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橫店重啓:48個劇組開拍,63個劇組籌拍,入5個民間羣演羣得交99元

文|刺蝟公社  一諾 陽雪

編輯|楊晶

“我們基本每天都有戲拍。”

幾天前,爲了探班正在拍攝《叛逆者》的朱一龍,粉絲璐璐特地跑到了橫店影視城,閒暇之餘還去劇組體驗了一把羣演生活。“橫店慢慢開始復工,有很多正在拍攝的劇組。”璐璐一路上看到。

根據橫店影視城透露的劇組動態,本週《斛珠夫人》《大唐明月》《皓衣行》《叛逆者》《人生若如初見》《千古玦塵》《贅婿》等29部熱劇都在拍攝當中。楊冪、陳偉霆、羅雲熙、朱一龍、李現等多位流量擔當都在橫店“安營紮寨”,粉絲們紛紛而至,都期待能與自己的偶像近距離接觸一番。

一位經營餐車應援業務的負責人告訴刺蝟公社(ID: ciweigongshe),由於近期劇組大規模開機,前往橫店應援的粉絲比前幾個月多了不少。

作爲影視產業鏈的一部分,粉絲應援的增多隻是冰山一角。它喻示着因疫情一度沉寂的“大橫國”正逐步甦醒,影視行業正在全力走出“至暗時刻”。

橫店復工進行時

晚上7點,羣衆演員大龍終於結束了一天的拍攝工作。在一部年代戲中他扮演一名士兵,負責和其他羣衆演員一起,在大街上歡呼。此前的一天,他剛剛在另一部古裝劇裏演了一個普通百姓。近兩個月來,他馬不停蹄地進入一個又一個角色,“最近劇組比較多,接戲比之前容易多了。”大龍高興地對刺蝟公社說道。

曾經爲《九州天空城》做過梳化師的阿部,終於在兩個月前,回到了他熟悉的橫店,一頭扎進劇組。此前的四五個月,由於劇組大範圍停工,他一直沒有接到工作,在家閒了一段時間。“7月初開始,手上的訂單才慢慢變多,目前堆積了5、6個單子。大戲有2部,剩下的以網絡大電影爲主。”

近兩三個月來,橫店影視城內的開機劇組正在不斷增多,不少拍攝資源因此變得緊俏起來。

攝影師劉軍濤目前正在橫店拍攝一部古裝網劇,他發現想要預約好的取景地越來越難。

“3、4月橫店開園時,我當時在跟別的劇,那時劇組只有10—20個左右,爲了減少人員流動性,基本都以內棚拍攝爲主。5月份時慢慢有一些劇組開始拍攝外景。大概從6月份開始,開機的劇組突然變多,那時想訂7、8月份一些好的組景,就已經很難了。只能找一些偏殿或者小街道。”

連載網劇《神醫廢柴妃》將在不久後開機,籌備組成員海風遇到了相似的問題。海風告訴刺蝟公社,雖然劇組體量不大,但由於疫情期間所有的拍攝都被積壓,現在一下子爆發起來,需求突增,各方面資源都變得緊張起來。

“目前的情況是缺,什麼資源都缺。我3月份有一部戲,那個時候要什麼都很快,現在各方面的資源都在漲價,包括用人用車,費用都在漲。”

據瞭解橫店羣演行業的相關人士告訴刺蝟公社,今年大型影視劇和網劇的劇組比較多,在拍攝一些大場面的戲時,可能會出現羣演緊缺的情況。

有趣的是,刺蝟公社在四處打聽中還遇到這樣一個情況。橫店一些羣演蛇頭面對外界提問諮詢,都要收費。其中一個蛇頭回答刺蝟公社5個問題收費了20元。而另一個羣演蛇頭把刺蝟公社作者(作者稱自己是羣演)拉入了5個羣演微信羣去打聽工作機會,前提是收費99元。橫店的“信息付費”可能已走在了全國前列。

橫店復工帶來的變化還發生在影視城產業鏈的其它角落。在劇組大範圍開機的帶動下,曾一度遭遇重創的影視器材租賃行業,也在慢慢恢復。

東陽佳禾影視器材服務有限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刺蝟公社,目前公司租賃出的器材以短期約爲主,大多爲幾天到十幾天不等,出租的器材數量在20%—30%左右。8月已經預租出一些訂單,出租數量大概在30%—40%左右,“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

橫店影視城相關負責人告訴刺蝟公社,目前開機的劇組約爲48個,處於籌備階段的劇組大概有63個,去年同期所有籌備和拍攝中的劇組加起來是90多個。相比於去年同期,數量有所增加。

對於場景稀缺的問題,相關負責人認爲,從整體來看還遠未達到飽和狀態。“我們有一套排景流程,20天一個週期預約場景。對於優質的場景而言,不管組多組少的時候,都很搶手。城內大小場景有一兩千個,這幾年也仍在不斷拓建,新增了大量的場景。”

