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過年,倒計時10天。

到時候肯定是一片喜慶魔幻的景象。

過街老鼠,人人喊萌。

鼠年來了。

這隻最不受待見的小動物,將迎來人見人愛的紅利期。

有款電影周邊,大概率賣到脫銷。

它——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2020年,必將迪士尼是爆發的一年。

衍生品火爆。

電影宇宙也在醞釀着爆炸。

收購多家大影業,500多部電影版權在手,各大IP箭在弦上。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期待?

但不得不說,Sir在這本應興奮的時間節點……

有點心虛

一個不詳的預感:

巨無霸姿態的迪士尼影業,正在成爲籠罩電影藝術上空的一朵烏雲。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不是Sir杞人憂天。

回顧2019。

這個龐大的夢幻王國,已經爲我們留下太多糟糕的回憶。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前不久金球獎,主持人開場就吐槽:

“現在大部分電影都是糟糕、偷懶的翻拍和續集。”

明白人都知道這是在影射誰。

2019年的迪士尼,不是夢幻,而是魔幻

一整年下來,0部純原創電影。

四部動畫翻拍,口碑全不盡人意。

《小飛象》,豆瓣6.7分,MTC51分。

《阿拉丁》,豆瓣7.6分,MTC53分。

《獅子王》,豆瓣7.4分,MTC55分。

《沉睡魔咒2》,豆瓣6.2分,MTC43分。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有的爲了顛覆而顛覆。

比如《沉睡魔咒2》。

有的爲了複製而複製。

比如《獅子王》。

一個共同點——

豪華陣容、畫面升級,故事上卻感受不到誠意。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緊接着兩部經典IP續集,進一步透支影迷好感。

一部是《冰雪奇緣2》

豆瓣7.3分,拉下平庸。

六年前,《冰1》把迪士尼最引以爲傲的公主敘事踩在腳下。

大女王,姐妹情,王子靠邊站。

性別意義極具現代感。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六年後呢?

曾經打破套路的《冰雪奇緣》系列,轉頭就以最不意外的方式掉入陳規。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難怪。

當年橫掃頒獎季的一騎絕塵,今年卻敗給了一部沒聽說過的定格動畫《遺失的環節》。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另一部自然是《星球大戰9》

邏輯生硬、收尾草率,各種“天降神兵”。

國內影迷憤怒打出豆瓣6.5,成爲該系列史上最低。

北美觀衆同樣不買賬。

爛番茄指56%, IMDb6.8,慘不忍睹。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這個鍋,迪士尼不能不背。

自1992年喬治·盧卡斯把自己苦心星戰IP,賣給財大氣粗的迪士尼。

《星戰》系列再難配得上“史詩”二字。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盧卡斯時代的《星戰》,對世界觀有着非常精密且恢弘的整體佈局。

新三部曲重啓時,盧卡斯也給出自己創作的大綱。

但迪士尼並沒有採納。

前CEO羅伯特·艾格在自己的回憶錄裏提到:

當盧卡斯得知迪士尼打算讓《星戰》系列“走向另一個方向”,他感到失望、沮喪和背叛

喬治就覺得自己被出賣了,雖然整個過程對他來說並不容易,但我們之後我們的關係開始變得坎坷起來。

事實證明,迪士尼把持下的“另一個方向”,可以用混亂形容。

《星戰9》籌備時,外媒報道稱第11任“神祕博士”馬特·史密斯將加盟《星戰9》,出演反派。

結果呢?

電影上映後一個鏡頭都沒有。

我們看到的是莫名其妙死而復生的初代反派帕爾帕廷。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星戰9》的原定導演是《侏羅紀世界》的導演科林·特雷沃羅。

後因創作分歧,退出項目。

《星戰7》導演,53歲的J·J·艾布拉姆斯火速救場。

這種臨時大換血不是第一次。

迪士尼開發的星戰衍生電影《韓·索羅傳》。

影片開拍4個月後,迪士尼和盧卡斯突然對外宣佈與“導演二人組”菲爾·羅德和克里斯托弗·米勒分手。

73歲的朗·霍華德接盤,70%以上的戲份推倒重來。

製片人凱瑟琳·肯尼迪坦言,年邁保守但經驗豐富的朗·霍華德是最“安全”的選擇。

關鍵詞:安全

這或許就是問題的根源。

如今成爲娛樂商業帝國的迪士尼,越來越懼怕冒險。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做不可能的事情是一種樂趣。”

