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波/畫

方翔/文

當前,中國的城市發展已邁入存量更新的發展階段。作爲國內城市化進程新的增長點,城市更新也受到各方關注。從上海實際情況來看,有機更新已經代替大拆大建,從“拆改留”轉變爲“留改拆”。“留什麼、改什麼、拆什麼”如何確定,老百姓的意願如何達成一致,有關專家表示,要通過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格局,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過各方參與,在提升城市活力的同時,傳承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

不可否認,“留改拆”對舊區改造提出很多全新的挑戰和任務,核心是要找到舊改地塊裏面居住困難羣衆的改善需求和保護城市風貌以及延續歷史文脈的平衡點。上週末,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築博覽會系列論壇之“存量時代城市的發展與未來交流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住宅示範工程處處長田靈江認爲,要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激發居民羣衆熱情,共同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院長陳洋提出,從近期看,要使居住密度合理化並更新產權關係,從長遠看,啓動和激發市場力量實現有機自發更新。

不久前,在上海市政協舉行的年末視察中,有政協委員就提出,“留改拆”是推進舊改的指導要求,但不能成爲思想上的“包袱”,要儘快出臺頂層設計,配套政策包括技術條例也要儘快出臺。市政協委員韓曙建議,研究制訂相關收購、產權轉讓規定,探索國際化大都市歷史文化風貌建築的保護新途徑,引導更多市場主體、社會力量和社會資金參與,形成良性循環的態勢。

從城市概念看,“城”是防禦性的概念,由各種相對獨立的功能性設施和空間關聯構成;“市”則是開放性概念,爲人們居住生產活動、商品交流、人際交流的目的而構成。任何城市更新項目,都需要人的參與——政府官員、開發商、建築設計師、當地居民等等,只有使他們成爲城市更新的驅動者,項目纔有可能取得成功。

前兩天在上海舉行的未來設計國際高峯論壇上,來自日本的藤本壯介和中國的琚賓等建築設計師紛紛談了他們參與的一些城市更新項目,他們項目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研究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在琚賓看來,空間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經過設計將這種空間還原了。

在上海的城市更新中,就有這種通過設計還原空間的案例。作爲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的愚園路,除了政府在公共設施上的主導外,更多是採用一種社會公衆廣泛參與的手法,“自下而上”地進行設計更新。今年恰逢愚園路拓路一百週年,經過更新後的愚園路長寧段,市井文化與時尚相融合,這條歷史文化名街也被定位爲“跨界生活美學體驗街區”。通過規劃設計,最大程度利用現有空間解決人民羣衆不斷提升的城市公共功能需求,喚醒沉睡許久的城市文脈。據透露,爲了保留社區生活的煙火氣,在二期的改造中,計劃開闢近千平方米麪積來實現社區鄰里配套,把大餅、油條、粢飯、豆漿這上海市民生活中的“四大金剛”規範搬入精緻弄堂裏,讓周邊居民能共享弄堂裏24小時的新生活方式。

對今天的上海而言,摧枯拉朽式的更新,已經是過去時了。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是更加小規模、常態化的一種更新。而且從功能上來看,城市更新也不僅限於居住改善、風貌保護等單一功能,而是空間重構、生活方式轉變等複合功能的提升。城市更新已經從單純的推倒重建和環境改善,轉向更多元綜合、更關注城市整體環境提升的城市改造行爲,通過共同締造,最終實現共享共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