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小財險轉型樣本:主動砍掉3億元虧損業務 永誠保險六年首見承保盈利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黃蕾 ○編輯 陳羽

作爲國內財險市場老字號,永誠保險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進行了成功轉型。今年年初以來,主動砍掉3.13億元的虧損業務,爲求發展不惜以犧牲短期規模爲代價。

改革成果已在今年半年報中有所體現。永誠保險不僅六年來首次真正實現承保盈利,在車險綜合成本率、非車險業務佔比等折射財險公司業績含金量的多項指標上,也跑贏同梯隊公司。

永誠保險是當下部分中小險企及時調轉航向,從“大而全”轉向“小而精”的樣本。永誠保險董事會祕書曹志強透露稱,下半年公司將加快轉型,守住並擴大電力能源保險領域“領頭羊”地位的同時,逐步將健康險等創新業務打造成新的支柱。此外,將積極引入與公司有整合效應的戰略投資者,並醞釀上市。

大刀闊斧調結構

隨着非上市保險公司半年報的陸續披露,一批中小險企成功轉型的故事被業內所津津樂道。其中,新三板掛牌公司永誠保險近一年時間就已展現出轉型成效:經營效益得以扭轉、業務結構得以優化。

今年上半年,永誠保險實現利潤9805萬元,而去年同期則是虧損2700萬元。其中,剔除投資因素,最能反映險企業務質量的承保利潤爲4101萬元,在全國財險公司中排名第14位,較2018年底上升49位。

具體分業務來看,上半年,永誠保險的車險業務承保虧損3143萬元,非車險業務承保盈利7243萬元。承保虧損的局面得到明顯扭轉,尤其是車險業務,同比減虧1.23億元。

承保收益一舉扭虧爲盈,是永誠保險這一年來堅定轉型的結果。據永誠保險董事會祕書曹志強透露,今年以來,其主動清理虧損業務,停止虧損渠道合作,上半年共清理虧損業務3.13億元(車險1.83億元、非車險1.3億元)。清理虧損業務的同時,加大核心、創新等領域非車險業務的拓展力度,彌補清虧帶來的保費缺口,穩定了業務規模。

上半年,永誠保險的車險保費收入12.04億元,同比負增長36.96%;非車險保費收入爲22.99億元,同比正增長44.96%,其中核心業務電力能源保費收入8.76億元、同比正增長19.8%,意健險保費收入2.73億元、同比正增長11.0%;創新業務5.83億元,較2018年底正增長181.4%,正迅速成長爲另一重要保費收入來源。

經營效益扭轉的同時,永誠保險也進行了業務結構的優化:非車險業務保費佔比由去年同期45%上升至66%,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這與動輒車險佔比六七成、卻仍陷入虧損泥潭的一些中小財險公司形成強烈對比。

醞釀引戰投並上市

由電力能源龍頭企業發起設立的永誠保險,其實在前幾年時間裏也曾隨波逐流過,從競爭策略上更多體現爲“車險規模造勢”,但資本消耗和業務價值難成正比。保費增速與承保利潤彼時均跌入低谷。

2018年新的經營班子組建後,在面臨重重壓力之下,公司開啓大刀闊斧的轉型計劃。2018年下半年,正式啓動二次創業,對發展理念、增長動力、經營模式等進行調整和改革,樹立全員“創造價值者榮,破壞價值者恥”的成本意識,試圖走出發展桎梏,在一衆中小險企中實現突圍。

曹志強告訴記者,爲此,該公司制定了“3668”發展戰略。其中,“3”是指永誠保險、永鑫銷售、永誠資管三大經營法人協同發展;第一個“6”是指六大發展理念;第二個“6”是指六大經營戰略,最後“8”是指重點發展八大業務領域(跑道)。

最終結果證實了戰略選擇的正確性。在整個財險市場競爭加劇的大環境下,憑藉車險優化、非車險加速的“雙輪驅動”,永誠保險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經營效益均往前邁了一大步,成爲中小險企成功轉型的一個樣本。

或許,在一些業內人士眼中,永誠保險的轉型路徑並不能完全被複制。比如,背靠股東這棵大樹,其在電力能源保險領域有着天然的資源稟賦,目前其佔國內發電保險市場承保份額近三分之一,獨家、首席承保的發電項目佔比達三分之二。但實則不然,其及時調轉經營航向的果敢魄力,深諳揚長補短以提煉核心競爭力的深度思考,足可爲同業帶來一些鏡鑑啓發。

永誠保險的轉型之旅還未結束。據瞭解,下一步,永誠保險還將積極引入與公司有整合效應的戰略投資者,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或業務渠道資源,注入外部動能,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同時積極準備上市,實現在中期發展階段完成上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