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場下同步開考

共同破解合成指揮難題

豫南山區,“跨越-2018·確山B”實兵對抗演習近日拉開戰幕,演兵場上,紅藍雙方自主對抗,激烈交鋒;而在指揮大廳,數十名師旅級指揮員緊跟演習進程,展開戰鬥指揮作業,場上場下同步開考,共同破解合成指揮難題。

演習拉開戰幕後

偵察無人機首先升空

作爲紅方部隊,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運用人工偵察、航空偵察、裝甲偵察等多種方式,對藍方部隊展開立體多維偵察行動。

藍方擒獲紅方26名特戰偵察人員

指揮員探索偵察力量運用

在導演部指揮大廳,大屏幕上實時顯示戰場態勢和紅藍雙方指揮員的行動指令,來自中部戰區陸軍的數十名師旅級指揮員同步跟訓,與演習場上紅方部隊同時展開戰鬥謀劃。

演習進程加快,紅藍雙方頻頻過招,此時導演部通報:前期的偵察行動,藍方已經擒獲紅方26名特戰偵察人員,現場觀摩的旅長對當前態勢和紅方用兵展開激烈爭論。

以往觀摩演習,都是“你打我看,你講我聽”,觀摩人員只能被動地接受導演部的作戰構思。然而,這次每名指揮員對戰場態勢都有自己的理解。

演習中,紅方機降分隊被“包了餃子”

如何運用多種作戰力量,發揮各種火力火器的打擊效能,陸空如何協同等等,成爲各級指揮員面臨的新課題。

演習場上,紅方部隊一支空降分隊在兩架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掩護下,直插藍方腹地。

讓紅方機降分隊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由於陸空協同不暢,機降時間與地面攻擊羣進攻時間產生誤差,紅方機降分隊被藍方部隊“包了餃子”。

陸航部隊讓陸軍插上了翅膀,然而,空中突擊力量的使用、空中通道的暢通等問題,引發了在場外觀摩的指揮員更多的思考。

各種作戰力量

怎麼聚合發揮最大作戰效能?

此次演習,擔負紅方主攻任務的是合成四營,營長賈毅原來在裝甲營,如今,他面臨的難題不僅僅是營屬人員、兵種和裝備的增多,更多的是各種作戰力量怎麼聚合發揮最大作戰效能。

演習期間,紅藍雙方的戰鬥持續了三天兩夜,同步跟訓的師旅指揮員同樣不間斷地進行指揮作業研討,參訓人員從指揮決策、演習進程中看到了自身指揮能力上的差距。

(來源:央視軍事報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