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研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到底是誰想讓四方面軍渡過黃河?這是最關鍵的,因爲沒有渡過黃河的話,就不會有西路軍。本文是系列文章的連載,上篇文章說到,張國燾被迫同意北上會師。

於是在10月6日15時,毛主席致電彭德懷明確指出:“四方面軍同意我們意見,以一個軍到靖遠佈置渡河,以一部向甘谷、武山間及莊浪活動,掩護二方面軍北移。主力位於通渭、馬營、隴西、會寧地區,對付胡、毛及定西敵。”

10月8日,朱德、徐向前、陳昌浩致電中央:“(明日到達會寧)爲統一領導和軍事指揮,以很快能與你們會面爲好。”值得注意的是,此電張國燾沒有簽字。張國燾的心理不難猜測,他是擔心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後,會因爲他南下及“另立中央”的錯誤而失去黨內和軍內的權力,因此有西進建立自己小地盤的打算。(注:此時的朱德被張國燾挾持,其實已經失去話語權,本文從出現的朱德均指該電報有朱德署名,並不代表朱德真實想法)

1936年10月8日,紅軍一方面軍與四方面軍兩大主力在會寧會師;10月22日,一方面軍與二方面軍在將臺堡會師。至此,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勝利完成長征。

10月9日19時,中央將蔣介石、張學良制定的通渭會戰計劃通報朱德、張國燾,蔣介石和張學良計劃以胡宗南、毛炳文、關麟徵、于學忠、王以哲、董英斌等部圍剿陝甘蘇區,於是中央令“朱、張速通過西蘭大道與一方面軍會合,執行寧夏戰役。”(10月初,胡宗南繳獲一份紅軍制定的《靜(寧)會(寧)作戰計劃》,於是制定會戰計劃報蔣介石。10月16日蔣介石下達進剿令。參見《胡宗南大傳》103頁)

10月10日,朱德、張國燾致電中央和二方面軍,提出建議:“四方面軍之30軍,即向靖遠進,協同打拉池73師,佈署渡河。”“如統一戰線有更大成就,一、二、四方面軍主力不需渡河,可以四方面軍兩個軍過河在甘北行動,打通遠方,其餘的可在現地區活動,結冰後以一方面軍主力,佔領寧夏地區。”

同日20時,中央決定三個方面軍會師後統一作戰指揮,指揮程序爲:“擬請朱、張兩同志以總司令、總政委名義,依照中央與軍委之決定,指揮三個方面軍之前線作戰事宜。三個方面軍對朱、張兩總之報告,及朱、張對三個方面軍之電令,均望同時發給中央軍委一份,以密切前後方聯絡。朱、張兩總、各同志對軍事、政治、外交各方面,均請隨時提出意見。”這樣的安排是爲了安撫和爭取張國燾,但是這樣的指揮程序,不僅增加了指揮層次,而且使得讓徐向前、陳昌浩後來誤以爲張國燾和中央是一致的。

10月11日,中央發佈《10月作戰綱領》,部署:“四方面軍以一個軍率造船技術部迅速進至靖遠、中衛地段,選擇利於攻擊中衛與定遠營之渡河點,以加速的努力造船,11月10號前完成一切渡河準備。四方面軍主力在通馬靜會地區就糧休整,派多數支隊組成扇形運動防禦,直逼定西、隴西、武山、甘谷、秦安、莊浪、靜寧各地敵軍附近,與之保持接觸,敵不進我不退,敵進節節抵抗,遲滯其前進時間,以期可能在十月份保持西蘭大道於我手中。”“攻寧部隊準備以一方面軍西方野戰軍全部及定鹽一部、四方面軍之三個軍組成之,其餘兩個軍及二方面軍全部,一方面軍之獨四師組成向南防禦部隊,可能與必要時,抽一部參加攻寧。”

從中央上述部署看,《10月作戰綱領》主要是渡河攻擊並佔領寧夏,但是後來根據敵我態勢的變化,改爲“擊破南敵,停止追擊之敵”(後文10月25日電)。

這時彭德懷準備到打拉池,與朱德、張國燾會面,並向中央報告了自己的計劃。於是在彭德懷出發前的10月13日,毛主席電告彭德懷:“充分注意個別同志之可能的動搖性。準備在無別部參加時,野戰軍單獨執行冰期計劃。”這裏的“個別同志”指的就是張國燾。

10月14日,朱德、張國燾同意執行《10月作戰綱領》。

10月20日,彭德懷到達打拉池。10月23日,彭德懷同朱德、張國燾會面,並提出寧夏戰役部署:“第一步以紅1 方面軍西方野戰軍主力佔領黃河沿岸,以紅4 方面軍第4、第30軍攻擊中衛,牽制馬鴻逵。第二步渡過黃河,控制寧夏門戶,以一部兵力襲佔定遠營,相機攻佔寧夏省會。”並得到朱德、張國燾同意。

