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新芽Newseed(公衆號ID:pelink)獲悉,採購數字化SaaS企業北京商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億元A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老股東元璟資本、賽意產業基金、銀杏谷資本、峯瑞資本、執一資本、惠友資本跟投。

商越創始人苗峯表示,本輪融資將全部用於SaaS產品的持續打磨,APaaS平臺和數據平臺的研發。

商越成立於2018年底,專注於大中型企業非生產採購(也稱‘間接採購’)的數字化,爲企業客戶對接電商平臺和供應商。通過爲企業搭建專屬的採購商城,讓企業採購全程在線化,數字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商越創始人苗峯

資本頗爲青睞這家年輕的採購數字化公司,從2019年1月天使輪融資開始至今,商越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3輪融資,總金額超2億元。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翟佳表示:“採購數字化是大中型企業的普遍需求,市場空間達數百億元,投資這一領域是我們在企業服務方向的重要佈局。“之所以投資商越,是看中了團隊10多年數字化採購的行業經驗背景。

至今,商越的合作伙伴已包括長城汽車、貝殼、OPPO、中國一汽、大疆創新、九陽股份、智聯招聘、廣西中煙等大中型企業,實現採購全鏈路數字化,提升了大中型企業的運營效率。

從“非生產採購”切入,掘金百萬億市場

來自國家統計局、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等2018年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38萬億元,而企業間採購規模總額約109萬億元。美國企業間交易在線比例是53%,中國2%都不到,在線交易比例低導致交易成本居高不下。行業內存在採購成本高、耗費人力大、採購零散等痛點。

商越成立一年的時間,聚焦10億到1000億營收規模的企業,做非生產物資採購的SaaS採購工具,比如長城汽車、OPPO、智聯招聘、鏈家。說白了,商越不做平臺、也不賣貨,而是站在企業端對接電商平臺和供應商,提供技術服務幫助企業在採購上降本增效。

苗峯告訴新芽Newseed,商越選擇從非生產採購切入,原因有兩點:第一,客戶對非生產物資採購的需求痛點非常痛,採購人員80%的精力花在只佔採購額20%的非生產物資採購,還沒有好的辦法解決;

第二,非生產採購更容易可以做成產品,因爲商越的定位是一家用技術產品解決問題的公司,當下產品原則是可標準、可規模、可SaaS,比如商越給鏈家做的SaaS系統,其中80%可以複製到長城汽車的公司需求上,因爲從非生產物資採購角度看他們的標準化相似度非常高。

所以,商越第一年的切入點是先做非生產裏面的通用物資採購。

“數字化轉型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場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普及和應用是實現企業數字化 2.0轉型的關鍵。商越以非生產採購爲切入點用數據和案例向市場證明了大企業採購數字化轉型的可行性,它將深入改變中國企業間交易數字化進程。這也是我們連續三輪投資商越的原因。”商越天使輪投資方賽意信息董事長張成康表示。

10年採購老兵,用新技術、新模式解決老需求

針對企業們一直以來在非生產採購方面普遍存在的痛點,商越的創新點在於用新技術、新模式去解決客戶的老需求,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技術推動,通過智能時代的全流程自動化,可以自動轉單,帶來了新的訴求;二,商業推動,苗峯預判,隨着互聯網的發展,未來每個品類裏都會成長出很多的電商平臺向企業賣貨,即供給側的數字化,商越做的是幫助企業做採購需求側數字化,建立企業與外部電商對接。

盈利方式上,商越賺取的是技術服務費用,收入不來自抽成,即企業採購額的多少跟商越的收入沒有關係。

苗峯認爲,“凡是採購SaaS企業抽傭模式是不成立的。“原因在於,SaaS僅爲企業提供了一個工具,並沒有創造採購需求,所以B2B抽傭不靠譜。而且,一旦拿平臺返傭,會帶着利益視角。凡是既要賣貨又要站端不靠譜,電商平臺再大,永遠是大中型企業供應商之一。

苗峯認爲商越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瞄準了採購數字化賽道,且團隊創始成員在電商採購行業經驗豐富:

苗峯擁有用友11年+阿里5年的工作經驗,曾任阿里巴巴B類事業羣大企業採購總經理、五阿哥CEO、用友集團副總裁;

聯合創始人程序曾就職於畢博諮詢及德勤,從事B2B採購供應鏈諮詢;團隊在企業管理軟件、產業SaaS、電子商務及互聯網等領域具有複合型經驗,在客戶溝通、產品技術、交付滿意度上,經驗豐富。

他認爲,當前市場處在採購數字化即將爆發的臨界點,只有產品可以引爆這個點,ToB領域是缺少好產品的,而商越未來每年在產品投入上無上限。

中國將成爲數字經濟引領者,採購數字化將爆發

數字化經濟市場廣闊、資本紛紛押注企業服務、企業對數字化採購的重視度不斷提高。“數字化經濟在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滲透,隨着行業配套網絡的成熟、企業管理理念的更新,已經逐漸成爲企業運營效率提升的關鍵推手。特殊時期下的企業實際協同需求,更進一步幫助了數字化協同在企業服務中的加速落地。”

商越pre-A輪領投方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表示。

“當前中國企業數字化採購的需求在逐步增長,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擁抱數字化採購的願望非常強烈。我相信,國外已有Ariba等海外對標企業,國內數字化採購領域也會出現一到兩個巨頭。”商越天使輪投資人銀杏谷資本合夥人鄭雨林說。

對於ToB賽道,苗峯分享:中國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一定會引領全球,有三大因素:

第一,技術的發展,苗峯剛踏入工作時,用的很多技術和工具都來源歐美,例如數據中間件和編程工具,商越第一版產品兩三個月產品就上線了,完全是基於阿里的原生技術,底層中間件,分佈分表可以不用管,直接基於公有云做。中國的技術發展奠定了中國快速向數字經濟邁進的基礎。

第二,勞動力成本上升,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訴求上升,也助推了中國往數字化方向邁進。

第三,互聯網紅利釋放,企業重要的採購崗位和執行崗位負責人,都是85或90後,他們無法忍受傳統的軟件界面,也爲新興產品出現創造了條件。

關於未來發展規劃,苗峯表示,商越將會繼續打磨產品,在研發上投入更多資源。此外,商越也會着力提升產品場景定製化能力和運營服務能力,爲即將大爆發的採購數字化市場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