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劇似乎有點過於爭氣了。

三檔新劇,全部穩穩8分+。

《龍嶺迷窟》聊過,《我是餘歡水》在路上。

今天,Sir來聊聊三部中最沉得住氣的一部。

逆潮流、歸本真。

《清平樂》

古裝劇。

更確切地說,一部洗盡浮誇、狗血、急躁的良心古裝劇。

講述宋仁宗趙禎,跌宕起伏的一生。

製作人侯鴻亮在採訪中說:《清平樂》雖然是古裝,但其實是在用現實主義精神來展現的古裝題材。

什麼是現實主義精神?

在Sir看,無非是我們對國產劇長久以來最簡單的要求。

即——

細節尊重歷史,角色尊重人性,故事尊重智商。

難做到嗎?

從前幾集來看,《清平樂》嚴格執行了。

也得到應有的回報。

豆瓣8.2,不虛。

《清平樂》的細節有多考究?

開場兩個鏡頭就把Sir抓得死死的。

比如,一個字。

很多人可能沒留意到開場的這個畫面。

仁宗的福寧殿上掛着塊四字牌匾:

“正身明法”。

出自《晉書·元帝紀》,意思爲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說的是帝王的自我約束和治國之道,也是仁宗政治生涯的有力註腳。

重點在這個“明”字。

怎麼跟我們認識的不太一樣。

朙,明的舊體。

大書法家顏真卿愛用此字。

後人跟風,於是這個“朙”字大量出現在書法作品。

直到宋代後期,“明”才成爲尚意書風爲代表的楷書系統中的正體。

出現在這裏,合時合理。

一個字,釘住時代基調。

一個字,看出劇組追求歷史實感的偏執。

再舉個例子。

還是第一集,仁宗破曉策馬出城,疾馳過巷。

一閃而過的鏡頭,掃過一個招牌:

急遞鋪。

好理解——宋代快速軍郵制的稱謂,有點咱們今天快遞的意思。

但再看左邊的包裹,堆放着宋代引以爲傲的兩樣東西:

藥和瓷。

——宋代“熟藥所”,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局;宋代瓷器的盛名,也誕生出著名的“五大名窯”。

這些都是《清平樂》低調的用心。

用大量細密的針腳,不動聲色地編織出一副朝代畫卷。

囫圇吞棗,很容易錯失劇中細微的魅力。

除了捕捉細節。

更要沉下心來去看,去聽。

看禮數,聽話術。

先說禮數——宋代尚禮。

禮,謂制度品節也。

核心無非兩個字:規矩。

劇中的第一場朝堂戲。

仁宗(張家碩 飾)年紀尚幼,太后劉娥(吳越 飾)垂簾聽政。

怎麼看?

看流程——

大臣上奏,先遞到仁宗身側。

仁宗並不接下,瞟了太后一眼,略帶不甘地說:請太后示下

這流程,一步都不能錯。

奏摺直接遞給太后,是僭越;仁宗自己接下,是失禮。

只有把這些拍出來,才能呈現出一個等級森嚴,有分量的朝堂體系。

再說話術——宋代文盛。

怎麼聽?

聽絃外之音。

接着上面那場戲。

仁宗和太后雖平起平坐,但不難看出來,已心生芥蒂。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仁宗並非太后親生。

仁宗得知自己身世真相,滿腹怨氣。

借范仲淹辭官奔母喪一事,向太后發難。

我朝治天下

處處公字爲先

然唯有一事 私先於公

這便是個孝字

話裏藏針:

要盡孝,但不是盡你的孝,老子要認親孃。

老辣的太后自然聽出來了,絲毫沒動怒,雲淡風輕地轉守爲攻。

一句“國事家事兩全”,先警告仁宗顧大局。

之後還不忘補一刀,震懾仁宗:

等日後年紀大了 沉穩了

必能事事看得周全

言外之意:

你小子還嫩,不要給我整幺蛾子。

這麼說話累不累?

累。

但也只有累,才能還原出一個禍從口出的朝堂,一個波譎雲詭的官場。

說白了,《清平樂》是一部需要你細嚼慢嚥的大劇。

它不單單是要講一個故事。

更要給觀衆和人物悉心構建出一個羣體,一個環境,甚至一個時代。

說到這,其實不難發現。

《清平樂》絕不是一部打着歷史旗號撒狗血的爽劇。

它不一味追求連續的緊張和反轉。

而把更多功夫花在人物內心的雕琢。

要想進入《清平樂》的節奏,要讀懂劇中的絕對主角:

宋仁宗趙禎(王凱 飾)。

一代仁君。

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統治下的北宋經濟繁榮,科學和文化也有很大發展。

史家對其的評價爲:“仁宗盛治”。

劇中不遺餘力表現這位皇帝的仁治。

鄉野鬧饑荒,他自減膳食,責己苦修。

民間鬧瘟疫,他安置太醫問診,立涼棚、贈藥贈茶。

一個完美的明君?

