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民间流传,据说如果有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要把亲人的名字和所在地写在一张黄笺上,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所以民间称小雁塔的钟为“神钟”。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有着600多年历史,是全国现存的同类建筑中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鼓楼。

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有着600多年历史,是全国现存的同类建筑中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鼓楼。

西安钟鼓楼精巧合理的建筑结构、精美华丽的建筑色彩、富丽典雅的装饰构件,具有浓郁、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钟楼和鼓楼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钟楼和鼓楼都有“晨钟暮鼓”的报时之用。所谓的“晨钟暮鼓”,并不是晨击钟、暮击鼓,而是指早晨先鸣钟,次击鼓,晚上则先击鼓,后鸣钟。早晚二时所击的鼓,称作“晓鼓”与“昏鼓”,与前节的钟一样,作报时之用。


但鼓声传播范围有限,据说,齐武帝时,为报时声遍及全宫,便在宫内景阳楼悬一口铜钟,以应鼓击钟。此为击鼓鸣钟报时之先河。

其实清代,荐福寺内的僧人每天清晨会定时敲钟,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西安古城上空,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

清亮的钟声从塔院深处传来,空灵的声音把人带到悠远的意境之中,成为古城一道独特的风景,于是小雁塔的钟声即“雁塔晨钟”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首诗就是对此情此景的生动写照。

其实,“雁塔钟声”并非清代得钟之后才有,早在唐代小雁塔建成时便有此声此景了。传说当年义净为早起礼佛、译经,向寺中住持建议“每日清晨击钟”。有民间流传,据说如果有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要把亲人的名字和所在地写在一张黄笺上,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所以民间称小雁塔的钟为“神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