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石油、煤炭等消耗能源的不斷減少,“能源革命”在近年來成爲熱門詞彙,新能源領域成爲整個能源市場的競爭焦點。作爲世界第三大能源生產國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對新能源行業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續加大,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促進風電、光伏裝機規模快速擴大。

但在2018年,政府出臺的“531新政”明確削減了光伏產業補貼,促使產業走向市場化,這對光伏企業的生存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在此市場環境下,新能源資產交易這一細分賽道正在得到更多的關注,新能鏈便是賽道中的玩家之一。

成立於2018年12月的新能鏈,是一家專注於新興數字化技術應用研究和技術推廣的創新科技公司,其以區塊鏈、智能合約爲驅動,希望實現安全高效的多節數據交換與業務協同,將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結合,構建“綠色資產數字化生態網絡”。

在聯合創始人劉太金看來,新能鏈的目標即在於開拓出“新能源+區塊鏈”的全新生態模式,從而助力新能源行業和全球生態可持續發展。

破局傳統光伏行業,這家公司以“新能源+區塊鏈”全新模式助力新能源發展

光伏資產傳統交易痛點頗多

“實際上,新能鏈核心團隊多數來自於新能源行業,涉及光伏、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運營等多個綠色新能源領域。因此,我們對於新能源領域的認知與趨勢判斷更爲清楚。”劉太金說道。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底,中國光伏的累計裝機已經達到1.75億kW,佔全國電力總裝機(19億kW)的9.2%; 發電量1775億kWh,佔全國總髮電量(6.99萬億kWh) 的2.5%。對比2000年和2018年的裝機來看,全球年新增裝機增長396倍,累計裝機增長了361倍,中國年新增裝機增長了14000多倍,累計裝機也增長了近萬倍。

而在市場開發方面,國內市場2017年53GW,佔全球光伏市場的52%。2018年44.3GW,佔全球市場的38.5%,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

在劉太金看來,光伏產業的規模在快速發展壯大之後,同時存在着幾點問題。首先,由於電站建設資金需求量大、週期長,光伏產業面臨着融資難的問題,特別是分佈式電站,實際融資渠道單一,成本偏高;其次,光伏⾏業數據信息缺少有效的存證機制,行業的供應鏈鏈條中缺少有效的信息管理標準,造成了生產數據、質量數據、運維數據追溯難的問題;另外,監管體制不完善,問題產生後做不到追根溯源,直接影響了光伏資產的流通效率。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劉太金認爲新能源數字化是趨勢之一,通過新能源資產交易平臺,可實現光伏資產的更快流通。“而區塊鏈技術的特性,恰恰能夠滿足新能源的數字化要求。”

相比傳統長週期的線下資產交易模式,新能鏈平臺依託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的一款金融決策引擎產品,可將投資方評估模型和資產方信息進行數據化處理,實現了線上一對多精準快速匹配,打破傳統一對一效率低的決策模式。

破局傳統光伏行業,這家公司以“新能源+區塊鏈”全新模式助力新能源發展

新能鏈充分發揮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核心節點的優勢,通過將資產的基礎信息、質量信息、收益信息等數據上鍊存證,使數據具備司法級效力,實現了電子數據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

做電站業主與投資方之間的紐帶

作爲新能源資產上鍊發行清結算平臺,新能鏈以區塊鏈技術應用爲驅動,利用其不可篡改和聯盟的屬性,一端連接電站業主,一端連接投資方,做二者之間的紐帶,促成兩端快速、安全的完成交易。

另外,隨着科技發展和設備逐漸達到智能化階段,光伏運維已經從粗放發展階段,轉向智能化、精細化,向電站要收益階段,其中最重要的體現就是降本增效。

針對這種問題,新能鏈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智能運維設備,通過引入智能清洗機器人、無人機等硬件設備服務減輕運維人員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二是應用智能監控系統,通過大數據挖掘等方式,推動電站實現少人值守、風險預判、故障診斷及遠程操控、及時消缺。

“特別是在電站比較集中的地區,集控系統可以全盤把控整個區域電站的運維情況,及時派出人員趕赴現場解決電站問題。”

據劉太金介紹,新能鏈目前擁有超過1GW光伏電站資產,集中分佈在江蘇、山東、河北、浙江等區域。其中,有200MW已陸續對接投資人;山東省濰坊市的6.1MW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電站,則作爲首批上鍊電站資產已完成交易。

在技術實踐方面,新能鏈通過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數字化技術上的研究與應用,已成功申請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個,在申請專利20餘項。

破局傳統光伏行業,這家公司以“新能源+區塊鏈”全新模式助力新能源發展

此外,新能鏈在業務層面已經打通了互聯網法院、公證處、認證監測、審計、評估等機構,並且聯合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共同發起了《新能源資產交易標準》。劉太金表示:“該標準落地後將成爲新能源資產交易唯一國家標準規範相關交易行爲,從而可以助推光伏資產交易由“非標”進入到“標準化”時代。”

後記

據悉,新能鏈目前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預計融資完成後資金將用於市場拓展、技術迭代等方面。對於接下來的發展計劃,劉太金表示希望新能鏈能夠儘快完成第二筆上鍊電站資產交易,同時將在明年拓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以及新建光伏、風能電站等。

“儘管新能鏈現在做的都是to B端的業務,但最終是要讓讓C端的用戶也可以持有新能源發電資產,讓全民都能參與到綠色能源行業的建設中去,爲我們共同的生活環境再建一片‘森林’。”劉太金最後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