10月23日,會寧失守,紅5軍副軍長羅南輝犧牲。紅30軍偷渡黃河未成,未被敵軍發現,部隊返回。

10月24日10時,毛主席、周恩來致電彭德懷提出:“30軍迅速渡河控制西岸,9軍擬以暫不渡河爲宜,爾後北進到海、靖線防禦,4、5兩軍主力是否足夠。”因爲蔣介石和張學良的通渭會戰計劃,此時中央擔心向南防禦的紅軍兵力是否足夠。

10月24日,徐向前、陳昌浩致電朱德、張國燾,建議:“渡河成功時,9軍、31軍尾30軍後渡河,以一個軍、向蘭州方向活動,以兩個軍向一條山、五佛寺、寧夏方面發展。”得到朱德、張國燾同意。

10月25日,徐向前、陳昌浩致電朱德、張國燾,報告紅30軍渡河成功,“今夜30軍可全部過河”,“9軍決今夜跟進渡河”。

但是對於9軍的使用,中央有不同觀點,同日毛主席、周恩來致電朱德、張國燾指出:“重點應集註意力於擊破南敵,停止追擊之敵。我處南北兩敵之間,北面作戰帶陣地戰性質,需要準備兩個月時間。不停止南敵,將使爾後處於不利地位。”要求9軍暫不渡河,“以9軍以外之一個軍接30軍渡河”。目的是“四方面軍除渡河之兩個軍外,尚餘以9軍爲中心三個軍(4、9、31軍)”,“待敵前進時消滅其三四個團,即足以停止南敵矣。”“在南敵確實受嚴重打擊後,第9軍從中寧渡河。”

中央的意思很明白,是要擊破北犯之敵胡宗南部的進攻。9軍是後來渡河的5、9、30軍三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一個軍(5軍3000餘人,9軍7000餘人,30軍6500餘人),要9軍加強擊破南敵的兵力,擊破南敵之後再從中寧渡河。從字裏行間看出,中央的決策有些許調整,將注意力從渡河轉移到“擊破南敵”。這樣就和徐向前、陳昌浩,朱德、張國燾、彭德懷產生些許差別。

當時的彭德懷的意見是這樣的,他在同日(10月25日)16時的電報中說:“(甲)30軍昨晚渡河已得手,本日黃昏前可渡畢,第9軍繼續。估計蔣敵在我軍既已渡河集中蘭州一部佔永登,可能一部仍向郭城驛、靖遠追擊前進。(乙)已提出部署意見如下:1、四方面軍主力以三個軍渡河,兩個軍抗擊會寧之敵。2、二方面軍應逐漸向沛乾池抗退一部敵六營、七營以北。3、一方面軍主力仍集中王家團莊、高崖子、同心城,在金積、靈武之線爲主渡點,中寧、中衛爲次渡點。4、已渡河四方面軍主力,渡河後應向蘭州北岸永登,景泰擴大佔領區。”此電報告了三個方面軍的部署,指出9軍繼30軍之後渡河。見徐向前、陳昌浩、朱德、張國燾、彭德懷全部堅持9軍渡河。於是在10月26日1時30分,毛主席、周恩來致電朱德、張國燾、彭德懷,表示同意。

到目前爲止,經徐向前、陳昌浩建議,朱德、張國燾同意,彭德懷也贊成,上報中央後,毛主席和周恩來同意,四方面軍的9軍和30軍渡過黃河。因此,雙石所言9軍渡河是徐向前、陳昌浩先斬後奏,並不成立。

到了10月26日白天,徐向前、陳昌浩又致電朱德、張國燾、彭德懷,提出:“決以30、31、9三個軍迅速渡河,以一個軍向蘭州大力壓迫,兩個軍速控五佛寺、一條山、紅水一帶戰略地區,而留5軍在河兩岸監視靖遠、一條城之敵及守船任務,4軍位現陣地扼阻會、定敵人。”

這時,徐向前和陳昌浩建議再增加一個軍,31軍。

10月26日17時,朱德、張國燾同意徐向前、陳昌浩的部署意見。但是,毛主席不同意31軍尾30軍、9軍之後渡河,10月26日21時,毛主席致電彭德懷說:“國燾有出涼州不願出寧夏之意,望注意”;“30軍佔領永登是對的。9軍必須佔定遠營,這是接物攻寧的戰略樞紐,不應以一方面軍去佔,不便利,又失時機。4、5、31軍,二方面軍,應以打胡爲中心,僅抗擊不夠,打法可採誘敵深入。”