《清平樂》卻要先撕掉那層金光閃閃的聖衣。

給歷史書上的一個名字,一個符號,添血肉。

仁,只是表層。

進一步解碼這個角色,你需要看到另一個字:

忍。

少時仁宗,你能看到他頻繁發飆、撒野:

君臨天下

原來不是開疆擴土

不是建功立業

是謹小慎微 如履薄冰

何不乾脆改成個忍

他太壓抑了。

朝堂之上孤掌難鳴,他忍。

成年後的仁宗,開始在議事中發表看法。

羣臣當場駁斥,附議太后。

龍顏受挫,他也必須憋着。

緩步走到羣臣中間,擠出笑容,言不由衷一句:很好

不能爲生母盡孝,他忍。

天子生母另有其人,是天大的皇家醜聞。而且如果兩後並立,必然導致時局不穩。

兩人不得不相忘於朝堂。

甚至生母辭世,也不能靈前祭奠。

他身穿華服,接受羣臣跪拜。

內心,卻是說不出的瘡痍和悲愴。

注意表情裏的細節。

仁宗的眼裏盈淚,但不掉一滴。

他得維護一個王的九五之尊。

起身之前,他晃了一下神,微微後倒。

這是一個人極度悲傷後的生理反應。

王凱的演繹,夠準確,可圈可點。

剋制、含蓄、走內心。

不露崢嶸的表演,靠的不只是演員。

更需要足夠的情感蓄勢、情節鋪墊。

《清平樂》花大量筆墨,要把這個“忍”字刻進肌理,入木三分。

爲的,就是立住一個人。

古裝劇應該怎麼拍?

要是別人,肯定拍打拍殺,兩軍對壘,萬箭齊發。

它卻拍人心戰場。

是明君外殼下掙扎和複雜的人性。

最後,說說《清平樂》這部劇的主題。

它到底講了啥?

幾集下來,不少觀衆表示雲裏霧裏。

敘事失敗?

在Sir看來,《清平樂》有意杜絕直給的敘事方式。

沒有一波接一波的高潮和衝突。

它在“做局”。

一段情節,來說說《清平樂》是怎麼講故事的。

從生活中的瑣碎起筆。

蜜餞果子。

仁宗對生母唯一的記憶,是幼時她親手製作的蜜餞果子。

爲了刺激太后,他示意妃子在宮中大量炮製,送給太后品嚐。

還在盤子刻上“三春暉”。

提醒太后:你不是我生母,我生母另有其人。

幼稚的小把戲。

最終,他爲自己的幼稚付出慘痛代價。

蜜餞果子製作的手藝,來自宮外的一家梁家鋪子。

祕方,是在醃漬過程中加入中藥。

這家鋪子的生意並不紅火。

因受惡霸欺凌,因政策的限制,生計艱難。

一家之主還身患重疾。

仁宗見況,下令重罰惡霸。

梁家鋪子的生活好轉了?

結果並沒有直接告訴你——

而是用一個畫面交代。

梁家鋪子外,散落着喪紙。

發生了什麼?

爲何仁宗出手相救,仍不能挽救梁家?

多年後,他才得知緣由——

當年宮女爲討好皇帝,製作蜜餞,大量在宮外採購中藥藥材。

導致民間藥材稀缺,成了天價。

梁家負擔不起,最終家破人亡。

一場由蜜餞果子引發的蝴蝶效應。

環環相扣,又不脫離現實。

它的用意是什麼?

仁宗領悟自己的強大,和強大背後的責任。

“一言可福萬民,一言可禍四海。”

梁家鋪子的悲劇,成爲壓垮仁宗少年意氣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場戲,爲仁宗成爲一代仁君的心理轉折點。

同時。

也給他寫下了命運的判詞。

執國如執秤。

一邊是兒女情長,一邊是家國天下。

他該如何抉擇?

《清平樂》從一開始,就埋下了答案。

至此,那件完美的仁君外衣終於卸下。

露出帝王宿命的殘酷血肉——

聖人,不仁。

劇中宋仁宗成爲明君的代價,就是殺掉了一部分內心的自我和私情。

我們在評價一部歷史劇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史詩”。

什麼是史詩?

不是時間跨度長,出場人物多就是史詩。

關鍵在於,能不能拍出宿命感。

在人物性格里種下一粒種子,讓劇情開枝散葉,看他如何在同命運的抗爭中,走向預設的終點。

毫無疑問,《清平樂》是一部久違的古裝好劇。

當然,許多人無法適應這種逆潮流的“慢”。

導演張開宙,拍戲以慢聞名。

9.1分的《戰長沙》,8.6分的《老農民》,再到如今8.2的《清平樂》。

評論區不約而同看到一種差評:

節奏太慢!!!節奏太慢!!!

平淡、拖沓,陳寶國不該接這戲

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節奏太慢了看不下去

慢,就是不好嗎?

看過劇的人不難感覺到。

《清平樂》的慢不是臺詞注水、劇情反覆、慢動作堆砌的投機。

它追求的是一種由精密的佈局、綿延的情感共同編織出的交鳴。

有餘音,有回甘,更有延遲的震動。

的確,《清平樂》的節奏可以打磨得更無贅肉,緩慢的故事也提高了追劇門檻。

但Sir更擔心的是。

當二倍速已成常態。

五分鐘擼完劇情刷爆抖音、B站。

我們的觀衆是不是正在失去沉浸在一部好劇的耐心。

被《清平樂》的節奏勸退?

大可不必。

因爲生活的濃度,從來無法用速度、捷徑、性價比來提純。

不如試一試放慢你的腳步。

品,細品。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