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負責平移項目施工和現場操作的山東建固特種專業工程有限公司介紹,該辦公樓爲5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面積爲5386平方米,建築物平面東西長度59.4米,南北向寬度18.2米,各層層高均爲3.9米,建築物的重量達到8000餘噸。負責項目設計與策劃的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介紹,由於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東環段即濟南“大東環”經過該處,所以這棟辦公樓需往東平移近25米,爲高速公路“讓道”,該工程也是山東省內首例因高速公路建設導致的樓層平移工程。

(原標題:8000噸大樓平移24米 樓內正常辦公)

總長59.4米、寬18.2米、高20.25米、重達8000噸的濟南鴻旺混凝土有限公司辦公樓於2019年12月30日10時15分順利向東移動24.45米,工程歷時76小時。令人意外的是,5層辦公樓中除了一樓層場地因施工被佔用外,在平移過程中其餘樓層的工作人員仍正常辦公,未受影響。如此重量級的建築物一天平均需要平移8米,是怎麼做到保證移動速度穩且不晃、辦公樓人員正常工作的呢?

爲濟南“大東環”挪步

“平移搬家”爲最佳選擇

此次被平移的建築物是濟南鴻旺混凝土有限公司辦公樓。據負責平移項目施工和現場操作的山東建固特種專業工程有限公司介紹,該辦公樓爲5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面積爲5386平方米,建築物平面東西長度59.4米,南北向寬度18.2米,各層層高均爲3.9米,建築物的重量達到8000餘噸。

據瞭解,該建築建於2015年,設計使用年限50年,爲什麼會在2019年需要拆除呢?負責項目設計與策劃的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介紹,由於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東環段即濟南“大東環”經過該處,所以這棟辦公樓需往東平移近25米,爲高速公路“讓道”,該工程也是山東省內首例因高速公路建設導致的樓層平移工程。

之所以採取“平移搬家”而不是拆後重建的方式,則是多方因素考量下的最佳選擇。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設計部主任夏風敏介紹,平移比拆後重建的成本節省了70%。“不包括後期綠化、恢復的其他費用,單純平移的費用是800萬左右,而整體拆遷重建的費用會超過2000萬。同時,拆除重建還會產生大量的建築垃圾,造成環境污染。”

因工作空間狹窄

部分工作需靠手持設備完成

要在76小時內將一個龐然大物平移搬家,其背後的工作量遠遠不止幾十個小時。據山東建固特種專業工程有限公司介紹,平移搬家是從去年12月27日7時起至12月30日10時止,而相關的準備工作從10月18日就開始了,整個工期歷時74天。

山東建大工程鑑定加固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平移的工作量包括前期的室內外土方開挖,室內上下軌道製作,室內上託梁、斜梁澆築,室外下軌道、牛腿製作;平移施工,平移過程中的健康檢測;後期樓房到位後的基礎連接處理、樓房內外管線、衛生間等配套設施的恢復施工。“辦公樓平移是先將其放在托架上,在平移的軌道上設有滾軸作輪子使用。當所有基礎打好後,便將建築物與地基截斷。至此,辦公樓的所有重量由輪子承擔,大樓彷彿一個可移動的車體,而千斤頂提供大樓水平移動的動力。”

夏風敏告訴北青報記者,項目整體設計和施工的難點不少。前期的主要困難是托架施工的工作範圍狹窄,以及對平移軌道的平整度要求很高,“不能超過兩毫米。”在施工中,由於辦公樓可施工的區域不能鋪開,施工方只能在底層室內的狹小空間裏工作,必須拋棄高效率的大型設備,採用手持式的小型機械,小批量的、一點點的施工。而在後期平移中,需要保證大樓移動速度穩以及整體結構不散。

大樓每分鐘移動半釐米

樓內正常辦公

在整個平移過程中,最讓辦公樓裏工作的人們意想不到的是,整個平移工程進行中,大家還能正常地在辦公樓裏上班。

濟南鴻旺混凝土有限公司負責人沈先生介紹,由於大樓平移的速度非常慢,除了每天出入時能感覺到大門位置不同外,在其中辦公感覺不到樓體在移動。“只是在施工時原有的出入口無法出入,施工方會給我們搭建臨時的走道。”

夏風敏告訴北青報記者,之所以辦公不受影響,一方面是因爲辦公樓在平移過程中速度很緩慢,平均每分鐘移動的距離約爲0.53釐米。“移動速度像蝸牛一樣,所以對辦公樓人員正常辦公不會造成很大影響。”

而另一方面,在整個工程中,項目施工團隊採用了PLC全過程控制系統來保證平移過程的“穩”。夏風敏介紹,PLC全過程控制系統又稱爲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通過數字或模擬輸入或輸出來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運作。“它的主要功能是將工業計算機與千斤頂相連接,從而自動地控制千斤頂的推力及其位移,以保證千斤頂的正常使用以及移動速度穩且不晃。”

周馨怡 本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周馨怡_NB120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