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时曹魏的名士,不得不说的一位少年才俊就是杨修。他出生于东汉的华阴人,是太尉之子。在当时来说,可谓是出身士族大家了。杨修为人是非常博学的,而且非常的聪慧。据史料记载,他在曹操帐下的时候,在军国大事上,他都参与进去了,达到了总知内外的地步,不仅如此,还事事都很得曹操的欢心。在这样的形势下,他自然是曹操那些儿子们争相示好的对象,史书上甚至记载说,连魏太子曹丕都开始对他示好,可见他的在当时曹魏政权中的地位。

对于他在曹操身边所表现的聪颖程度,历史上有几个小故事,第一个就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的,关于曹娥碑后的一个字谜。当时魏王看到了这个字谜之后,没想出来就问了问身边的杨修有没有想出来了,杨修点头说他想出来了,魏王说那你先不要说,等到过了三十里地之后魏王才想出来谜底,等他让杨修说答案的时候,才惊觉原来他的才思少了杨修三十里地。第二个故事也是文字游戏,魏王在新修建的相国府的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然后杨修就让人拆了这个门,说是魏王嫌弃此门太大了。显然这一次他有正中了魏王的意思。

从这几个小故事可以看出,论才思敏捷,确实杨修是很厉害的,有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在身边也确实用的很顺手。但是为什么他最后又被魏王给杀了呢?关于他被杀的故事,很多人认为他是太过聪慧,又不懂得隐藏锋芒太露,又因为他是袁术的外甥,所以受到了魏王的猜忌,才接鸡肋这个事件,以他动摇军心为借口把他给斩杀的。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这样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从他一开始跟着曹操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才思敏捷的人,也因为如此才得到了魏王的偏爱。所以单单以这个为理由是不合理的。

那么对于他是袁术的外孙这件事来看,也不足以成为他被杀的理由,因为从当时来看,三国并立,而那些士族大家们本来就是以联姻相互扶持的,所以那些出身大家的谋士们多的是兄弟分侍两国君主的情况,更可况他的父亲杨彪在他死后还一直在曹魏政权中担任官职。因而这也不能成为他被杀的理由。那么这样看来他为什么会被魏王所不容呢?这还要看他当时的政治立场。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杨修从被魏王看重之后,一直被曹丕曹植等人示好结交。

同为文人才子的曹植更得杨修的青睐,同时相相对于曹丕,曹植也更得魏王宠爱,这也是他选择曹植的原因之一。然而他的这一政治立场就导致了,他直接参与了曹丕曹植兄弟二人的夺嫡。这一点才是他最不能被魏王所容忍的。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作为一个君王和父亲,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儿子为了政权而相互争斗,无论从个人感情还是政治稳固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不能被接受的。而杨修作为一个曹操身边的重臣,总知内外之事的人,居然分不清自己首要效忠的人是谁。

然而从他的家庭来看,他确实是袁术的外孙不假,这虽然不能成为魏王杀他的理由,但是他的政治主张是却是秉承了孔融这一派的清议复古。要知道孔融是一直看不起魏王的,他们之间一直都是不相容的,所以孔融的政治主张一直被魏王所排斥。臣子与主上的政治主张不同,这就最大的忌讳了。所以说,他既和曹操的政治主张相悖离,又参与到夺嫡这样威胁政权的事情,这两点自然让魏王不能容他,而他又占着自己的聪明不知检点,最后的结局也显而易见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