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酸甜甜的糖葫蘆對於孩子有着無比的誘惑力。週末出門遊玩,女兒特別想買路邊的糖葫蘆喫,我告訴她我們還是回家自己做吧!自己動手做的糖葫蘆味道更棒,料足又喫得安心。喜歡喫糖葫蘆的親們一起來看看做法吧!

【冰糖葫蘆】用料:水 250克 冰糖或白砂糖 500克 山楂等各種水果 適量

做法:準備好山楂、鳳梨、草莓、火龍果、獼猴桃、桔子、櫻桃等這些喜歡的水果,都清洗乾淨。

可將山楂用刀對半剖開去掉籽,不去也沒關係,這個隨意。

用模具有些水果刻出好看的形狀。各種水果搭配串成串,放在墊有廚房紙的盤中,吸去水果表面水分,特別是水分較多的要用紙多擦拭。

將500克糖與250克水混合放入鍋中,用中火加熱,攪拌直到糖完全融化。

糖水沸騰後改用小火熬製糖漿。此時就不要攪動糖水,避免翻砂(翻砂就是糖出現大量結晶,不能裹糖液了)

觀察糖水泡泡變得較細密,糖水顏色呈琥珀色,用一種簡易方法測試糖漿是否熬製到位:可以用刮刀沾點糖水,放入冷水中冷卻。用手捏起來變硬、變脆,就表示可以裹糖液了,反之粘手就是還需熬一會兒。如果手頭有測糖水的溫度計,150度左右就可以了。

鍋子傾斜,將串好的水果輕輕的貼着糖液轉一圈,薄薄裹上糖液。不要將水果塞進糖漿裏,水果會燙熟出水。糖漿稍冷卻了會變稠,可用小火加熱恢復流動性再繼續裹糖液。

將裹好的糖葫蘆放在抹過油的鐵盤上冷卻,冷卻至少十分鐘,使表面糖殼變硬。 也可插在泡沫板上冷卻,這樣沒有印子,更漂亮些。

等到糖漿熬成焦糖色了,明顯變厚了,就不要用來裹糖液,可以用來做糖絲。

在兩個玻璃杯上架上兩根抹過油的筷子,用刮刀沾上糖液在筷子間來回甩動,形成糖絲。 也可以直接在糖葫蘆上甩上糖絲。

趁糖絲沒怎麼變硬,把糖絲裹在糖葫蘆上。

小貼士:因爲自己做的糖葫蘆不含防腐劑,南方潮溼溫暖的天氣,糖葫蘆很快就會化了,據說不會化的糖葫蘆裏是加了明礬的。我們可以在熬成糖漿時滴少許檸檬汁和一小撮鹽,或者糖漿可以用麥芽糖代替,也能起到穩定作用。做好的糖葫蘆記得放入冰箱冷凍保存,喫的時候稍回溫就可以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