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瞭解,在和阿里雲共建的諸多項目中,除了雲上應用的打造與集成,浩鯨也深度參與了數字平臺底層基礎設施的建設,並在阿里賦能下推出了致力於政企數字化轉型的“鯨雲平臺”,從技術、生態、運營三大角度出發,通過雲計算中心、數據資源平臺、AI計算平臺和能力開放平臺,釋放各項能力,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搭建運營平臺,與合作伙伴共同描繪極具未來感的智慧城市藍圖。在近20年的發展歷程中,浩鯨已爲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政府及其他行業客戶提供優質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和產品服務,並在“成爲全球領先的數字化轉型專家”的願景下不斷探索數據智能落地的更多可能。

作爲行業創新盛宴,一年一度的雲棲大會又一次在人們的期待聲中拉開了帷幕。據瞭解,本屆大會立足“數·智”,充分彰顯了萬物互聯時代的數字化、智能化屬性,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生產方式迭代、生產關係再造、生活方式鉅變。而在這股不可逆的浪潮中,行業領先的數據智能科技公司——浩鯨科技也爲多個行業帶去了優質解決方案,助力更多合作伙伴擁抱數字革命。

一、企業服務風起雲湧,數據智能再掀波瀾

近年來,隨着紅利枯竭與增長訴求的矛盾加劇,各行各業開始踏上數字化升級之路。然而轉型難免存在挑戰,痛點之下也驅動了供給側的繁榮。

無論是以數字化工具武裝傳統零售業態,還是依託數據驅動品牌營銷的玩法進階,似乎都印證了當下浩浩蕩蕩的數字化升級浪潮。然而轉型並非一蹴而就,企業往往面臨技術研發投入大且運維成本高的掣肘,同時數據維度單一、無法有效聯動外部數據積累更多資產等也加劇了此中難度。

困局之下,IT服務價值彰顯,不僅能以“術業有專攻”的方式避免自研過程產生的各項試錯成本,也將助力企業快速享受數字化升級帶來的數據紅利,開啓第二增長曲線。Gartner曾預測,2020年多數公司的75%業務將是數字化或處於數字化轉型的路上。而在窺見數字化轉型市場的巨大潛力後,SaaS、on premise等細分賽道也日趨火熱,不斷迭代解決方案用以滿足新的需求。

其中,數據智能可以說是當下IT服務的新機遇,並以技術端、業務端的改造,加速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進程。

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曾表示,對於企業服務而言,數據和算法驅動是帶來效率提升的拐點。一方面在技術端,算力的升級能夠推動企業服務從下至上的變革,包括數據處理能力、數據算法、公開數據源的獲取能力都是技術維度需要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在業務端,即依託全鏈條自動化生產交易網絡、流通環節單點效率提高、代替重複性人力工作等,由點及面改造整個傳統產業。

尤其在工業互聯網中,數據智能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於汽車、家電等工業生產中,將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等緊密連接,還將基於對工業數據的分析,實現供應鏈預測、倉儲物流、產線預警等流程優化,通過工業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面對這一波新的機遇,定位於數據智能科技公司的浩鯨也開始加速探尋物理、數字世界的高效連接,由此滿足更多應用場景的數字化、智能化需求。

二、深耕行業,浩鯨的數據智能創想

浩鯨科技成立於2003年,原先是中興通訊旗下全資子公司,因而延續了通訊基因,以運營商電信業務運營支撐系統(Business &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BOSS)起家;2018年,阿里的戰略投資爲其翻開了新的篇章,由此朝着數據智能生態一路狂奔。

在近20年的發展歷程中,浩鯨已爲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政府及其他行業客戶提供優質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和產品服務,並在“成爲全球領先的數字化轉型專家”的願景下不斷探索數據智能落地的更多可能。

作爲起家業務,浩鯨一直致力於解決運營商的發展、轉型困擾,助其打造業務支撐平臺,持續提升效率、最大化網絡價值。在國內市場,浩鯨科技和三大運營商及其省份公司建立了全面的合作關係。尤以中國電信3.0轉型爲例,2015年以來中國電信集團推進企業轉型升級(3.0戰略),着重推進網絡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浩鯨科技深度參與了BSS 3.0和OSS 3.0的規範制定、建設、諮詢,和中國電信共同探索了全新的基於全雲化架構、智能加持、能力開放的運營商IT支撐系統,和運營商共同探索了新零售等新業態、集客業務等新業務的支撐形態。

