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張高鐵投運,爲冬奧產業帶注入“加速度”

明天,北京至張家口高速鐵路將開通運營,爲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交通運營服務的崇禮鐵路也同步建成投運。

在建設條件極爲苛刻的情況下,京張高鐵用不到4年的時間就建成通車,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5年多來,在軌道交通建設上取得的最新成就。京張高鐵的開通,爲緩解北京交通壓力、打通“軌道上的京津冀”經脈、打造京津冀與西北部經濟圈樹立了新典範。

京張高鐵建設堅持站城一體理念,以隧道方式下穿北京城區,規劃設立清河與北京北站雙始發站。在清河站,高鐵站與地鐵站同場設計,實現高鐵與地鐵昌平線南延、地鐵13號線與規劃地鐵19號線的銜接,並配套建設公交、長途汽車等地面公交設施,打通了北京市西北部地區的多個交通堵點,將有效緩解這一地區的交通壓力。

而更直接的效應體現在京津冀西北部地區“軌道經脈”的打通。今後,張家口至北京最快運行時間將由過去的3小時7分鐘壓縮至47分鐘,張家口將進入北京“一小時交通圈”。而由於京張高鐵是2022年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因此會極大促進京張冬奧產業帶的建設。

時間的縮短不僅便捷了京張兩地人員、物資的雙向流動,同時也將使京張鐵路產業帶的經濟空間結構得到極大優化。

以張家口爲代表的河北西北部地區旅遊、養老、冬季體育資源豐富,又是京津冀西北部的生態涵養區,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的四個戰略功能合作區之一。但過去受交通問題制約,這一地區與北京的功能互補性不強,區域共建缺乏支點。京張高鐵開通後,不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效率將大大提升,延慶到張家口地區沿線的綠水青山,也將因第三產業升級,變成金山銀山。

隨着京張高鐵、崇禮鐵路開通,向西可與張家口至呼和浩特、張家口至大同兩條高速鐵路相連,向東與北京樞紐連通,從而形成貫穿北京、河北北部、內蒙古東部、山西北部的軌道集羣。

這一軌道集羣將成爲北京西部對外交通的骨架。此前,以京滬、京廣高鐵爲骨架,北京南向初步實現了大城市羣間的共建。京張高鐵開通後,北京西北方向的軌道集羣得以貫通,呼和浩特至北京將由9小時15分壓縮至最快2小時9分鐘,大同至北京最快1小時42分鐘可達,成爲北京對外交通的第三條骨架。

這不僅補上了“軌道上的京津冀”的短板,長遠看,還將在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同時,將內蒙古和山西也納入大城市市場圈,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輻射面,擴大到更廣大的區域內。

當然也要看到,軌道交通建設的協同發展與佈局,只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組成部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預期目標,不可能只靠硬件建設就能實現。京張高鐵以及還在建設中的其他軌道交通設施,只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優先戰略,更大的考驗在於那些體制壁壘和制度障礙的逐漸消融。

從這個意義講,以京張高鐵開通爲標誌的“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的進展,進一步讓我們明晰了京津冀乃至華北、西北地區未來協同發展的光明前景,而面對這一前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探索建立跨區域治理新體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將更加凸顯,需要各方繼續努力,實現協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