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在和費爾南多·岡薩雷斯-薩爾瓦(Fernando Gonzalez-Zalba)合寫的一篇論文中,佩雷斯-阿爾瓦羅斷定,還沒有一種商業技術,能生產出科學家在暗物質實驗中需要的那種鉛。不過,雖然鋼在各種粒子物理實驗中都有出色表現,尋找暗物質的實驗還是鉛的天下。

作者: Robin George Andrews

翻譯: 紅豬

編輯: 遊識猷

2017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物理學家查穆考·格哈(Chamkaur Ghag)收到了一名西班牙同行發來的電郵,其中有一個誘人的提議。

此前一年,普林斯頓大學的榮休教授弗蘭克·卡拉普萊斯(Frank Calaprice)得知,新澤西外海有幾艘400~500年前的西班牙沉船,船上裝載的是一批鉛塊。卡拉普萊斯得到了這批鉛塊中的幾枚樣品,將它們送到西班牙比利牛斯山深處的一間實驗室去檢測放射性——不出所料,測出的結果很低。現在這批沉沒的鉛塊正在出售,任何一間物理學實驗室,只要肯出每千克20歐元的高價,就能把它們領走。

鉛在世界各地都可以開採冶煉,但是這批在沉船裏沉睡了千百年的古鉛,卻具有一種罕見的性質。因爲早已沉入深海,它們的天然放射性已經衰變到極低,早已不向外界發射粒子了。對於粒子物理學家,這個性質有着極高的價值。

“就有點像是金粉。”格哈說道。

不好!爲了一點鉛,物理學家和考古學家打起來了

沉船裏有古代寶藏,更有粒子物理學家夢寐以求的材料 | 圖蟲創意

粒子物理學家最頭痛的事,

放射性無處不在

說到放射性,別隻想到用來製造原子彈的鈈。事實上,許多日常物品都帶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從陶瓷到玻璃,從金屬到香蕉。如果它們衰變時射出的粒子擊中粒子物理實驗探測器,就可能使科學家得到假陽性,成爲科學發現之路上的陷阱。即便是實驗設備本身,因爲是由各種金屬製成,也會放出輕微的輻射。

要爲探測器阻擋各種亂入的輻射,十幾釐米厚的鉛就能辦到。要阻擋不受歡迎的亂入粒子,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用本身極少輻射的鉛來圍住它們。這樣的鉛上哪裏找?答案正是沉船。有些鉛已經在海里泡了將近兩千年了。

粒子物理學實驗的目的,是尋找構成宇宙的最基本材料。暗物質就是其中之一,那是一種我們至今還未觀測到、卻宛如星系內部和星系之間的“粘合劑”的物質。水下的古代鉛塊可以幫助人類解開宇宙的奧祕,但要獲得它們並不容易,往往伴隨着實踐和倫理上的問題。

沉船裏的鉛塊屬於一類名爲“低本底材料”(low-background material)的物質,它們本身的放射性很低。到底怎樣纔算低本底材料,其實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但是根據某一次實驗對本底輻射的敏感程度,就很容易確定材料需要達到什麼輻射水平了。天體物理學家艾倫·達菲(Alan Duffy)指出:“比如你要做一隻蓋革計數器,它總不能檢測到一大堆自己的輻射。”

不好!爲了一點鉛,物理學家和考古學家打起來了

紅海,潛水員靠近建造於1940年、沉沒於1941年的英國軍艦SS Thistlegorm,當年的軍艦都是低本底鋼 | 圖蟲創意

以鋼爲例,鋼是一種能阻擋外來漫遊粒子的優秀材料。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費米實驗室是個粒子物理和加速器實驗室,在過去幾十年中就用了好幾噸鋼材來屏蔽其實驗裝置。這些鋼材往往來自退役的軍艦,其中許多都是在二戰或朝鮮戰爭期間建造或者服役的,包括阿斯托里亞號、羅諾克號、黃蜂號、菲律賓海號和巴爾的摩號。

