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黃羅二就去拿一碗粥給他喫,跟我說醫院也斷糧了,好不容易纔找到一碗粥。因爲當新兵時我打球扭傷了腳,在師醫院住了近一個月,所以師醫院許多醫生護士都認識,既然現在知道他們都上前線了,我當然要去戰地醫院找他們,看看他們怎麼樣。

1979年2月18日晚上,掉隊的我終於跟上了一支兄弟部隊——370團(同屬124師)。

2月19日早上部隊在一個山下的稻田裏駐紮,我找到了370團的通信連連長。我說我是372團通信連架線班,名叫周強,18號凌晨我們372團在向靠松山行進時我暈倒掉隊了,後到了126師的一個收容點。因爲我急着要歸隊,所以昨晚看見你們往前線走,我也就跟了上來。可是兄弟部隊的這個連長一臉不相信的樣子,看着我的眼光就像看越南特工一樣,就差直接喊人把我綁起來了。後來他開始對我細細盤問:372團通信連長叫什麼名字,指導員叫什麼名字,排長班長叫什麼名字,全問了個遍。這個連長的警惕性挺高的,當我回答準確無誤時,他才接納了我,但不安排我做任何工作,也沒有人管我。

(作者在越南戰場上)

現在這個會合點,山上山下或稻田裏全都駐紮着部隊,應該有好幾千人吧。稻田是乾涸的沒有水,田裏長着不知名的小草小花。稻田邊上有一條小溪,水流不急,偶爾有幾條小魚在暢遊。廣東人愛洗澡,這一點真不假。反正是散兵一個沒人管,我立即就脫個精光躺在水中,舒服呵,太美了,如果不是戰爭那該是多麼愜意……

洗完澡後,我看見山坡邊的公路上停放着有十幾輛自行火炮戰車。好事的我就跑去詢問,得知他們是北京軍區坦克1師自行火箭炮營奉命配合我們42軍124師。該營也是參加此次自衛還擊作戰的唯一的自行火炮單位。自行火箭炮營除3個炮連外,還有指揮連、修理連等單位,裝備70式1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18輛。我走上去,看見有幾個人坐在那裏聊天,因爲他們有電臺,所以我知道是通信兵。兵種相同是很容易溝通的,我和他們交談才知道他們是坦克1師高炮營通信分隊的,是來配合自行火炮營的。沒有想到在這幾個人中竟然遇到一個老鄉,這個老鄉也是我們家鄉海康縣英利公社旋安大隊的。戰後,這個老兵回家探親,他就告訴我母親,說在越南戰場曾遇見過我……

跟着370團走了一天後,我聽別人說我們師的戰地醫院就設在附近一個山窩裏。

於是,我就趕緊找了過去。因爲當新兵時我打球扭傷了腳,在師醫院住了近一個月,所以師醫院許多醫生護士都認識,既然現在知道他們都上前線了,我當然要去戰地醫院找他們,看看他們怎麼樣。當我來到戰地醫院時,帳篷裏都住滿了受傷的士兵,大概有100多人。因爲那時部隊的車還沒上來,傷員都不能運回後方。醫生和護士們都很忙,我只是和他們打了招呼之後,就自己一個人繞着醫院轉了起來。

突然,傷員中有人喊我的名字,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和我一起入伍的一位老鄉。我就問他:你怎麼了?他說,他的左手臂被機槍打了,子彈還在裏面,在這裏住院兩天了,已經幾天沒東西喫了,肚子好餓。我說我們有個老鄉在醫院裏,名叫黃羅二。黃羅二是我們團衛生隊製藥廠的。我就去找黃羅二,把黃羅二帶到他面前,讓他們相互認識。後來黃羅二就去拿一碗粥給他喫,跟我說醫院也斷糧了,好不容易纔找到一碗粥。那個老鄉喫的狼吞虎嚥,三口兩口一碗粥就下肚了。

有老鄉好辦事,在戰場依然如此。其它傷員在旁邊乾瞪眼,只能餓肚子沒得喫。1982年退伍後,我碰到過這個老鄉,說起往事,他竟然說忘記了,真把我氣壞了。這事怎能會忘記呢。我不要你感恩,你只要記得在生死戰場有人給了你一碗粥喝。也許是我的錯吧,我一直記着,別人沒當回事。

作者:周強,參戰老兵,本文是他在那生死28天的回憶錄,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