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一種非常好的健身運動,不僅動作柔和舒展,而且有很好的保健強身作用,無病可以健身,有病可以治療。打太極拳可以使脊柱的柔韌性增強,頸部關節更加靈活,因此能夠有效地防治頸椎病。

保健功效

太極拳以其如行雲流水般的節奏,可以幫助鍛鍊的人調養身心,因而對很多疾病有防治和康復的雙重作用。比如,頸椎病、心絞痛、冠心病、神經衰弱、各種類型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胃腸神經官能症、老年性便祕、消化性潰瘍、慢性支氣管炎等,效果顯著,針對頸椎病,效果尤其明顯。

傳統醫學認爲練習太極拳,可以起到補益腎精、強壯筋骨、抵禦疾病的作用。經常堅持練習這項運動,能防止早衰,延緩衰老,使人延年益壽。

練習太極拳不但能活動全身肌肉羣和關節,而且需要均勻地深呼吸運動與之配合,所以需要練習者在精神上專心致志,不能心有旁騖,纔可以很好地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爲其他系統與器官的功能改善打下良好的基礎。

太極拳的特點

打太極拳,要求舉動輕靈,運作柔緩,呼吸要自然均勻,着意於意而不着意於力。練習者要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結合。靜是養腦力所需,動是活氣血所需。鍛鍊的同時,可以使練習者內外兼修。這就要求練習者的意識、呼吸、動作三者密切協調結合,從而達到調整陰陽,疏通經絡,氣血和暢的效果,使生命力更加旺盛,具有增強體質、祛病延年、防治疾病的作用。通俗來說,就是可以使體弱者體質變強,促進患病者康復。

對頸椎病患者而言,打太極拳可以使脊柱的柔韌性增強,頸部關節更加靈活,從而有效防治頸椎病。

本節名詞

①太極拳

是一種武術項目,也是體育運動和健身項目,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起源於古代騎兵的槍法、長柄大刀法。

其基本用法是:開、合、發。太極始於無極,分兩儀,由兩儀分三才,由三才顯四象,演變八卦。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道家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太極”。

練練太極拳,防治頸肩病

太極拳能治療多種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

心絞痛、冠心病、高血壓

神經系統疾病

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官能症、失眠

消化系統疾病

老年性便祕、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

太極拳動作的10個基本要求

練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勢都有要求,要保持正腰、收頜、直背、垂肩的姿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