爲什麼要用退役的軍艦呢?這和時間有關。

1945年7月16日早晨5點29分,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裏,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核彈爆炸。原子時代的序幕就此拉開。在那之後,每次核彈爆炸時升起的巨大火球,都會將一陣放射性塵埃灑到世界各處。冷戰期間,鍊鋼高爐吸入了這些放射性的空氣污染物。輻射隨之注入了鍊鋼廠的最終產品,煉出的鋼鐵也就不適合用於許多物理學實驗。

禁止核試驗的公約簽訂後,世界上的人工放射性就開始慢慢衰減了,但這個世界的放射性依然很強,足以讓放射性粒子潛入鋼材內部。低本底鋼可以在密閉的環境中煉製,但成本往往很高,除此之外的最佳來源就是退役軍艦了,只要它們是在新墨西哥州的核爆試驗之前建造的就行。這樣的鋼材不僅放射性極低,價格也便宜得多。

不過,雖然鋼在各種粒子物理實驗中都有出色表現,尋找暗物質的實驗還是鉛的天下。

尋找暗物質,

需要放射性極低的鉛

不好!爲了一點鉛,物理學家和考古學家打起來了

星系的內部,星系與星系之間,都被暗物質提供的引力所束縛 | 圖蟲創意

暗物質佔到宇宙總物質的83%,顯然是值得研究的對象,問題是科學家目前還無法探測它們。爲了尋找這種難以捉摸的物質,科學家設計了各種實驗,目的要麼是直接探測暗物質,要麼是利用其他粒子證明暗物質的存在。

這類實驗許多都是在地下深處進行的,從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超低溫暗物質搜索實驗,到比利牛斯山坎夫蘭克地下實驗室中正在運行的探測器都是如此——由於深入地下,地表的輻射無法穿透進來,也就不會干擾探測器。

不好!爲了一點鉛,物理學家和考古學家打起來了

我國的錦屏極深地下暗物質實驗室(CJPL),就位於四川錦屏山地下2400米深處|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網站

但因爲極度敏感,那些探測器還是需要和周圍的環境隔離開來。每項暗物質實驗能容忍的本底輻射都不同。爲了確定具體要求,常常需要製造一臺虛擬探測器,以確定最好的阻擋材料是什麼。

格哈解釋說,要預防中子這樣的粒子意外擊中探測器,有時一個水箱或是一些塑料就足夠。但有的實驗需要阻擋伽馬射線,這時就要用到銅或者鉛了。

沉入海中的古代鉛塊是理想的材料,因爲在千百年中,其中不穩定的鉛-210同位素已經大部分衰變成了穩定的鉛-206;還因爲大海爲它們阻擋了宇宙射線,不必擔心宇宙射線激發出物質的放射性。

卡拉普萊斯曾參與設計了幾個暗物質實驗,正是因爲上述原因,他纔對那批新澤西海外的西班牙沉鉛很感興趣。那批鉛塊還沒有打撈上來,但圍繞這類發現的買賣一貫很常見。格哈表示,每過一陣,就會有某個地下實驗室說:“現在有個機會能買到一大批古代鉛,有誰想買嗎?”接下來,如果這批沉沒的材料被成功回收、各方又有充分興趣的話,它們就會被拍賣。

在歐洲周圍水域,古羅馬時代的沉船中常會發現低本底鉛。它們最初被鑄造成硬幣、建材或是武器,到了現代又被打撈起來賣掉,買家就包括粒子物理學家。

但現在有考古學家公開質疑:以科學的名義犧牲考古學寶藏,這種做法是否值得。

比如2010年,意大利的低溫地下稀有事件觀測站就曾買進數百個鉛塊用於實驗,希望能以此解答長久以來的一個謎團:爲什麼在宇宙中佔多數的是物質,而不是反物質?這些鉛塊來自撒丁島海外的一艘羅馬古船,它在大約2000年前沉沒,具有很高的考古學價值。其中的每一塊鉛上都鐫刻了銘印,顯示了它們的生產歷史。雖然從船上撈起的1000個鉛塊中,大多數都保持原樣,送去了意大利卡利亞里的國家考古學博物館研究,但也有270塊被熔化後用於物理學實驗。

