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務部公佈了 2017 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結果,在全國 219 家國家級經濟開發區中,杭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排名位列 77 位。

這是開發區首進全國百強。並且,相比於前一年上升了 48 個名次。

千帆競渡,勇進者勝——

在 " 八八戰略 " 實施十五週年,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浙江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之一,正在以深化改革紀念改革,以擴大開放推動開放,全面推進 " 八八戰略 " 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

質量就是生命,對一家企業發展如是,對一個省域經濟發展亦如是。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質量變革是經濟發展滿足社會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浙江又一次以高度的靈敏性,率先感受到了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也以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理念,2017 年,就已經樹立了高質量發展目標。

謀劃早、行動實,這使得浙江的經濟增長呈現質速穩的新氣質。而在如今,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用自己的實力證明,它的名字雖然年輕,但是響亮。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回頭看這段時間,纔會真正意識到:開發區,正在創造一段歷史輝煌。

五年四冠——

從 " 速度領跑 " 到 " 質量領先 "

其實,最近浙江省商務廳也發佈了一份《2017 年浙江省經濟 ( 技術 ) 開發區綜合考評報告》。在這份報告上,全省 20 家國家級開發區,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位列第 4;而在全省區 ( 縣 ) 國家級開發區中,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排名第一。

這不是開發區第一次奪冠。實際上,自 2013 年以來,五年時間,開發區已經第四次佔據這張榜單的榜首。

五年四冠的成績,如何寫就?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份考評報告的評判標準:分爲經濟規模、發展質量、綜合效益、增量增速 4 大類別共 53 項指標,涵蓋方方面面,嚴謹到近乎苛刻,要想闖關,真的沒那麼容易。

開發區順利通過了這場考驗;並且在 " 發展質量 " 這一大類中,它還拿到了位居全省國家級開發區第一的成績——以 " 速度領跑 " 著稱的開發區,在 " 高質量發展 " 上也已經成爲全省標杆。

一直以來," 開發區速度 ",是流傳在業界的勵志傳奇:以成熟的政策支持,以優質的平臺對接,以貼心的管家式服務進行引導和對接,開發區內的企業,對此都頗爲受益。

來看幾個直觀的數字:去年一年,開發區有 4 家企業相繼上市,今年 4 月又有 1 家企業上市 IPO,2 家企業掛牌新三板,上市工作領跑全省。

這就是 " 開發區速度 "。如今,速度沒有慢下來," 質量 " 又成了新亮點,實在是讓人驚奇。

說是新,其實對 " 高質量發展 " 這盤大棋,開發區也已經佈局多年:

不管是主導發展智能裝備、健康醫療、綠色環保、布藝家紡和現代服務業 5 大行業,並輔以 " 互聯網 " 的發展模式;還是出臺 " 黃金十條 ",重獎在所屬領域發揮出色的標杆企業,一直以來,開發區的思路相當明確:在產業升級、質量領先這條路上,政府爲大家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企業選擇如何往下走。

一系列政策和行動由此鋪開了:全省唯一的省級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全省首個智能製造示範基地相繼落戶,中國布藝城被列入全省首批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創建名單,開發區 " 產城人 " 融合的國際化、現代化產業新城建設,穩步推進……

可以看出,在開發區,未來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 " 三位一體 " 健康發展態勢,推動着區域經濟高質量前行。

不僅如此。接下來,開發區還要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體制綜合改革,建立 " 政府引導推動,企業主導出題,高校院所支持,共推科研創新 " 的政產學研合作機制;盤活存量用地,大力支持重點區域有機更新,加快提升改造、深化優地優用,推進產城融合;引導更多優質項目來開發區落地成長,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

" 五年四冠 ",是成績,也是新起點。爲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這是開發區新徵途上的 " 小目標 "。

畝產論英雄——

從 " 供給不均 " 到 " 質量供給 "

在世界經濟複雜變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公認已成爲世界經濟發動機與穩定器,同時呈現出獨有的 " 新常態 "。

如何發展新經濟,迎接新時代的挑戰?2015 年 11 月,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這段高屋建瓴的講話,對開發區的影響,很深。

今年,開發區的一個重頭戲,就是深入實施數字經濟 " 一號工程 ":

打造信息經濟升級版,重點招引人工智能、區塊鏈、機器人等未來產業項目;集聚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醫藥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推進家紡布藝等傳統制造業提升,堅決淘汰印染、化工等落後產能;加快推動以工業設計、研發創新、檢驗檢測等方面爲主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及平臺建設。

這,就是開發區多年佈局打造的,以戰略新興產業爲主導、科技創新爲支撐的 "5 × 1" 產業體系。它的目標很明確:發力供給側,積極引導企業走智能製造、掛牌上市之路。

企業興則開發區興。作爲杭州工業發展的重要基地,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實體經濟起步,也必然靠實體經濟走向輝煌。然而曾幾何時,開發區企業中,印染、化工……類似這些產能落後、污染嚴重的企業,並不在少數。

怎麼辦?

