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沒結束的事,並不會在2020自動消失。新年互聯網領域的第一場輿論風波,雖然是圍繞着哈囉單車展開,但是其本質還是公衆對於共享單車賽道的深層擔憂:在經歷兩年的爭議之後,共享單車找到成熟穩定的運作模式了嗎?共享單車,乃至於整個共享經濟,到底是不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


一、2020的第一場“羅生門”

動產抵押在企業經營中十分常見,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有的人裝不知道。

2020年1月2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的一份文件顯示,哈囉出行的運營主體上海鈞正網絡,已將所有單車資產抵押給上海雲鑫創投,期限爲三年。

哈囉抵押惹爭議:一次金融科普,半場無的放矢

該協議一石激起千層浪,互聯網上對於哈囉單車的質疑聲四起。多家媒體發文,認爲本次抵押借款協議,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哈囉出行資金與運營出現問題,暗示哈囉成爲第二個“OFO”。而哈囉出行方面回應稱,與螞蟻金服的動產抵押一直就存在,12月4日是正常展期,並不是最近發生的事情,目前公司財務狀況良好。

考慮到共享單車的過往歷史,公衆的擔憂也並非無的放矢,媒體的質疑也是應有之義,然而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動產抵押其實並不能體現哈囉單車的經營狀況。

哈囉抵押惹爭議:一次金融科普,半場無的放矢

二、什麼是動產抵押?

在討論這次事件之前,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動產抵押”這個略顯陌生的詞彙。

哈囉單車的這份抵押協議之所以引起巨大爭議,首要原因在於,雖然如今房貸消費貸遍地,但是在我們的生活潛意識中,負債依然是一種十分負面的狀態。然而在經濟生活中,大部分企業都有40%-60%的資產負債率,也就是說,企業融資舉債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爲。

其實,企業融資慣常有兩種主要手段,一種是股權融資,也就是企業讓出部分股權,通過引進新股東的方式融資,我們十分熟悉的A輪、B輪融資便屬於此列;另外一種則是債務融資,企業採用借債方式獲取資金。其中“動產抵押”與常見的“不動產抵押”一樣屬於後者。

哈囉抵押惹爭議:一次金融科普,半場無的放矢

所以對於一個企業來講,動產抵押與股權融資同樣都是獲取資金的途徑。但是這兩種融資方式各有優缺點。通過股權來融資沒有債務壓力,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所以企業發展越快速,爲之前的融資付出的代價就越大,當初孫正義2000萬美金投資阿里巴巴獲得千倍回報雖然是業界傳奇,而從阿里的角度來講,何嘗不是爲了2000萬美元的融資,事後付出了1000億美元以上的代價?

而與之相比,抵押融資雖然有到期還本付息的義務,但是付出的代價是確定且較低的。對於有穩定發展前景,而又有大量抵押物的企業來說,這是比股權融資成本更低的資金獲取方式。

因爲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會嫌棄資金太多,所以具有大量資產的企業,往往會出於擴展融資渠道、強化資金安全,降低融資成本等考慮,採取包括股權融資和動產抵押在內的組合融資形式獲得資金,從而有充足的“彈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且增加經營的容錯率。不過鑑於大多數互聯網企業核心資產是“人”,並沒有太多固定資產,因此金融機構不太願意授信給互聯網企業,導致媒體披露的抵押融資的案例相對就較少了。

哈囉抵押惹爭議:一次金融科普,半場無的放矢

與普通的互聯網企業不同,共享單車有相當一部分重資產業務,前期需要大量資金購買單車鋪設網絡,然後才能開展共享服務的業務,因此一方面資金使用效率低於專注於業務的互聯網企業;另一方面因爲有單車等大量動產,具有動產抵押的條件。因此動產抵押,可以用來彌補哈囉出行前期需要大量資金的缺陷,幫助其提升資本使用效率,從而實現輕資產運營,提高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所以,動產抵押是一種企業獲得資金的正常渠道。杭州、日照等地均把簡化動產抵押流程作爲改善營商環境,幫助企業發展的重要政策來大力推進,諸如電池和屏幕製造的先進製造企業也依靠動產抵押獲得資金。

此外,上一個因爲動產抵押而陷入輿論風波的企業是瑞幸咖啡。2019年上半年,瑞幸咖啡也因爲一筆4500萬元的動產抵押而陷入爭議,但是並沒妨礙它在去年5月份以42億美元身價登陸納斯達克,並在2020年第一個開盤日達到接近92億美元的市值新高,這進一步佐證了當時瑞幸的回應:抵押咖啡機只是一筆常規的設備融資租賃,符合瑞幸輕資產運營的大思路。通過設備融資租賃等創新金融工具的應用,可以保證瑞幸資產價值最大化。

