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衆之所以對多年前發表的一篇論文較真,是因爲學術尊嚴不能被褻瀆,國家的學術期刊不能淪爲個人謀利工具,學術不能圈子化,科研資金更不能落入宵小之徒手裏。讚美導師或撰文感謝導師是人之常情,但將師生關係庸俗化實屬不當,用這麼一篇論文登上專業領域核心期刊,更是對學術尊嚴的一種侮辱。

(原標題:學術期刊不是私人菜園子)

近日,一篇刊發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在輿論場中引發軒然大波。原因在於,作者在正文中,用較長篇幅大談特談“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孃的優美感”。

這篇論文在衆多嚴謹科學的學術論文中顯得格外另類,堪稱奇文。無論“望之可讓人頓生一種崇高感”,還是“近處讓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優美感四溢”……這類表述不像學術語言,不合學術規範,爲何能出現在學術期刊上?奇文背後有很多對現實的追問。

讚美導師或撰文感謝導師是人之常情,但將師生關係庸俗化實屬不當,用這麼一篇論文登上專業領域核心期刊,更是對學術尊嚴的一種侮辱。據報道,《冰川凍土》主編與論文作者是師生關係,讓一篇明顯夾帶“私貨”的論文,發表在大家珍視的核心期刊上,正常的把關流程在哪裏?基本的審覈機制在哪裏?起碼的學術底線在哪裏?

學術期刊不是個人的菜園子,不能想種什麼就種什麼。如果公器私用,將公共資源私有化,成爲“門生”的自留地,毫無規範和底線,不僅傷害公共利益,更寒了嚴謹鄭重的學者們的心,污染學術空氣,敗壞學術生態。

《冰川凍土》期刊主編已辭職,該期刊也發表了撤稿聲明。論文易撤,質疑難消。一個細節是,涉事論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人們有理由追問,這篇論文有沒有申請到國家科研資金,是否有寶貴的科研經費用在這種地方?中國科學院表示將盡快成立調查組,認真調查相關問題,媒體、公衆、學術界都將持續關注此事,人們期待通過徹查捋清事實,查出問題,並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公衆之所以對多年前發表的一篇論文較真,是因爲學術尊嚴不能被褻瀆,國家的學術期刊不能淪爲個人謀利工具,學術不能圈子化,科研資金更不能落入宵小之徒手裏。學術公信力靠一代代正直學人長期培植而成,抵制學術歪風,全社會責無旁貸。

史建磊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史建磊_NBJ113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