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一年“寒冬”的橫店怎樣了?盛況不再羣演活少

熬了一年“寒冬”的橫店怎樣了?盛況不再羣演活少

影視服裝公司的戲服擠滿倉庫

古裝微劇大火,道具公司的小拍攝場景搶手

“影視寒冬”喊了一年多,古裝劇備案減少一半,被唱衰的橫店影視城再次以“開機率下降,餐飲業十年來最冷清”登上熱搜。

2019年12月17日,橫店影視城宣佈向電影及現當代、科幻題材類型影視劇組免收攝影棚租賃費,預計年讓利數億元。有人說橫店“急火了”。

“橫店過冬”反而讓這座國內規模最大的影視基地一次次出現在公衆視野中,名氣愈加響亮。那麼,熬了一年“寒冬”的真實橫店到底是怎樣的?

淡季橫店有點冷清

2019年12月26日,臨近元旦,橫店旅遊處在淡季,景區遊客稀稀拉拉,走上汴河形態各異的橋樑,穿過牌坊高聳、商鋪林立的朱雀街,甚至感覺過於靜謐、冷清,但快到高府門口時,三三兩兩的遊客被《偷心畫師》劇組的人員攔下,前面一場車輛過街的戲份正在拍攝中。古代馬車旁緊跟着數個丫鬟、幾個小廝,應該是哪個名門望族的重要人物出門了。

興奮又好奇的遊客跟周圍人打聽是什麼戲、有哪個明星,但得知明星名字又搖頭說不認識。遊客越聚越多,拍完這場戲劇組很快放行。一位老年阿姨搶過“小販”推的木板車拍照,還想騎一下“小廝”牽着的高頭大馬,劇組人員趕緊過來制止:“請往後站,不要動道具。”不遠處等待上場的羣衆演員劉雲龍對此已見怪不怪,他說普通人覺得拍戲很神祕。

《偷心畫師》是清明上河圖景區的大劇組,演員、羣演、工作人員圍在一起有一兩百人。不遠處低矮民房裏正在拍攝的古裝武打數字電影,劇組人員則少得可憐,也沒有前者的統一着裝。主演拿着長劍在拍一場追逐戲,但因沒人認識,也沒有圍觀者。

主打民國風的廣州街拍攝基地門口的顯示屏則告訴遊客,有《蟲圖騰》《傳家》《十二譚》《鬼吹燈系列》《迷局破之深潛》《武動乾坤》等六個劇組在這裏拍攝。秦王宮、明清宮苑旅遊線路上並沒有遇到拍攝劇組,景區工作人員說,一般劇組拍攝都會關上院門,遊客看不到。

古裝大劇拍攝盛況不再

2019年12月最後一週,橫店影視城對外公佈的拍攝劇組有22個,包括14部電視劇、8部影片。電視劇中不乏趙麗穎和王一博主演的《有翡》、吳謹言和秦嵐主演的《傳家》等作品。在拍的電影則有趙又廷、鄧倫等人主演的《晴雅集》等。

古裝大劇正旺的2017年春季,橫店曾出現《如懿傳》《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蜀山戰紀》《鳳求凰》《天下長安》《和平飯店》等多部大製作劇同期拍攝。2018年春則出現了《南煙齋筆記》《盜墓筆記》《江山紀》《大宋少年志》等大劇同時在拍。在劇組最多時,影視城的檔期從春節排到第二年,到了要叫號排景的地步。2018年下半年開始,古裝大劇不再如此瘋狂扎堆。

相比於2019年10月份公佈的4部不知名劇、10部電影作品,橫店年底開機古裝劇品質、數量都有所上升。但相比於2018年上半年每週三四十部大劇開拍的盛況,2019年年底略有起色的劇組拍攝數量其實也是減少了一半,而投資製作、體量咖位也遜色不少。

古裝劇上星難、播出又下架、零宣發播出等困局是2019年影視圈的一大縮影。這也導致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劇目中古裝劇銳減,646部作品中古裝劇只有一成左右,與2018年相比減少過半,且前三季度備案的古代題材中宮廷題材首次消失。古裝劇拍攝盛況不再。在清明上河圖景區拍戲的一位“洪家班”出身的製片人兼武術指導不願意詳談這兩年古裝影視的衰退,他說現在能讓一部戲順利開機變得很難,“前幾年古裝武打劇投資者很多,我們也常年住橫店,現在很多項目都找不到投資人了。”

備案源頭上古裝劇目減少了,而作爲國內最大的影視基地、號稱拍了全國1/3電視劇和2/3古裝劇的橫店影視城自然受到波及。但是,橫店影視城有限公司負責接受採訪的趙女士告訴記者,截止到2019年12月13日,橫店影視城共接待304個劇組拍攝,與2018年的378個劇組相比肯定是下降了,但是與2017年的294個劇組相比,是提升的。“橫店影視城肯定受影響,但劇組下降幅度並沒有外界所說的那麼誇張。”趙女士還提到,2019年12月底與橫店影視城協商籌拍的劇組已達到50多個,有上升趨勢,大製作劇組也不少。

羣演活少,道具“大材小用”

“橫店寒冬”一年多,身處橫店影視城產業鏈條上的影視從業者仍然感覺到寒涼。

做了快4年“橫漂”的羣演劉雲龍見過2018年6月之前橫店古裝劇組最火爆時的場景。“2017年、2018年的橫店沒有什麼高峯期、低峯期,全年都是旺季,拍攝地劇組扎堆。現在劇組少了,拍攝基地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都不堵。這就是行業的變化。”

