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黄罗二就去拿一碗粥给他吃,跟我说医院也断粮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碗粥。因为当新兵时我打球扭伤了脚,在师医院住了近一个月,所以师医院许多医生护士都认识,既然现在知道他们都上前线了,我当然要去战地医院找他们,看看他们怎么样。

1979年2月18日晚上,掉队的我终于跟上了一支兄弟部队——370团(同属124师)。

2月19日早上部队在一个山下的稻田里驻扎,我找到了370团的通信连连长。我说我是372团通信连架线班,名叫周强,18号凌晨我们372团在向靠松山行进时我晕倒掉队了,后到了126师的一个收容点。因为我急着要归队,所以昨晚看见你们往前线走,我也就跟了上来。可是兄弟部队的这个连长一脸不相信的样子,看着我的眼光就像看越南特工一样,就差直接喊人把我绑起来了。后来他开始对我细细盘问:372团通信连长叫什么名字,指导员叫什么名字,排长班长叫什么名字,全问了个遍。这个连长的警惕性挺高的,当我回答准确无误时,他才接纳了我,但不安排我做任何工作,也没有人管我。

(作者在越南战场上)

现在这个会合点,山上山下或稻田里全都驻扎着部队,应该有好几千人吧。稻田是干涸的没有水,田里长着不知名的小草小花。稻田边上有一条小溪,水流不急,偶尔有几条小鱼在畅游。广东人爱洗澡,这一点真不假。反正是散兵一个没人管,我立即就脱个精光躺在水中,舒服呵,太美了,如果不是战争那该是多么惬意……

洗完澡后,我看见山坡边的公路上停放着有十几辆自行火炮战车。好事的我就跑去询问,得知他们是北京军区坦克1师自行火箭炮营奉命配合我们42军124师。该营也是参加此次自卫还击作战的唯一的自行火炮单位。自行火箭炮营除3个炮连外,还有指挥连、修理连等单位,装备70式130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18辆。我走上去,看见有几个人坐在那里聊天,因为他们有电台,所以我知道是通信兵。兵种相同是很容易沟通的,我和他们交谈才知道他们是坦克1师高炮营通信分队的,是来配合自行火炮营的。没有想到在这几个人中竟然遇到一个老乡,这个老乡也是我们家乡海康县英利公社旋安大队的。战后,这个老兵回家探亲,他就告诉我母亲,说在越南战场曾遇见过我……

跟着370团走了一天后,我听别人说我们师的战地医院就设在附近一个山窝里。

于是,我就赶紧找了过去。因为当新兵时我打球扭伤了脚,在师医院住了近一个月,所以师医院许多医生护士都认识,既然现在知道他们都上前线了,我当然要去战地医院找他们,看看他们怎么样。当我来到战地医院时,帐篷里都住满了受伤的士兵,大概有100多人。因为那时部队的车还没上来,伤员都不能运回后方。医生和护士们都很忙,我只是和他们打了招呼之后,就自己一个人绕着医院转了起来。

突然,伤员中有人喊我的名字,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和我一起入伍的一位老乡。我就问他:你怎么了?他说,他的左手臂被机枪打了,子弹还在里面,在这里住院两天了,已经几天没东西吃了,肚子好饿。我说我们有个老乡在医院里,名叫黄罗二。黄罗二是我们团卫生队制药厂的。我就去找黄罗二,把黄罗二带到他面前,让他们相互认识。后来黄罗二就去拿一碗粥给他吃,跟我说医院也断粮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碗粥。那个老乡吃的狼吞虎咽,三口两口一碗粥就下肚了。

有老乡好办事,在战场依然如此。其它伤员在旁边干瞪眼,只能饿肚子没得吃。1982年退伍后,我碰到过这个老乡,说起往事,他竟然说忘记了,真把我气坏了。这事怎能会忘记呢。我不要你感恩,你只要记得在生死战场有人给了你一碗粥喝。也许是我的错吧,我一直记着,别人没当回事。

作者:周强,参战老兵,本文是他在那生死28天的回忆录,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