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于1月3日定点清除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后,美伊关系进一步恶化。波斯帝国的贵族利用什叶派克制阿拉伯人对波斯地区的控制,伊斯兰文明历史上的大分裂事实上也是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纷争的延续,恰恰是扎格罗斯山脉保护了阿里的一支,也让伊朗获得了重要的武器。

美国于1月3日定点清除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后,美伊关系进一步恶化。这种突破既有规范的行为让伊朗不得不回击,美国也很清楚伊朗会进行回击。这种模式下,美伊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美国不会主动与伊朗开战,原因在于一个困扰波斯统治者多年的问题

苏莱曼尼


不过美国政府随后的表态印证了美国并不想真的与伊朗全面开展。先是国务卿蓬佩奥在与中国和德国外长通话中表示美国希望缓和立场,而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表示出“缓和”的意愿,称这是为了“阻止战争”而不是“发起战争”。当然,这是在占了便宜的背景下做出的表态。不过这种表态说明一点,美国是真的不想与伊朗全面开战,一点都不想。想想当年伊拉克战争前夕,萨达姆已经做出了大幅度的让步美国也没有任何“缓和”的意思,这种天壤之别的态度背后到底是为啥?

成本。

美军要击溃伊朗正规军和革命卫队的抵抗,其实不难,伊朗军队装备老旧,革命卫队则没有太多重型装备,任何与美军正面交锋伊朗军队毫无疑问会被一边倒地打垮。伊朗国内有着丰富的矛盾,民生也因为制裁和本身庞大的双重体制而倍感困难。但是,伊朗目前的体制仍然可以实现控制,这点同样相当不易,绝非任何新政权可以简单取而代之。

美国不会主动与伊朗开战,原因在于一个困扰波斯统治者多年的问题

伊朗正规军装备老旧


伊朗在自然地理上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并不友好,因为从亚美尼亚高原分出的扎格罗斯山脉和厄尔布士尔山脉,以及从帕米尔高原分出的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将伊朗高原托举在中间,形成一种独特的四面环山的地理结构。其中,扎格罗斯山脉几乎占据了伊朗西部国土,也分割了两河流域与伊朗高原。伊朗高原面积不小,但居中的是巨大的沙漠盆地即卡维尔盐漠与卢特荒漠,几乎没有可用的地表径流。伊朗平原不多,比较大的是作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延续的胡齐斯坦平原,然后是里海南岸平原,波斯湾和阿曼湾沿岸也有一些平原分布。

美国不会主动与伊朗开战,原因在于一个困扰波斯统治者多年的问题

伊朗地形


因此,伊朗的人口分布整体呈现了西多东少的分布,而且中心少边缘多,这样的幅员导致了伊朗不能以地理中心实现对人口中心的重合,而且首都德黑兰也不处于人口核心地带。这样的结构导致了伊朗境内的人口呈现高度的多样性,而且中心控制力始终存在严重不足。这种地形下,历史上的波斯帝国都费尽周章,而且时刻处于极易被渗透的环境下。


美国不会主动与伊朗开战,原因在于一个困扰波斯统治者多年的问题

越紫人口密度越大


当然,这也不全是坏处。扎格罗斯山脉就让逊尼派头疼不已,从而保住了作为少数派的什叶派在伊朗的延续和生存。波斯帝国的贵族利用什叶派克制阿拉伯人对波斯地区的控制,伊斯兰文明历史上的大分裂事实上也是波斯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纷争的延续,恰恰是扎格罗斯山脉保护了阿里的一支,也让伊朗获得了重要的武器。

美国不会主动与伊朗开战,原因在于一个困扰波斯统治者多年的问题

不过伊朗地理上缺乏连续的平原或低山丘陵地区确实给统治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中心过于薄弱让核心区的统治者难以有效控制周边多样化的群体,因此伊斯兰教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粘合角色,沙阿们需要伊斯兰教教士们的合作才能控制边缘集中的人口,特别是社会基层。也因此,在巴列维政权进行白色革命几乎得罪了所有群体的情况下,教士集团击败了王权、民族主义者和左翼取而代之几乎是必然,也只有教士能给真正粘合伊朗这种中心无力的结构。

美国不会主动与伊朗开战,原因在于一个困扰波斯统治者多年的问题

恰恰是这种结构下,伊朗的伊斯兰共和政体才可以维持较为稳定的统治,尽管内在张力还是比较大。对于美国而言,要推翻伊朗政权的后果就是,伊朗完全可能陷入持续的混乱状态,扶持任何新政权的难度比伊拉克有过之无不及,何况伊拉克政局时至今日也谈不上稳定和有序。现有政权的存在有其道理,事实上伊朗如果崩溃对美国并无好处,而天坑所费恐怕极为巨大,并不是那么随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