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吉這些地方招聘28人!你是他們需要找的人嘛?!

爲進一步推進“百名碩博引才計劃”,深化與知名高校的交流與合作,切實吸引一批緊缺碩博精英到安吉貢獻才智,爲建設“中國最美縣域”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經研究,決定啓動2019年“百名碩博引才計劃”,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引進數量

圍繞工程管理、經濟建設等重點領域,引進緊缺急需高層次人才28名。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大圖)

招攬對象

1.根據崗位和工作需求,面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95所重點高校(詳見本文最後),擁有全日制研究生學歷並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應屆畢業生,不含專升本、獨立學院畢業及定向委培生。

2.現任或曾任院(系)以上學生會、團委部長及以上學生幹部,獲得校級及以上綜合型榮譽的人才優先考慮。

工作形式

安排“百名碩博”人才到縣級機關部門和鄉鎮(街道)任職,擔任局長、鄉鎮長、街道主任助理。見習期滿或工作入職後,經用人單位考覈合格的,根據單位事業編制崗位需求和專業匹配情況,經批准後直接錄用爲事業編制人員;若用人單位暫無事業編制崗位空缺,則聘爲政府僱員,三年內給予事業編制身份。特別優秀者可提任爲部門或鄉鎮(街道)副職。

人員條件

1.政治素質好,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身體健康。有志於長期在地方從事黨政和經濟、社會管理工作,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

2.學習成績優秀,且原則上在2019年7月31日前取得相應學歷、學位證書;

3.碩士研究生應在30週歲以下(1988年11月30日以後出生),博士研究生應在35週歲以下(1983年11月30日以後出生),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4.生源、戶籍不限;

5.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選拔程序

1.發佈公告。2018年11月中旬,通過安吉發佈、安吉組工、安吉人社、安吉人力資源網等網絡平臺,發佈2019年安吉縣“百名碩博引才計劃”公告。同時,加強與各知名高校對接,及時發佈引才公告到各高校網站、招生就業網站、就業公衆號等網絡平臺,提前做好宣傳發動工作,並商定推介面談會的時間和地點。

2.人員報名。採用網上報名、現場推介自薦的方式進行報名。報名人員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登陸網址(https://exam.east-hr.com)進行報名、填寫《安吉縣“百名碩博引才計劃”報名表》,每人限報一個崗位。報名截止時間以赴相關高校推介面談時間爲準,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資格審查。2018年12月中旬前,由縣委組織部牽頭,會同縣人力社保局開展報名人員資格審查工作,經審查合格者,再組織進入面談環節。

4.推介面談。2018年12月中旬—2019年1月中旬,由安吉縣委組織部牽頭,組織有關用人單位赴高校,對符合報名條件的人選開展政策推介和麪談交流,通過現場解答政策和實地面談提問等方式,按崗位招錄人數1:1比例確定擬見習人員。若名次靠前的放棄,按成績高低依次遞補(面談分數不能低於80分)。

5.崗前見習。2019年3月-6月,各用人單位根據見習人選的實際情況,安排見習人員赴各用人單位開展入職見習,見習時間由用人單位與見習人員協商確定,原則上不少於3個月。通過參與具體工作、承擔課題等形式,進一步增進人才本人和用人單位之間的相互瞭解。

6.專項體檢。2019年6月底,由縣人社局組織擬見習人員進行專項體檢,對體檢不合格的,取消擬錄用資格。體檢標準參考事業單位人員招錄體檢流程及相關文件要求執行,對於報考人員弄虛作假或者隱瞞真實情況,致使體檢結果失真的,取消擬錄用資格。

7.考察公示。2019年7月上旬,由用人單位對見習人員實習期工作表現評價鑑定,組織人社部門根據單位鑑定情況開展專項考察,綜合評價見習期表現,提出擬錄用人選名單,並在相關網站上公示5個工作日。

8.任職錄用。2019年7月下旬,公示期滿,對擬錄用人員沒有異議或反映問題經查實不影響錄用的,確定爲錄用人選,按規定辦理事業編制或政府僱員的相關手續。

支持政策

1.見習待遇。見習人員在見習期間,由用人單位按照4000元/月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食宿由用人單位解決,並統一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2.入職待遇。錄用人員轉爲事業編制的,根據《安吉縣事業單位急需人才招聘暫行辦法》(試行)(安人社發〔2016〕65號)文件要求,按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管理,實行崗位聘任制,若低聘的,按照就高原則享受待遇至單位一個聘期屆滿。聘用爲政府僱員的,根據《安吉縣政府僱員管理試行辦法》(安政發〔2013〕28號)文件執行,碩士研究生待遇參照管理崗位8級、博士研究生待遇參照管理崗位7級享受。以上兩類作爲“百名碩博”人才,均可申請入住縣人才公寓;自行租房居住的,可連續3年享受每年1.2萬元的租房津貼政策。

本《公告》未盡事宜由中共安吉縣委組織部、安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95所重點高校名單

(按拼音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安徽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重慶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北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東華大學、東南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復旦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海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河海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吉林大學、暨南大學、江南大學、遼寧大學、南昌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蘇州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鄭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