POST Luxembourg(以下簡稱POST)集團成立於1842年,是盧森堡最大的郵政、電信、集郵和金融服務提供商。作爲盧森堡唯一的國有運營商,POST及其子公司爲超過百萬名終端用戶和企業提供固網及移動網絡的集中運營服務。爲了提升客戶體驗、縮短上市時間、提高門店銷量、降低新產品推出成本、提供數字化創新能力,POST啓動了一項名爲“莫比烏斯”(Möbius)的轉型項目。POST的業務領域覆蓋郵政、電信和金融,他們迫切需要一個統一的業務支撐系統(BSS),以確保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歐洲電信市場佔據領先地位。在Möbius項目中,浩鯨科技爲POST提供了BSS全系列解決方案,將集團旗下所有業務進行整合,打造一個集成性強、靈活性高的全業務支撐數字中臺,讓POST在產品開發、客戶體驗、敏捷運營和收入保障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受益於新的數字產品和服務,POST成功地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客戶。這樣的故事,在浩鯨科技的海外案例書中還能找到很多很多,從歐洲的荷蘭皇家電信(KPN)的OSS智能改造,到陪伴新加坡的Starhub走過10年轉型變革之路,到幫助法國電信(Orange) 14個子網完成計費支撐,再到與美洲大陸的美洲電信(America Movil)的跨行業深度合作。可以說截止目前,全球30億人的通信服務是由浩鯨科技提供的電信IT系統支撐。

對於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浩鯨認爲關鍵在於“一朵雲服務一座城,一部手機管理一座城”,即一個城市大腦能夠系統性、持續性地重構與運營物理城市,並依託一部手機實時瞭解所有的運行狀態與存在問題。

其中,浩鯨總部所在地江蘇南京便成了試水數字化解決方案的首要陣地。在城市大腦維度,其不僅攜手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打造了智慧交通綜合應用平臺,還與阿里雲共同爲南水北調東線江蘇水源公司推出中國第一朵“水利雲”;而政務大腦下的“AI黨建雲平臺”、企業大腦下全市統一的企業信息動態監測與分析服務平臺等,也爲南京注入了更多數字化、智慧化元素,助力城市創新與發展。

而在一衆數據智能玩家中,浩鯨能夠脫穎而出,在於憑藉其業務、技術、戰略合作三大維度的耦合性核心競爭力,形成了自身的差異化優勢。

正如前文所言,浩鯨以運營商數據智能化服務起家,因而積累了不少優質運營商客戶,截至目前已服務於全球超150家電信運營商以及超8.5億的終端用戶,這些B2B業務也成爲其在營收層面的一大增長引擎。這些業務不僅使得能獨佔運營商資源,更能夠在15年的中興系出海業務中夯實海外市場拓展能力和交付能力,相較於不具備海外市場交付能力的BOSS上市公司而言,更具增長潛力。

而鑑於運營商的千億數據併發量,也讓浩鯨在數據智能化服務的落地中,進一步打磨了電信級數據處理能力、沉澱了ICT(信息和計算機技術)領域經驗。其已經躋身全球電信軟件行業Top20行列,在BSS/OSS領域形成完備的全球研發、銷售和服務體系。2015年和2016年,在Gartner “通信服務提供商(CSP)綜合收入和客戶管理(IRCM)魔力象限”報告中,更是兩次被列入領導者象限,奠定了其行業權威地位,也爲此後的業務延展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近20年的電信級數據處理和政企領域的探索實踐,以及在ICT領域的技術人才儲備和B2B服務經驗,讓浩鯨獲得了阿里的青睞。與阿里的強強聯手不僅爲之注入互聯網基因,使其升級爲通信+互聯網的智能服務提供商,還基於大數據、AI等技術進一步“武裝”既有的信息處理能力;而在產品、服務多個維度的優勢互補,讓阿里雲獲得了缺乏的on premise交付能力、電信行業經驗,而阿里成熟的移動支付、新零售、電商等OTT業務珠玉在前,也引起了很多致力於雲服務、數字業務轉型的海內外運營商對浩鯨的興趣和關注。

