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不但风光无限,而且风流之极,他的好色是世人皆知的,猎遍花丛,神马乡野村姑、娇小萝莉、熟女寡妇、绝色美女,尽数收来,统统揽入怀中,可谓风流成性,造就不朽春情人生!但鲜为人知的是,仿佛是遭遇报应一般,做为堂堂一国之君的他,被戴绿帽子,他却一点表示都没有,这是为何呢?

  话说刘邦还在当泗水亭亭长,穷困潦倒的时候,沛县第一富翁吕公觉得刘邦相貌出奇,日后定会飞黄腾达,于是把宝贝女儿吕雉嫁给了他。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吕雉在家里娇生惯养,嫁到刘家后,却成了家里的“贤内助”,主动承担起了家务活。后来,当刘邦在沛县干革命时,他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而自己的老婆吕雉带着两个孩子也很不容易,于是请了同村一个青年人来他家打长工。这个青年就是审食其。审食其父母早亡,当时无依无靠,到了刘家后,勤勤恳恳,很得吕后的欢心。渐渐地,这个小她七八岁的小伙子走进了她的内心。

  当然,当时的吕后和审食其只存在一种朦胧的感情,并没有跨越雷区,做出有碍道德的事来。后来,随着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机警的吕后意识到,身在项羽地盘上,如果她继续待在这个小山村里,结果只有一个:抛头颅、洒热血。于是,她决定举家逃亡(回到刘邦身边)。

  逃的时候,她还把审食其打工的钱来了个一次性大结账。令吕后意想不到的是,审食其并没有接他应得的工钱。

  “莫非你嫌我付的工资少?”吕后这般问。

  “不。”审食其摇了摇头,坚定地道:“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跟着你们,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来照顾你们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话打动了吕后,吕后感动的泪水当时就流了一脸。一路上,审食其像《西游记》中的沙僧一样,光荣地成了一个“挑山工”,行李的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了。后来,在乱军中,吕后及刘太公和孩子走散了,但审食其并没有走散,他紧跟着吕后和刘太公昂首走进了项羽的大营。

  在项羽的营中,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卑微,项羽对他很不重视。有的时候就把他丢在营中,既没有上枷锁也没有关黑屋,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像你这样没有升值空间和利用价值的人哪儿凉快就上哪儿去吧!要我长年累月地供养着,我还舍不得那些金灿灿的粮食呢!但审食其却很不识趣,他就是不走。气得项羽这样感慨道:“无奈的见得多了,没见过这样无奈的。”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从此,吕后对他又多了一份感激。再后来,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楚汉和约”中,他们三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被项羽无条件释放,他们终于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由的天空。

  刘邦统一天下进行分封时,刘邦并没有对审食其进行封赏。吕后不干了,亲自去为审食其鸣不平。刘邦拗不过吕后,于是把他封为辟阳侯。直到这之前,吕后和审食其之间还是清白的,但当审食其当了辟阳侯后,形势就开始转变了。原因很简单,那时刘邦已五六十岁的人了,精力和体力本来就下降了,而且后宫佳丽何止三千,刘邦对这些美女们都关照不过来,哪里还会有兴趣临幸已是人老珠黄的吕后呢?

  于是吕后夜夜独守空房。这时审食其也早已在吕后的安排下结婚生子。但审食其成亲后,并没有忘了吕后,相反他很是感激吕后对他的关照,他知道没有吕后就没有他今天的一切。于是,就在吕后孤独寂寞时,审食其常常去后宫陪她唠唠嗑,聊聊天,为她排忧解难。吕后那时正值三八年华,正值如狼似虎的阶段,偏生刘邦却一直疏远她,让她饥渴难耐。接下来的事很简单了,吕后和审食其终于突破一道德的底线,如同干柴烈火,一点就着。从此两人一发不可收拾,极尽缠绵之事。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吕后偷情的事她的贴身宫女们自然知晓了,但她们摄于吕后的淫威,都不敢声张半句。而刘邦因为很少来“光顾”吕后所在的宫殿,因此,被戴绿帽子的事,直到他死也没有发现,当真是可悲可叹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