一盤宏大的棋局,落子時,需要的是果斷和勇氣。

去年 2 月 13 日,陪伴臨平人近 25 年的海聯熱電關停,一家更爲環保的天然氣供熱公司 " 新奧能源 " 接棒,臨平從此正式告別熱電時代,迎來清潔能源時代。

這是個壯士斷腕的決策,也讓很多人認識到了開發區走高質量發展道路的決心。一批嗅覺靈敏的企業迎頭趕上,力爭要從 " 以量取勝 " 的傳統紅海轉入 " 以質取勝 " 的高端藍海。

2017 年以來,關停淘汰落後產能,更是 " 畝產論英雄 " 最直觀的體現:提升供給質量,走進質量時代,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到集約、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

讓我們把目光再次投向在鏈條行業早已名聲在外的杭州東華鏈條集團有限公司。

衆所周知,鏈條行業是傳統行業,競爭壓力大,爲了生存,很多企業走的是 " 薄利多銷 " 的路子,壓縮成本來競爭。可東華鏈條沒有走這條路。

" 我們扶梯鏈事業部一年平均能成功開發 50 餘個產品,其中會有 20 個左右的全新產品,目前我們的產品規格已經覆蓋所有扶梯提升高度。" 東華鏈條扶梯鏈事業部技術質量處處長王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這樣形容他們的產品開發思路:" 香港靠海,環境比較潮溼,容易腐蝕,我們就創新開發‘帶油杯梯級鏈條’,新加坡對環保要求較高,我們就開發綠色環保的‘免加油鏈條’…… "

靠創新和品質打下的天下,鑄就了東華鏈條輝煌的業績:都說地鐵項目被國外品牌壟斷,但他們就能打敗國外品牌,拿到新加坡、倫敦、印度、香港、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地鐵項目,還在去年簽下了杭州地鐵 5 號線配套扶梯梯級鏈及驅動鏈的訂單。

提升供給質量的甜頭,他們嚐到了。

珠玉在前,如今更多的企業也正在卯足勁,要靠高質量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對此,開發區樂見其成。

未來五年,開發區計劃總投資逾 50 億元,完成 20 項以上的重點支撐項目和 13 項自主實施重點項目,涉及布藝家紡廢水廢氣治理、智能製造節能減排改造、生物醫藥業用水效率提升、" 五水共治 " 的生態化治理、截污納管和雨污分流改造等多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循環經濟發展水平。

一個新的發展時代,已經來臨。

問鼎高端——

從 " 開發區製造 " 到 " 開發區智造 "

4 月 27 日,杭州天地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天地數碼由此成爲餘杭第 22 家上市企業,也是今年開發區首家上市企業。

天地數碼爲何能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最直觀明白的說法是,它是中國熱轉印成像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而當前熱轉印成像材料領域內的高端產品大多數被國外企業所壟斷——這樣的高新科技企業,難怪會受到各方面的重視。

所以,天地數碼副總經理張羣華的 " 野心 " 就是,在上市後全面進入高端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增強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新時代的製造業,拼的不是低成本、高產能,而是打尖端智能戰。一場全球範圍內的智能化轉型潮流正在掀起,而開發區早已敏感地窺得先機。

近幾年,開發區一直試圖推動 " 智能製造 ",來帶動全區企業的轉型升級:落戶全省首個智能製造示範基地、根據 " 中國製造 2025 浙江行動 " 示範區建設目標、深度實施 " 互聯網 "" 機器人 "" 標準化 "" 大數據 " 的融合應用……

於是在開發區,一塊 " 智能製造高地 " 應運而生。

運達風電研發完善的智能運維繫統,用一隻手機就能掌握風場機組的運營概況,實現提前分析數據、智能診斷,有效提高機組的工作效率;

繼老闆電器之後,西奧電梯再獲工信部智能製造示範項目;

從事廢舊衣物回收再加工的鼎緣 ( 杭州 ) 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將回收來的廢舊紡織品,30% 重新做成衣物,剩下的 70% 做成附加值更高的 " 高仿土壤 "、汽車內飾件、保溫材料等;

……

這是從 " 製造 " 到 " 智造 " 的變化,也是開發區多年佈局引導工作的成果。而如今,爲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保證這場 " 智造 " 大戰的人才儲備後續有力,開發區依舊在努力,甚至深化到了城市建設的每一個細節上:

" 三路一環 "、地鐵 9 號線的加快建設,軌道交通、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和快速公交等交通網絡體系逐步成型;

理工大國際時尚學院的推進和泉漳小學、上環橋小學、第四小學等一批教育項目的建成交付;

加快建設公共中心區 CBD、全民體育中心、文化中心、五星級酒店等重點配套項目,推進家紡綜合體、東部技術轉移中心建設,推進聯想科技城、大健康產業園區的落地……

我們期待着,新時代的開發區,再書輝煌。 ( 陶玲燕、餘新研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