在談及入駐阿里動物園一年後的變化時,浩鯨科技CFO王奎提到,期間最大的差異非“大中臺、小前臺”莫屬。可以說,此前無論產品還是服務,都以市場板塊作爲單位,而現在浩鯨已於國內外實現統一的技術中臺,即把市場業務、技術開發中通用的能力與邏輯提取出來作爲支撐全局的中臺,然後通過提供標準的業務流程或開放接口,供前方或上層應用按需調取,從而大幅減少重複工作、縮短開發交付時間,讓降本增效成爲業務“標配”。

三、窺斑見豹,論浩鯨的長期主義

從內部來看,在服務運營商的過程中,浩鯨能夠獲得經驗、實力的雙重沉澱,而由此形成的方法論也將複用至更多垂直行業,以多元化的佈局玩轉“無限遊戲”。

“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表達,即具備無限伸展的可能性。”正如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所言,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不要限制對未來的想象,浩鯨也是如此,鑑於服務運營商的高門檻,其已築牢底層基礎,因而在向其他行業遷移時具有更高勢能,可以利用更全面、更成熟的視角降維看待垂直領域的問題,不斷擁抱更大市場空間。

同時,其與阿里更爲緊密的合作也有利於政企業務的進一步拓展。據瞭解,在和阿里雲共建的諸多項目中,除了雲上應用的打造與集成,浩鯨也深度參與了數字平臺底層基礎設施的建設,並在阿里賦能下推出了致力於政企數字化轉型的“鯨雲平臺”,從技術、生態、運營三大角度出發,通過雲計算中心、數據資源平臺、AI計算平臺和能力開放平臺,釋放各項能力,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搭建運營平臺,與合作伙伴共同描繪極具未來感的智慧城市藍圖。因而無論是在杭州街頭爲救護車、消防車等特種車輛開闢一路綠燈的“生命通道”,還是與支付寶合作推進“無現金化”收繳黨費,似乎都讓這幅藍圖更爲具象。

從外部來看,運營商自身商業模式轉型與IT模式轉型週期將至,無疑也爲浩鯨提供了新一輪的市場增量。

從2C到2B,從4G到5G,戰場及作戰工具的轉換對運營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將運營商商業模式和IT模式推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並間接推動了運營商對服務商的需求轉變,多股趨勢構成的複合性優勢釋放出巨大紅利。然而縱觀國內市場,目前大多數服務商仍在以既有方案支撐廠商,缺乏對2B市場運營的理解與對AI基礎研究的投入。

相比之下,擁有阿里諸多資源、能力加持的浩鯨,則在這新一輪的比拼中有望輕鬆佔領高地。近期,浩鯨的系列AI平臺中標、國際大型BSS項目中標以及私有云建設中標,便以實際成績反映了這輪IT建設中運營商選擇的傾向性。因而也不難理解,2B服務與5G時代爲運營商帶來的雙重挑戰,卻將轉化爲浩鯨的新紅利,帶來全新的增長極。

值得一提的是,浩鯨當下的發展勢頭不僅印證了此類預判,所釋放的增長信號也讓衆多資本方看到了投資價值。

2019年,浩鯨銷售額整體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國內運營商業務、國際運營商市場、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政府業務將分別獲得50%、100%以上、130%增長,工業數字化轉型第一個試點城市也已落戶工業城市銅陵。

王奎表示,無論從體量還是規模出發,浩鯨都具備了進入資本市場的先決條件,因而在退出“新三板”後開始謀劃一盤更大的棋,預計2021年初提交上市申報材料,並於3-5年內實現市值100億美金、年業績100億人民幣的雙百億目標。其進一步介紹道,基於當下的增速,淡馬錫、紅杉、中國國新、中建投等一衆投資機構都表達出了對浩鯨B輪融資的極大興趣,或許在不久之後啓動B輪融資也未可知。

四、結語

有人說,愛迪生有一種商業天賦,他能從身邊的生活場景中,敏銳地發覺那些可以被技術創新所改變的新需求。

浩鯨似乎也是如此,不斷從城市大腦、政務大腦、企業大腦三大業務方向出發,讓數據智能逐漸滲透並改變當下的社會經濟生活。下一步其又將落地何種場景?值得期待。

作者:錢皓、平夢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