這位負責人還介紹:“目前橫店影視城的旅遊板塊大概恢復了四五成左右。影視板塊已經達到了之前的水平,甚至可能還超過了以往。由於近幾年的佈局規劃和疫情期間的一系列措施,橫店現在的市場份額比疫情前更上一層樓。”

種種細節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號:沉寂許久後,影視行業的春天終於來了。不久後,將有一批新的影視作品,呈現給普羅大衆。

影院復工,影視股卻跌了

橫店復工的另一頭,是影院陸續開門營業。

受疫情影響,全國影院已經關門謝客170多天,影迷感慨無處觀影,電影從業者也發愁無米下鍋。

電影產業相關公司一季度業績受損明顯,二季度也不容樂觀。其中,萬達電影的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將虧損 15—16 億元,而去年同期,萬達電影的淨利潤有 5.2 億元。

7月14日,影院市場突然傳出消息,“明日起將正式恢復營業”。儘管當天多家影業都回應稱,尚未接到正式通知,但這並不影響影視個股聞風而動,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逆勢飄紅。例如,當天橫店影視漲停、金逸影視大漲9.21%、萬達電影大漲7.94%、上海電影上漲5.05%、中國電影上漲3.16%……

但隨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7月17日大盤翻紅,影視個股卻又迎來一片大跌。究其原因,疫情期間的消殺要求使得影院復工成本直線上升,上座率和放映時長也受到了嚴格限制。

據國家電影局發佈的通知,低風險地區影院可於 7 月 20 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影院復工後,影廳的座椅扶手、3D眼鏡等需要每場消毒一次;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影廳內禁止飲食;日排片減至正常時的一半,每場不超兩個小時;實行交叉隔座售票,上座率不能超過30%。

疫情期間的嚴格要求,使得市場對影視個股的高期待值瞬間落空。不過,隨着復工後影院市場的回暖表現,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又漸趨平穩。

從影院復工的7月20日到7月25日,只短短5天,全國票房就實現了從350.8萬到突破3000萬的飛躍,復工影院超過5000家,首周全國累計票房達到1.09億元。

雖然票房數據不及去年同期的10%,但考慮到上座率、初期排片和復工院線數量的限制,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只是影院仍面臨着虧損壓力。全國單影院每日排片場次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50%,平均票價下降超過30%。禁售爆米花、飲料等“觀影標配”,也斷了影院的另一條財路。

想要全面回血,影院還得寄希望於高分影片的姍姍而至。

加速回暖,全靠優質影片

好不容易能出門看電影,能看什麼影片,還得看市場行情。新片宣發流程複雜,目前上映的電影仍以重映影片爲主。

根據燈塔專業版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全國各電影院上映的影片共計54部。其中,《多力特的奇幻冒險》《誤殺》《喋血戰士》《尋夢環遊記》穩穩佔據了票房的前四位。

據業內人士分析,影院復工一個月後,隨着頭部新片上映和復工工作推進,票房增長將有所突破。在七夕、國慶兩檔的推動下,我國影院票房預計將在8月至10月間進入加速恢復期。

作爲從業者,博納影業集團總裁於冬認爲,讓觀衆再度迴歸電影院,需要更多更好的電影作品。“這一部部優秀影片纔是電影行業的源頭活水,才能夠讓電影院真正復甦。”

在影迷們蠢蠢欲動的“報復性觀影”心態下,優質影片無疑將會攪動整個市場。

原本計劃爭雄春節檔的賀歲影片,被年初爆發的疫情關在了影院門外。影院復工後,本該在春節上映的《唐人街探案 3》《姜子牙》《奪冠》何時重新定檔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至今未有確切消息。

好在更多佳片正在趕來的路上。自 7 月 31 日起,“國內新片”和“進口新片”將陸續上映。其中,《妙先生》《抵達之謎》《絕地戰警:急速追擊》《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蕎麥瘋長》《木蘭:橫空出世》《海底小縱隊:火焰之杯》《我和我的家鄉》等多部影片有望拉動觀衆消費,預期取得不錯票房。

隨着電影院的重新開啓,電影行業的熱度也在不斷提升。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已開幕,300多部影片爲影迷免費露天展映。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也發佈了官方消息,將於8月22日至29日舉辦,彌補年初宣佈延期的遺憾。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是在製片端、宣發端、服務端、供應端、放映端等各個環節的共同進步造就的。疫情期間,每個環節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這也讓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在不斷審視自己,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復工。

可以說,在橫店重啓開機的劇組,是在爲影視市場突圍準備更多彈藥。對於影視產業而言,黎明前的黑暗正在過去,復甦只待時日。

(應受訪者要求,璐璐、海風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