這句話出自迪士尼創始人,大名鼎鼎的華特·迪士尼。

曾經的迪士尼,是全世界觀衆的伊甸園。

敢於冒險,樂於冒險。

太多不破不立的劃時代作品——

1928年問世的《威利號汽船》,米老鼠首次亮相。

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部對白的動畫片

聲畫完美同步。

動畫史學家查爾斯·所羅門如此評價:

當米老鼠在電影開場時鳴響比爾號汽船的時候,他同時也無意識地敲響了美國無聲電影動畫的喪鐘。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1982年,《電子世界爭霸戰》。

迪士尼首次在影片中使用了電腦三維立體動畫。

開創了先河,卻沒得到主流認可。

在當時以手繪、模型特效爲主導的好萊塢眼中:電腦技術是一種作弊行爲。

《電子世界爭霸戰》也因此剝奪了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的提名資格。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這種冒犯不止在技術層面。

1940年的《幻想曲》。

分爲八個段落,對應八首不同的樂曲。

理念前衛,結構嚴謹,內容豐富。

與其說是動畫電影,更像是交響樂式的藝術品。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迪士尼也一度厭惡翻拍。

1933年的時候,華特·迪士尼的動畫《三隻小豬》取得了巨大成功,有人請求他拍一個續集,但被他斷然拒絕。

另一任迪士尼前CEO傑弗瑞·卡森伯格也曾在公司備忘錄中寫過:

“大家不想看他們看過的東西,我們的任務不是回收再利用,而是創造新故事。”

可如今的迪士尼出品呢?

總是在被市場驗證的套路中打轉。

壓榨IP的價值,透支影迷的情懷。

從2010年真人版《愛麗絲夢遊仙境》獲得成功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真人版《美女與野獸》《灰姑娘》《胡桃夾子與四個王國》相繼上映。

2019年,更是以一年四部真人動畫達到巔峯。

未來,還有真人版《小美人魚》《花木蘭》《泰山》……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原因顯而易見。

經營IP,纔是迪士尼現階段核心商業價值所在。

用電影造勢,再將無形的電影創意化爲優質且形態各異的消費品,乃至主題公園和度假村的相關項目實現IP變現。

如果迪士尼持續以這樣的方針走下去,可以預見:

商業版圖,會越來越大。

作品驚喜,卻越來越少。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還記得馬丁·斯科塞斯Diss漫威那段話。

把超英電影形容爲“主題公園”

它們沒有“啓示”,沒有懸疑,沒有真正的情感上的危險感,沒有任何風險。製作這些電影,是爲了滿足一些特定的需求,它們被設計爲有限的幾個主題的各種變體。

Sir認爲它絕不只適用於漫威。

近年的迪士尼出品,大都是依照如此的創作邏輯。

過山車般的感官刺激,走馬燈似的視覺奇觀。

看完,也沒留下什麼。

別誤會,Sir並不是要一竿子打死。

真正讓Sir心虛的,是迪士尼影業對我們未來電影觀衆的影響。

一家獨大,獨大不大。

迪士尼手握壟斷性的資源,卻沒有輸出持續進步的價值,沒有爲行業作出包容的反思,甚至,逐漸忘記曾經爲每個平凡人造夢的初心。

並不是迪士尼出品毫無價值。

而是英雄拯救世界,王子公主相愛之外,還有許多故事值得被講述,許多生活的真相需要被揭開。

但現狀是,留給這些電影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2019年,世界票房前十排行榜中,迪士尼佔了七部——

《復聯4》《驚奇隊長》《獅子王》《阿拉丁》《冰雪奇緣2》《玩具總動員4》《星戰9》。

迪士尼的絕對領先地位正越來越難以被撼動。

相應的,老一輩的電影人,中小型的獨立製片廠越來越難生存。

在美國,馬丁·斯科塞斯不得不和流媒體合作,纔有預算拍《愛爾蘭人》。

在韓國,一羣韓國導演甚至聯名抵制,抗議《冰雪奇緣2》對本土銀幕的壟斷。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這並不是“遙遠的哭聲”。

回顧我們的市場。

曾經,在各大資本的沖刷下,我們經歷過多少遺憾——

流量崛起,都是流量;甜劇崛起,都是甜劇。

功夫片衰亡;動作明星絕後。

喜劇片式微;喜劇演員轉型。

好演員無戲可拍,好作品排片可憐。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迪士尼,求你醒醒吧


當電影市場只剩下一種,甚至一部電影。

這纔是值得警惕的地方。

別讓迪士尼這座造夢的樂園。

成爲電影藝術的失樂園。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