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手拉手模型,皆起源於下圖.

一.何爲手拉手模型

我們先來看一張示例圖片.

國家領導人外出訪問時,經常與他國領導人採用這樣的握手方式,以示友好.那麼上圖中,AC,BC,DC,EC即可看作兩個人的兩雙手臂,點C看作兩個人握在一起的四隻手,是不是很形象?

那麼, “兩個形狀相同的圖形,共用同一個頂點”,即可看作“手拉手模型”.更特殊的,符合“等線段,共頂點”的圖形,也是常考的模型.

這裏給出四個常見模型.

二.手拉手模型中的一些結論及證明

結論(2)

證法1:

由△ADC≌△BEC得

∠1=∠2,

又∵∠APC=∠BPO,

∴∠AOB=∠ACB=60°

證法2:(捆綁旋轉)

△ACD繞點C順時針旋轉60°到△BCE

則AD也繞點C順時針旋轉60°到BE

其夾角爲60°

具體詳解可見《八上第一講  全等證明格式易錯分析(附“捆綁旋轉”秒殺一類全等填空題)

結論(3)

由∠1=∠2,

AC=BC,

∠ACP=∠BCQ可證

三.如何構造手拉手模型

 其實,說許多中考的填空選擇壓軸題難,那麼難在哪呢?其實就在構造,比如,構造手拉手模型.

這裏我們先從結論(8)入手.


將圖化簡,抽離出如圖所示模型

易知∠AOC=∠BOA=60°,即∠BOC=120°

∠BOC與∠BAC互補

要證OA=OB+OC

法1:截長補短法

法2:旋轉法

思路:

BA可以看作由BC繞點B順時針旋轉60°得到,

那也可以將△BOC如此旋轉.

AC可以看作由BC繞點C逆時針旋轉60°得到,

那也可以將△BOC如此旋轉.

證法1:

將△BOC繞點B順時針旋轉60°到△BFA

則FA=OC,∠BFA=∠BOC=120°

連接FO,易證△BFO爲等邊三角形

則A,F,O三點共線

OA=OF+FA=OB+OC

證法2:

將△BOC繞點C逆時針旋轉60°到△AGC

則GA=OB,∠AGC=∠BOC=120°

連接GO,易證△GCO爲等邊三角形

則A,G,O三點共線

OA=AG+GO=OB+OC

另外,

很多時候的截長補短法,都可以用旋轉法解決,比如半角模型亦然.

八上第二講 全等輔助線(1)截長補短 中的第二部分有提到.

思路:

AD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到AB,則將△ADE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到△ABG

AB繞點A順時針旋轉90°到AD,則將△ABF繞點A順時針旋轉90°到△ADG

但是旋轉法有時必須注意:

要證三點共線!!!

礙於篇幅,本講不再設置例題,直接給出本講思考題:

如圖,兩個正方形ABCD,DEFG,求證:S△ADG=S△EDC

附第五講答案:

在△ABC中,BC=10,AB的中垂線與AC的中垂線交BC於點D,E,若DE=4,求AD+AE的長.

兩解:

當△ABC爲鈍角三角形,AD+AE=BD+EC=BC-DE=6

當△ABC爲銳角三角形,AD+AE=BD+EC= BC+DE=14

       關注“積餘鼎尖數學教學

   歡迎收看以微課堂》微課,作者簡介:四星級重點中學高級教師、數學名師。多次獲市優質課一等獎,市教學能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一級教練員(最高級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