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雖然朝政腐敗、軍備廢弛,但是面對北邊強大的後金軍士,明朝也不是沒有一支像樣的軍隊抵抗。其中,關寧鐵騎就是傑出代表。

在薩爾滸戰役大敗後,遼東局勢危急。眼見後金軍士的咄咄逼人,帝師孫承宗提出“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的策略,開始組建一支新的軍隊,並從蒙古購買優良戰馬,這纔有了“關寧鐵騎”這支優質騎兵隊伍。

關寧鐵騎不負衆望,在第二任領導人袁崇煥的帶領下,擊退了來犯的後金軍隊。當時能夠和後金軍隊在戰場上較量的只有三支軍隊,分別是孫承宗和袁崇煥訓練和指揮的關寧鐵騎、盧象升訓練和指揮的天雄軍、孫傳庭的秦軍。而關寧鐵騎是規模最大,裝備最精良,戰鬥力最強悍的,這也多虧孫承宗和袁崇煥對關寧鐵騎下的一番心血。

然而後來關寧鐵騎的領導人吳三桂、祖大壽等人卻沒有打出關寧鐵騎應有的威風,最後難以遏制後金的南下之勢。有人說,明朝滅亡時的關寧鐵騎是蛀蟲。最後的關寧鐵騎確實軍事廢弛、消極保守,但是原因何在呢?原因在於朝廷對袁崇煥的奮戰報以猜忌的態度。

孫承宗和袁崇煥由於戰功卓著,於是被朝中的小人妒忌,暗中誹謗。孫承宗和袁崇煥都被貶斥、撤職,後來皇太極的軍隊威脅京師,袁崇煥帶兵救援,卻被崇禎猜忌,還被下獄。袁崇煥最後死得很慘,被定以謀反罪,凌遲處死。此後,關寧鐵騎的領袖就再沒有什麼主動出擊的戰績,個個都被動防守。這也沒辦法,主動出擊立下功勞,難免像袁崇煥那樣“好心做壞事”。所以關寧鐵騎還是很優秀的,只是朝廷的做法,讓這支軍隊上到將領,下到士卒都寒了心!(利刃蒼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