哈囉抵押惹爭議:一次金融科普,半場無的放矢

因此,比起動產抵押融資,我們更應該關注哈囉單車的經營業務是否健康。
三、哈囉故事,還未講完

在此次爭議中,某篇文章直接將本次哈囉出行的動產抵押解讀爲“阿里對尚未盈利的哈囉已經沒有耐心”,這顯然是一個外行人也覺得奇怪的邏輯:本次抵押協議並非借款而是展期,早在2018年,真正的抵押協議便已簽署,如果螞蟻金服對哈囉失望,此時應該要求回收借款纔對。此次將協議展期三年,反而是對哈囉出行的支持。

無須諱言,哈囉出行陷入爭議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OFO動產抵押後爆雷等反面案例尚在。大多數共享單車企業都破產告終,使得大家對共享單車,乃至於整個共享經濟都不再信任,再加上2019年的資本寒冬,連許多表面運轉良好的“白馬股”都出現問題,使得大家猶如驚弓之鳥,一點徵兆都忍不住向最壞的方向考慮。

然而這樣的寒冬中,共享充電寶領域在競爭環境良性化以及行業整體提價後,經營狀況普遍好轉。某家頭部企業月淨利達2000多萬元,最新一輪融資的估值達到了5億美金,而在此前,大家普遍認爲,在大電量手機普及的前提下,共享充電寶是不可能有市場空間的。這恰恰說明共享經濟並非跑不通的賽道,如果能夠制定合理的市場與經營策略,依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雖然此前共享單車領域出現過諸多問題,但是踩過許多坑之後,市場已經趨於理性,首先是隨着經營策略成熟和規模效應的顯現,共享單車的運維成本已經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哈囉抵押惹爭議:一次金融科普,半場無的放矢

早在2018年賽道處於大量燒錢的階段時,哈囉出行就曾經算過一筆賬,哈囉單車每臺車運維成本爲0.3元,折舊成本爲0.6元,車均日收入已突破1塊多了,由此可見,在沒有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即使維持2018年的單車價格,共享單車盈利也是可以預期的。

而且另一方面,共享單車還可以通過提升價格盈利,這是共享充電寶已經成功過的盈利模式。過去共享單車經營困難很大原因在於低廉的用車費用(甚至是免費補貼),但是經過兩年的市場教育,用戶使用習慣已經養成,再加上主要使用者爲通勤上班族,對於價格敏感性其實並不大,因此在2019年,共享單車普遍漲價後,並未對單車使用量造成太大影響。

最後,哈囉出行的故事並沒有講完。2018年初,哈囉單車市場佔有率只有5.64%,然而2019年5月,哈囉單車的日訂單數已經超過摩拜和ofo的總和,9月份,哈囉單車升級爲哈囉出行,並宣佈註冊用戶達2.8億。而在業務方面,哈囉並不是固守原有業務,在2018年開通網約車、接入嘀嗒之後,2019年,哈囉出行提供景區車、上線順風車和電動車,佈局全國300多個城市。12月26日,哈囉順風車宣佈投入8000萬春運基金。

哈囉抵押惹爭議:一次金融科普,半場無的放矢

哈囉出行的目標,是從最剛需最普遍的單車入手,開拓賦能傳統兩輪電動車產業的車服、換電等新業務,持續延伸業務邊界,秉持“科技推動出行進化”的使命,堅持“綠色低碳、輕鬆出行”的服務理念,打造“大出行”入口的願景,從而構築更深的護城河,換來後續更強勁更可持續的增長動能。而從阿里的視角來看,扶持哈囉也是對其“釋放出中國內需的力量和消費的力量”的整體戰略的極爲重要的補充。

顯然,哈囉出行的故事,還應該有更長的篇幅。
四、問題歸問題、前進還是要前進

對於哈囉出行動產抵押的糾結,證明了即使到了2020,我們也很難逃脫對2019“爆雷之年”的心有餘悸,但是市場從來都是機遇和挑戰並存,在行業紅利期,賽道各路玩家都能享受到紅利期帶來的高增長;而在寒冬之中卻也並非沒有機會,哈囉出行已經證明了,靠着對產業的深刻理解和市場的清晰定位。即使在大多數人認爲沒有機會的賽道上,也能跑出加速度。

作者:錢皓、米子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