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寒節氣與“24番花信風”。資料圖:2017年的臘八節剛好與小寒節氣相遇,北京迎來降雪。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從名字便可以看出,小寒節氣的一大特點,便是“冷”。它是冬季的的第五個節氣,時間在公曆1月5日-7日之間。一般認爲,小寒標誌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來了。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小寒時節,甘肅嘉峪關市迎來了一場大雪。師永紅 攝

小寒節氣與“24番花信風”

按時間順序,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子月的結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此時,太陽位於黃經285°。對於中國而言,這時正值“三九”前後,氣溫極低。

對小寒節氣名字的由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則記載:“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實際上,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一到,就意味着要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在中國古代,人們以五日爲一候,三候爲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8個節氣裏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

二十四番花信風又稱二十四風。《演繁露》卷一中寫道:“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具體到小寒,則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圖爲傲雪而放的梅花。 孟德龍 攝

冰戲、賞梅花……小寒還能這樣過

冬天雖然很冷,但還是有不少好玩的遊戲,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既有趣又能鍛鍊身體。如果遇到下雪就更好了,人們呼朋引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血脈通暢,全身暖洋洋的。

此外,冬天時冰期長久,尤其在北方一些地區,河面結冰厚實,人們會準備好“冰牀”,到冰面上玩耍嬉戲。膽子大一些的,就穿上冰鞋在冰面上競走,古代稱爲冰戲。

比如,《倚晴閣雜抄》中記錄了許多北平舊時風俗,其中寫有:“明時,積水潭嘗有好事者,聯十餘牀,攜都籃酒具,鋪截銳其上,轟飲冰凌中,亦足樂也。”

羊肉湯、糯米飯:你偏愛哪種美食?

小寒時節,過去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喫得差不多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喫到春節前後。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2017年的臘八節剛好與小寒節氣相遇,北京迎來降雪。中新網記者 李卿 攝

爲了抵禦嚴寒,人們的日常飲食也偏重於選擇暖性食物。比如羊肉,可以做成羊肉湯、紅燜羊肉等美食,備受青睞。

此外,據《津門雜記》記載,舊時天津地區有小寒喫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用白菜芽製作而成,鮮香脆嫩。那時,冬季新鮮蔬菜供應很有限,這也算是冬日的美味了。

老北京則講究喫燙飯、羊肉汆面等。顧名思義,“燙飯”要先拿蔥花熗鍋,再把蔬菜、湯、米飯等物放進去烹製,煮熟後也是香氣撲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