出口總額排名第一;招商引資達千億級;依託大學城規劃建設科學城,並以科學城爲智核,以發展智能產業爲主導,聯動九龍坡、北碚、江津和璧山,形成西部“智能谷”……細數其中關鍵詞:外貿進出口、招商引資千億級、智能產業,這還是我們傳統印象中以教育、文化和紅色旅遊而聞名的沙坪壩嗎?

她依然是,亦不再是。東方風來滿眼春,如今的沙坪壩乘着創新驅動和內陸開放的東風,早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邁着轉型升級的步伐,去追尋新時代道路上那天光雲影般美麗風景。

稻花香裏說豐年。要換個角度看沙坪壩,且以今年招商引資及開工項目爲例,便可見一斑。

Follow me!

“累”並快樂着的沙坪壩

今年以來,沙坪壩區招商引資頻率之高、效果之顯著,令這個昔日“老工業區”的華麗轉身刷新着人們對她的印象,其勤勞換來的“成績單”屢獲權威媒體聚焦。

1.今年上半年

正式簽約項目總數69個,投資總金額374億元,同比增長269%;在談項目195個,預計投資總額2466億元,今年2季度全市招商引資考覈居主城片區排名、全市排名均居第一。

其中,沙坪壩在西洽會期間就簽約70個項目、投資總金額415億元。

2.今年前三季度

據沙坪壩區商務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區正式簽約項目98個,投資總金額813.81億元,完成年初目標任務的81.38%。

3.今年第四季度

10月25日,沙坪壩集中籤約14個項目,投資金額266億元(其中外資0.5億美元)。

此次集中籤約的圓滿完成,標誌着沙坪壩在2018全年招商引資正式達到1000億。

專業招商、敲門招商,付出總有回報,僅看今年1-9月,沙坪壩黨政主要領導就接待拜訪企業1348家。與之同時,一批又一批項目也在如期履行、落地開花。

7月3日:2018年沙坪壩區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重慶西部物流園舉行。本次集中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21億元,覆蓋現代國際物流、跨境貿易及電子商務、高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領域。

9月12日:沙坪壩區舉行招商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聯東U谷·重慶沙坪壩國際企業港項目等6個項目集中開工,涵蓋了大數據、智能製造、創新研發、醫療器械、綜合物流、供應鏈集成服務等領域。

9月28日:“2017年沙坪壩區鐵路口岸公共物流倉儲等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本次集中開工的重點項目共18個,總投資65.59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4個,民生保障項目7個,對外開放項目7個,涉及園區基礎設施和市政道路、人行天橋、水體治理、農村飲水、學校建設、物流貿易等多個方面。

細心的小夥伴應該發現了:以上舉例的招商引資簽約項目,與集中開工項目中,除民生建設等“必需品”外,涉及智能產業、跨境貿易和物流倉儲的就佔了大半。

是的,在沙坪壩區今年的“成績單”上,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大顯著標識,創新與開放,成爲沙坪壩一大標籤。

轉型升級進入“快車道”

當重慶科學城落地的消息傳來後,沙坪壩人的朋友圈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欣喜與驕傲之情,有網民這樣留言評論道:“揚眉吐氣,感覺沙坪壩進入了快車道!”重慶科學城也被網民譽爲“將是重慶未來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戰場。”

這座曾經的老牌工業區,終於用兢兢業業的產業轉型升級,證明了自己破繭成蝶的能力。

以最近一次集中開工——9月28日舉行的“2017年沙坪壩區鐵路口岸公共物流倉儲等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爲例,有關媒體在採訪報道中就指出“這批項目的開工,將爲沙坪壩區經濟轉型升級、城市環境提升和民生改善注入強勁動力。”

也以最近一次集中籤約——10月25日在融匯麗笙酒店舉行的沙坪壩區招商項目集中籤約活動爲例,現場簽約“智匠星雲”汽車工業互聯網平臺、AI智能“芯腦”研究院、智能視覺交互技術運營中心、思坦德爾病理診斷技術研究中心、龍之瑞VR內容產學研一體化等14個項目,主要涉及科技創新、物流金融、總部經濟及文化旅遊等多個行業領域。