徐向前、陳昌浩是要加強河西紅軍的兵力,而毛主席、朱德、張國燾則是要加強河東打擊胡宗南的兵力,這就表現在對紅31軍調度上的差異了。

10月27日5時,朱德、張國燾致電徐向前、陳昌浩並報毛主席、周恩來:“毛、周電令目前作戰重點,系注重擊破南敵”,“四方面軍除30、9兩軍及指揮部已過河外,其餘各部應停止過河。”此時,朱德、張國燾的意見與中央一致了,要求徐向前、陳昌浩遵照中央擊破南敵的指示,實際上否定了31軍繼續渡河的建議。但是這個電報中張國燾和中央一致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他另有盤算,請看後文。

同日,徐向前、陳昌浩又致電中央:報告了敵空襲渡河點,擔心“渡河時間延長,渡河點恐有被敵切斷,船隻有彼敵破壞之可能”,“爲着迅速實現寧夏戰役計劃及便利迎接一、二方面軍渡河起見,提議四方面軍全部渡河,以一個軍對待蘭州之敵,四個軍迅出中衛、寧夏,並放船到大廟及中衛,迎接一、二方面軍。”“四方面軍如不全部渡河,各方掩護顧此失彼,不但開路、掩護、決戰都難完成,甚至根本影響戰役計劃,望重決速示,萬勿坐失良機。”這份“重決速示”的電報,看出徐、陳擔心渡河點被敵切斷,渡船被毀,更擔心渡河部隊被敵隔斷,心情自然急迫,所以有“重決速示”這樣的語言。也能看出,徐向前、陳昌浩要四方面軍全軍渡河的意圖。

10月28日拂曉,9軍、30軍和四方面軍指揮部渡河完畢。

10日28日未時(13-15時)徐向前、陳昌浩令5軍完成任務後渡河,“5軍於牽引任務完成後,即開一條山、大盧塘、五佛寺線,扼阻9、30兩軍之後路。”請注意這份電報。這時四方面軍自己命令5軍。

同日16時朱德、張國燾致電徐向前、陳昌浩並報毛主席、周恩來:“如明晨8時前毛、周無回電,31軍即宜開和堡口渡河。”19時15分,朱德、張國燾又致電毛主席、周恩來並徐向前、陳昌浩:“31軍即跟30、9兩軍後面,迅速渡河。”並要求中央“盼今晚12時電覆,如未得復,徐、陳即依此電執行”。也請注意這兩份電報,這時張國燾自己命令31軍渡河。

10月29日15時,中央同意31軍渡河:“根據朱、張、徐、陳意見,爲迅取寧夏起見,31軍可以立即渡河,在9軍、30軍後跟進。”19時,朱德、張國燾電令徐向前、陳昌浩,31軍立即渡河。

但是對於31軍渡河這一點,彭德懷並不同意。因爲31軍在彭德懷的作戰計劃中是要參加31軍參加海(原)打(拉池)戰役的。所以當10月29日20時,彭德懷令31軍參加海(原)打(拉池)戰役時,彭德懷發現此時31軍已經趕赴渡口準備渡河,於是“彭德懷找張國燾講理後被調回,前往打拉池參加海打戰役”。

而且10月30日,徐向前、陳昌浩致電朱德、張國燾,報告了5軍位置,均爲黃河以西,黃河渡口“虎豹口已無我軍”。並告知“關於4、31軍我方已未指示其行動”。至此,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率5、9、30軍渡過黃河。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蔣介石調集的中央軍、東北軍和馬家軍一部,以南攻北堵的戰略,企圖殲滅紅軍於黃河東岸的甘肅、寧夏邊區。“打通遠方”是中央由來已久的戰略設想,但是,僅僅調度四方面軍30軍一個軍,不可能完成這一戰略任務,而應該是調動敵軍,迫敵分兵,夾黃河兩岸,抗擊積極北犯的中央軍的意圖。10月25日,中央“擊破南敵”的電報就十分明顯了。中央認爲要先擊破南敵,然後“打通遠方”。但是,徐向前、陳昌浩似乎理解爲要立即“打通遠方”,不僅四方面軍要渡河,一方面軍也要渡河,不能在河邊停留,應儘快渡河。

張國燾有南下、“另立中央”的前科,因此,質疑他要四方面軍全部渡河,在河西打開局面,“打通遠方”取得軍援,以保持他在黨內軍內的地位的這種想法,是很自然的。李先念後來也說:“至於張國燾,有的同志有這樣的看法,認爲張國燾在長征路上曾經分裂黨、分裂紅軍.另立中央,這次他也可能心懷鬼胎,企圖乘中央決定渡河攻寧之機,到河西去發展勢力,與中央分庭抗禮。這種看法,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1983年2月25日《李先念關於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

10月10日20時的電文中規定了關於三個方面軍會師後的指揮程序,使得紅軍的指揮層次增加,各種意見的交流在時間上滯後于軍情的變化,加上一、四方面軍以前的種種過節,不免在行動方針上有不同的想法,這些不統一的、甚至相悖的因素,使西路軍在出徵之時就蒙上了失敗的陰影。

(未完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