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林丹汗的长子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被后金兵围困,最终选择投降,并将一枚传国玉玺献给了后金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

这枚传国玉玺据说就是从秦始皇时代开始传下来的,元朝灭亡后辗转到了林丹汗手中,现在归了皇太极,皇太极把它隆重地放在宫殿里珍藏。

明朝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明朝崇祯十六年,清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他的十四弟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与长子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相持不下,多尔衮选择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为帝,改次年年号为顺治,也就是后世的顺治帝。

在多尔衮的辅佐下,顺治帝成为入主中原的第一位清朝皇帝,并在与南明政权和各路反明势力的斗争中占据上风。

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轻的顺治帝去世,第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改明年为康熙元年,史称康熙帝,权力落在赫舍里·索尼、瓜尔佳·鳌拜等四位辅政大臣手中。

康熙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出其不意铲除权臣鳌拜,平定以平西亲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四处开疆拓土,可谓励精图治。

但康熙帝也有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那就是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屡次出错,导致九子夺嫡的乱局。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去世,理籓院尚书、步军统领佟佳·隆科多宣布遗诏,命和硕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继承皇位,改次年年号为雍正,是为雍正帝。

雍正帝对以和硕廉亲王爱新觉罗·胤禩为首的兄弟们进行了残酷打压,稳固了自己的权力,并大力整顿康熙帝晚年的弊政,取得很大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祖孙三代,都没有多留意皇太极留下来的传国玉玺。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皇四子和硕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根据雍正帝生前的秘密立储谕旨继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是为乾隆帝。

乾隆帝是一位太平天子,他琢磨起了老祖宗皇太极留下的传国玉玺,并在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钦定为仿刻赝品。

乾隆帝还在御制《国朝传宝记》写道:“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并指出“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可见,乾隆帝对传国玉玺的传说,看得算是非常通透了。

不过,这其实也说明,经过了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等四代帝王的努力后,政局已经稳固,乾隆帝不需要再把国运寄托到虚无缥缈的传国玉玺,可以放开手脚做事,这也是盛极而衰的开始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