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陵陪葬墓壁画上的女扮男装

在历朝帝王陵陪葬墓中,以唐朝最多,从公主、皇子,到大臣、外戚,只要有功、受宠,都可获陪葬的殊荣。

唐高祖女儿墓被古代盗贼挖了,壁画透露唐朝女人一另类秘密

(唐高祖李渊)

这一陪葬制度是从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献陵开始的。《唐会要》记载,献陵共有25座陪葬墓,实际远超此数,已考古调查和发掘中发现的献陵陪葬墓已超过50座,有52座,其中有封土堆的陪葬墓尚有26座。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一点号要说的,便史书不见记载的献陵陪葬墓——李渊第六女、房陵大长公主墓。此墓位于今陕西省富平县时称吕村乡双宝村北约250米处,在献陵东北方约2.5公里。

唐高祖女儿墓被古代盗贼挖了,壁画透露唐朝女人一另类秘密

(献陵)

房陵大长公主墓发掘时,地面上的封土早已不存,就是一片平地,上面有很多近现代民坟,早在民国时这里已成当地农家的坟地。1975年,正是“农业学大寨”高潮后期,当年化肥少,为了种好庄稼,生产队要求户户积肥,房陵大长公主墓就是当地农民积肥时发现的。

发掘中发现,此墓已被古代盗墓者盗了,推测最早在唐朝开元以后,房陵大长公主墓便遭盗墓者光顾,而且不只一次。房陵大长公主去世于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使用了29年,在公元741年停止使用,启用新的“天宝”年号,距离房陵大长公主去世68年。

唐高祖女儿墓被古代盗贼挖了,壁画透露唐朝女人一另类秘密

(献陵陪葬墓)

也就说是,房陵大长公主墓在其去世68年之后被盗的。此时唐朝还处于盛世,在这种情况下,盗墓者便敢盗皇家陵墓了,可见当时的盗墓者很厉害,胆子很大。

房陵大长公主墓是一座漂亮的壁画墓。虽然被盗,但是仍出土了包括墓志、壁画在内的许多文物。在《唐房陵长大公主墓清理简报》一文中,对壁画有重点、详细的介绍。

房陵大长公主墓考古让人眼前发亮的收获之一,就是壁画的发现。由于早期被盗,且不只一次被盗,房陵大长公主墓内的壁画大部分残落,但尚存的27幅已令人够惊喜了。

唐高祖女儿墓被古代盗贼挖了,壁画透露唐朝女人一另类秘密

(房陵大长公主墓壁画,左二侍女即着男装)

这27幅分布在天井、甬道和墓室多处,是全是侍女图,壁画的绘描技法高超,侍女身段丰满,身着服饰时尚、高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服饰流行风。

最特别之处是,侍女图中出现在古代非常少见的女扮男装形象,27幅中竟然有4幅是这样,透露出当年的大唐女人有着男装的另类秘密和爱好。

这些侍女图,正常着女装者,上穿讲究的短襦,搭配讲究,肩披帛;下着长裙,足穿云头履。女扮男装的侍女,则是头戴男人幞头,身穿大翻领长袍,下着条纹裤,足穿白软鞋。这些形象非常引人注目,是研究唐朝服饰文化、着装习俗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

唐高祖女儿墓被古代盗贼挖了,壁画透露唐朝女人一另类秘密

(房陵大长公主墓壁画,男装侍女)

其中有一男装打扮的侍女手执萱草(见上图)。这幅壁画长142厘米,宽76厘米,位于墓室前甬道西壁。 画中侍女着男装,头戴幞头,凝视正前方。身穿翻领短袍,摆幅至膝下,腰束浅紫色软带, 挂小诞于左侧。穿条纹裤,下端带束于胫,脚穿线鞋。

此女子左手提举胸前,右手执一枝花。所执之花草即为萱草,此草五月抽茎开花, 花形状似莲花,有红、黄、紫三祌颜色。通常早上开花,晚上凋谢。侍女为什么要执萱草,而不是其他鲜花?这里面有讲究的。

唐高祖女儿墓被古代盗贼挖了,壁画透露唐朝女人一另类秘密

(左则为男装侍女)

萱草俗称“鹿葱”,是古人眼里的吉祥花。古人迷信认为,孕妇佩戴萱草会生男孩,故又有“宜男”的俗称。萱草还是一种“忘忧草”,味甘甜,无毒,轻身名目,能令人忘掉忧愁。

不只穿男装、戴男帽,侍女穿的裤子也特别,是具有波斯风格的条纹锦做成的。这是一种紧身裤,与宽松风格正好相反,与南北朝时流行的大口裤不同,裤脚束紧起来。

这种男装打扮,是唐朝讲究个性的贵族女性的爱好,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就喜欢着男装。

《新唐书•五行志一》上有这样的记载:一次唐高宗举行家宴,太平公主就是着男装出现的:“紫衫、玉带、皁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当时李治与武则天看到女儿这身打扮,笑着说:“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

唐高祖女儿墓被古代盗贼挖了,壁画透露唐朝女人一另类秘密

(太平公主墓侍女壁画)

皇帝的女儿都穿起了男装,关系房陵大长公主墓壁画上出现的4个女扮男装侍女形象,可以认为,女扮男装在当年贵族女性中间是一种时尚,是个性打扮的需要。但是,社会上并不接受这种打扮,称之为“妖服”,属于奇装异服,乃不祥之兆,所以记载灾祸的“五行志”中。

这种女扮男装现象,在献陵的另一座陪葬墓——李凤墓壁画上,也有发现(见下图),进一步说明了当年的另类流行。

唐高祖女儿墓被古代盗贼挖了,壁画透露唐朝女人一另类秘密

(李凤墓壁画中的男装侍女)

注:部分图源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