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被希拉剋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聲名鵲起,今天一張兵馬俑的門票120~150元,截至2014年總共接待近200位國家元首和逾7000萬人次的遊客,平均每年爲當地貢獻了6億,是當地名副其實的經濟支柱!!!

對於兵馬俑的發現者來說,這些給予自己的回報,是1974年的0.72元還有一張榮譽證;

他叫楊志發,當時發現兵馬俑的也不知他一個~~~

那是1974年的春天,驪山腳下的陝西省臨潼縣遭遇了長時間的旱災,楊志發所在的生產隊決定打一眼機井緩解旱情,包括楊志發在內的十個人負責挖井;

3月29日這天,輪到楊志發下井挖土了,沒成想卻挖到一個像真人一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因爲當時教育水平不高,其餘九個人都聯想到了廟裏的神像,說那是“爺”(當地對“神”的俗稱),這是不好的徵召~~~

楊志發卻注意到人俑腳下還堆着箭頭,神的旁邊怎麼可能有凶煞之物!?秦陵在驪山腳下,盡人皆知,楊志發抱着“想請他們看看,因爲如果是文物,那就是國家的;如果不是文物,那就倒到河灘裏繼續挖井”的心態,推着兵馬俑的身子、頭和瓦塊來到縣文化館~~~

館長趙康民看完後:這很可能是秦代的陶俑,欣喜之餘,趙康民摸遍全身,拿出他當月的全部工資三十元人民幣給了楊志發兩人,1985年,臨潼縣博物館又補發了一張榮譽證,這就是楊志發獲得的所有報酬~~~

回村後,楊志發就把這筆錢上繳給生產隊長,隊長則決定獎勵每位村民4個工分,而當年該村每個工分值0.18元,楊志發實得獎勵就是0.72元~~~

7月17日,陝西省組織考古隊進入開始勘察和展開清理工作,次年8月國務院更是決定建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西楊村不得不全村搬遷,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每個人心裏都不痛快,而這股怒火就撒到了楊志發身上。人們罵他賣祖宗,多管閒事。。。自己一無所有,而他則是名利雙收~~~

後來,楊志發被任命爲兵馬俑名譽館長,月薪八千元人民幣;1995年又被請到博物館的商店中籤名售書,每月在館內坐館十天,還可另得五千元的津貼~~~

當然,這些對於楊志發的貢獻來說並不多,最多改善一下這些被迫搬遷村民的生活境況~~~

談到自己的發現上報行爲,楊志發依然很淡然:“發現歸發現,但文物屬於國家,送到文物部門,只要文物不受到破壞,這就是一個公民完成了義務,至於說國家獎勵多少,這是次要的。

——這是人類共同的財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