其中,浪尖智造汽車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助推我市“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之路,北京未動科技將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座位艙一級供應商,而盤古集團將入駐西部物流園區,未來將依託重慶鐵路口岸及自貿區優勢資源,主要開展電商產業孵化服務及跨境電商等業務,建設互聯網+產業園。

科技創新,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最終競爭力。事實上,近年來沙坪壩區一直將引入大型高新技術產業和人才要素、打造科創產業平臺列爲重點工作。從招商引資簽約與開工項目的類別和數量便可見一斑,其項目的質量程度、創新程度,都展示着沙坪壩區在轉型升級的途中搭上創新快車、致力於打造重慶科創“智核”的決心與信心。從這一層面來講,重慶科學城的落地,可謂是水到渠成了。如今,市委市政府以科學城爲“智核”打造西部“智能谷”,沙坪壩實至名歸,責無旁貸。

“智核”蓄勢待發

如果說項目動工是現在進行時,招商引資是未來時,那麼引來”西部“智能谷”的智核——重慶科學城這張“燙金名片”,沙坪壩的底氣到底是什麼,她做過哪些努力呢?

前面我們引述了不少權威官媒的報道與評論,本段沙微君福利留給微政務的粉絲。一名天涯網友@遠山xx的評論或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網民對此事的關注,他是這樣評價:“毫無疑問,未來沙區的科學城將是萬衆矚目的熱點,這裏將是重慶產學研、文科創的核心。”

創新領域,沙坪壩區有其得天獨厚地科教資源和人才優勢。大學城的人才優勢,更是沙坪壩招商引資的基礎之一。

位於重慶大學城的御芯微智能技術研究院,是2018年,沙坪壩區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和科技人才引進的一個縮影。御芯微總裁李春宏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當初選定落戶沙坪壩,看重的就是高校聚合、人才資源富集。

2018年以來,招商引資,以及高端科研人才引進,成爲沙坪壩區持續轉型升級的關鍵詞。

數據顯示,在2018年上半年,沙坪壩區就簽約中電光谷、華中科大材料與模具技術國家實驗室西南分中心、重慶大學·鼎晶基因檢測等項目69個,總投資額374億元,共計480餘位科研人才落戶沙坪壩,其中包括院士3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2人,在全市位列前茅。

而在這背後,是沙坪壩區專門成立招商工作領導小組做出的努力。據悉,2018年上半年以來,沙坪壩區專門抽調選聘80餘名優秀幹部集中辦公、統一管理,制定出臺“1+6”制度文件;創新推進機制,明確全年1000億元目標任務,實行“周調度、月總結”“單月簽約、雙月開工”等工作機制的努力。

有關數據顯示,整個沙坪壩區有重慶大學等駐區高校16所,其中在大學城14所,重慶一中、南開中學、樹人小學等中小學99所,在校大中小學生35萬餘人,是重慶人口結構最年輕、最時尚、最具活力的區域。

沙坪壩區科技企業孵化器也在大學城。

大學城的產學一體,人才集聚優勢,已經吸引愈發多的團隊和人才湧入充滿無限潛力的沙坪壩。而沙坪壩的“沙磁英才計劃”,也正持續不斷制定新增一些優惠條件,爲一位外來人才付出的各種成本,最高將達到800萬元。這在全市範圍內都算是非常優厚。

接下來,沙坪壩區將繼續圍繞創新“智核”的打造,依託高校集聚優勢,培育出“科研主體+轉化平臺+土壤環境”的創新生態,成立高科技人才的服務區同時全力引進電子科大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點科技創新項目,探索打通產學研轉化壁壘,加快產學研轉化服務平臺搭建。

我們有理由相信,一片創新創業的投資熱土、希望之地,正在成型,創新發展的力量,正在蓄能。正如一市級媒體報道中評論所寫:這意味着,沙坪壩未來將繼續新增一批新的大科學裝置、科研院所、獨角獸企業等創新資源,擁有更多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科技金融、科技服務等創新型企業。

主辦單位: 沙坪壩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

主編:蔣頻 編輯:李勁松

來源:沙坪壩區新聞中心、人民網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