不好!爲了一點鉛,物理學家和考古學家打起來了

古羅馬鉛錠上的銘印,可以追溯出這批鉛錠的開採方與交易方 | INFN/Cagliari Archeological Superintendence

2013年,還在伯明翰大學讀考古研究生的埃莉娜·佩雷斯-阿爾瓦羅(Elena Perez-Alvaro)開始研究這個難題。她的研究包含所有裝載了大量低本底物質的珍貴水下沉船,它們許多都是記錄人類歷史的時間膠囊。2001年的《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旨在防止這些古船的殘骸被搜刮乾淨。但這份公約裏有一個盲點:它只要求保護沉沒的文化遺產不被商業開採,卻沒有表態是否可以爲了科研用途而打撈它們。

2015年,在和費爾南多·岡薩雷斯-薩爾瓦(Fernando Gonzalez-Zalba)合寫的一篇論文中,佩雷斯-阿爾瓦羅斷定,還沒有一種商業技術,能生產出科學家在暗物質實驗中需要的那種鉛。因此從研究者的角度來說,打撈古鉛是必要的。不過也要根據具體案例開展謹慎的分析,以確定物理學家是真的需要鉛,而無法用塑料或鋼材代替。

不好!爲了一點鉛,物理學家和考古學家打起來了

1988年,潛水員發現了古羅馬沉船裏的鉛錠。鉛-210的半衰期是22年,這批鉛錠從古羅馬至今已經減半又減半了將近一百次,放射性幾近於無。| INFN/Cagliari Archeological Superintendence

“在這方面必須制定規則,明確邊界。”佩雷斯-阿爾瓦羅強調,“這可不是你隨便可以挖到的廢金屬。”但到今天爲止,還沒有一家有權實施這類規範的機構擔起這個責任。將來即使出現一個框架, 指導古代鉛和其他低本底物質的獲取和使用,它也未必能規範它們的開採。

近年來,許多二戰軍艦的殘骸正從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的外海消失,被打撈潛水員非法拆解。這些船隻許多都是戰爭墳場,裏面埋葬着數百具屍體。可能某些潛水員正是在尋找低本底鋼材。買家或許不想要非法獲取的低本底材料,但當他們收到這些材料時,也沒辦法確認它們的出處。

雖然從倫理上說,海底尋鉛遠不像掠奪戰爭墳場那樣令人反感。但是從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古代沉船上撈鉛,這種行爲也令人不好評價。

“我想物理學家們往往並不關心這個問題。”格哈說道,“我們只當它們是普通的鉛,我們更多關心的是價格。”

岡薩雷斯-薩爾瓦則表示,古羅馬人每年生產8.8萬噸鉛,許多實驗都只需動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他說,對於開採低本底材料引起的道德兩難,科學家也越來越關注和在意了。

達菲說,粒子物理學家應該將文化遺產和他們材料的來源列爲首要考慮對象。但是他也強調,低本底材料“肯定會被當作”一種珍貴資源,不會被不加考慮地輕率濫用。

岡薩雷斯-薩爾瓦認爲,真正的威脅或許來自飛速發展的微電子產業。電腦和智能手機中的微芯片常常要用到低本底鉛。雖然微電子產業可以使用新生產的鉛,但生產廠家還是常常選用古鉛,因爲它們的成本要低一個數量級。“這纔是最令我擔心的應用,因爲這是一種商業應用,不是以人類共同利益爲目標的。”他說。

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粒子物理學家還是能在道德和實用之間求得平衡的。追蹤神祕的暗物質彷彿西西弗斯推動大石頭,在成功之前都像是一場無止境的徒勞追尋。可是一旦我們找到暗物質,這樣的發現將會徹底改變人類的未來。到了那時,或許大多數人會同意一個觀點——這樣顛覆性的發現,值得用過去歷史的一些斷片去交換。

不好!爲了一點鉛,物理學家和考古學家打起來了

編譯來源:The Atlantic

譯文版權屬於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不好!爲了一點鉛,物理學家和考古學家打起來了

【拓展閱讀】早在4000年前,古人就會畫紅妝、烤麪包、喝酸奶了 | 楊益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