劉雲龍說2016年的橫店全是人,房子都難租,那時羣演也特別多,劇組要人都是一車一車地拉走,羣演只要想拍戲,可以天天接活,一個月都不間斷,甚至一天串好幾個戲,“躺屍”或被“打死”好多回,而最近一年半以來,大劇組少、大場面少,羣演就得等工作。

“一部大製作劇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個羣演,多部劇同時拍,大家都有活幹。現在即便是多部網劇,也抵不過一部大劇的用人量。”2019年上半年古裝劇大組少,劇荒嚴重,劉雲龍一連兩個星期接不到活,很多羣演也都離開橫店。“沒錢掙,幾百塊的房租也交不起。不知道2020年行情會不會好起來。”

橫店影視產業試驗區裏累計企業達到1200多家,這裏道具、服裝、燈光、車輛等租賃公司林立,因爲劇組數量少、規模小,大型器具租賃公司都在“過冬”。一家租賃公司敞着大門,裏面的古代傢俱、生活用品擺放得滿滿當當,工作人員說劇組多時,庫房不會這麼滿,基本上沒東西,道具都被一車一車運到劇組。

大型道具沒有用武之地,服裝租賃的買賣也不如往年旺盛。試驗區專營古裝、民國服裝租賃的東金影視曾向《尋秦記》《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大劇出租服飾,如今風格覆蓋了戰國、秦漢、唐宋、明清宮廷、民國等各歷史時期的數萬件服飾、鎧甲、毛皮、鞋履、手包等,密密麻麻地擠滿了好幾個大倉庫。

年底開機劇組略有增多,租賃公司業務也相應見起色。“最近開始忙着給一部古裝大戲搭衣服。”工作人員陳曉東說,現在唐宋、明清的服飾需求大一些,秦漢時代服飾已很少往外出租,一次性出十幾件就是大單。“抗戰劇、穿越劇、清宮劇火爆時,戲服都是大批大批出租,現在與前些年沒法比,業務減少公司員工也少了。”

微網劇的勢頭有點猛

2019年12月27日下午,從濟南專門到橫店拍影片的張建正在左氏影視公司昏暗的庫房裏挑選服裝、道具,他準備拍一部古裝神話題材的院線作品,而這家租賃公司可以滿足他的所有要求。

左氏影視公司是橫店最大的道具公司,公司董事長是北影廠道具師出身的左兵順。他從事影視道具30餘年,年齡大、資歷深,在橫店人稱“左爺”。左兵順的倉庫位於橫店明清民居博覽城邊上,各種老式傢俱、寶座、屏風、老式醫用器材、打字機、顯微鏡、各代服飾等無所不有,猶如置身北京潘家園。這都是左兵順前些年在全國各地淘來的。這裏的道具曾服務於《火燒圓明園》《京華煙雲》等年代久遠的影視大作,也曾被《金粉世家》《潛伏》等劇組如獲至寶。

“要是橫店戲多,這些道具都上戲去了,不會都堆在家裏。最好的年代還是2014年至2018年間!”左兵順感慨道,這一波影視寒冬,對道具公司影響太大了,之前同時服務十多家劇組的盛況成爲歷史。

2018年之前,左兵順曾在橫店影視城租場地搭成皇宮、龍宮等場景往外出租,一天租金過萬元,《狄仁傑》《我是路人甲》等大片皆前往取景。後來橫店影視城重新規劃,他的拍攝場景被拆,變成廢品。這讓左兵順失去了八九成的收入。屋漏偏逢連夜雨,影視寒冬來襲,左兵順的生意受挫嚴重,現在除了做影視道具,他也做名人故居、紀念館、莊園的場景佈置,而道具在橫店消化不了,就外借到象山影視城、臨沂國際影視城、湖州影視城、山西乃至河北等地的影視城。左兵順稱,橫店最早有十多家道具公司,現在像他這樣的就剩下三四家了。

近幾個月短劇、豎屏微網劇突然火爆,又讓左兵順重燃信心,又開始鑽研道具新用法。他在庫房裏騰出幾間屋,做了古風書房、古代臥室、抗戰醫院等小場景,以方便各種拍攝者靈活使用。

橫店一家道具租賃公司的造型師小熊也明顯感覺到一個新趨勢,最近半年來租服裝的多是拍短視頻、微網劇的,而他的工作就是不斷地滿足“網紅”們的要求,給對方搭衣服、寄衣服。“租的量不大,但單子不少。”

一波波來拍微劇的人湧到左兵順的庫房,拍攝場景檔期也已排到一週以後,這些生意雖與之前一次性十幾、二十萬元打包道具給大劇組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但左兵順還是感嘆微網劇這勢頭有點猛。“橫店戲少了,最起碼還能看到一些會表演的留在這裏拍短劇。”

短視頻週期短、成本低,收入到賬快,幾個演員輪流當主角,拍一天可以剪出多段視頻,賣給平臺。左兵順算了算賬:在他那裏拍的古裝短視頻點擊量夠高的可以收入5000元,拍20個就是10萬了。“我的道具在場景裏,也不分開收費,也不用租發電車,場租費兩天才幾千塊錢,對拍攝者來說成本很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