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航空工業此前發佈圖片來看,可以確定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總體設計應該和B-2、B-21一樣,採取飛翼佈局,以便具備良好隱身性能。從航空工業透露信息來看,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項目應該早就啓動了,並且已經完成設計和原型機制造,首飛已經爲期不遠。

相信許多人對這張圖片印象深刻

9月18日,航空工業官微公開了最新中國飛機型號譜系圖,殲-20戰鬥機、運-20運輸機等最新型號赫然在列。不過最引人注目還是末尾那句意味深長的話“the next 很快見”。

外界很快聯想起當年航空工業曾經含蓄提到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項目,配圖是一架被幕布遮蓋的轟炸機,上有一句放話就是“the next。。。。。”。那麼這次“the next 很快見”顯然就是航空工業再次含蓄宣佈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距離公開亮相已經指日可待。

國產隱身戰略轟炸機已經呼之欲出

中國空軍現役轟炸機轟-6K,它是在轟-6基礎上換裝D-30KP-2渦扇發動機研製而來,可以發射KD-20巡航導彈,具備較強遠程作戰能力。不過轟-6畢竟脫胎于于上世紀蘇聯50年代設計,潛力已經挖掘完畢,難以繼續提高,因此中國空軍需要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從航空工業透露信息來看,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項目應該早就啓動了,並且已經完成設計和原型機制造,首飛已經爲期不遠。

新世紀戰略轟炸機最主要發展趨勢就是隱身,憑藉良好隱身性能突防對方防空體系,打擊對方關鍵目標,從根本上削弱對方作戰能力。美國B-2隱身轟炸機就在實戰之中展現了這樣優異性能,所以美國空軍新一代戰略轟炸機B-21仍然保留了B-2總體設計,只在航空電子系統、發動機等進行了升級和提高。

從種種跡象來看,國產下一代戰略轟炸機應該與B-2相近

B-21仍然沿用了B-2的總體設計和氣動佈局

從航空工業此前發佈圖片來看,可以確定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總體設計應該和B-2、B-21一樣,採取飛翼佈局,以便具備良好隱身性能。根據海外資料,中國已經研製成多種飛翼佈局隱身無人作戰飛機,例如利劍、CH-7等,通過

社些隱身無人作戰飛機研製,中國掌握了飛翼佈局及飛控系統技術,所以新一代戰略轟炸機採用飛翼佈局以降低RCS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發動機方面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可能會象B-2一樣採用四發設計,而不是B-21的雙發設計。這是因爲國產WS10發動機已經成熟,批量列裝部隊。相比較之下WS-15發動機還在研製之中,考慮到進度、難度等方面原因,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可能仍然會選擇WS-10發動機作爲動力。實際上B-2轟炸機的F118發動機也來源於F110發動機,WS-10在技術與F110發動機有一定的淵源。

外界普遍認爲利劍隱身無人作戰飛機是國產隱身戰略轟炸機一次練兵

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航空電子系統許多設備可能會來源於殲-20綜合航空電子系統,包括基於光纖高速數據總線、綜合信息處理系統、INS/BDS系統、一體化座艙、有源相控陣雷達、分佈式光學孔徑系統、高速寬帶數據鏈、綜合電子戰系統等等,不但能夠讓轟炸機在晝夜全天候條件下精確打擊地面和海面目標,還能夠執行預警、ISR任務。機載武器方面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應該和B-21一樣,強調兼顧戰役和戰略打擊能力。海外資料曾經透露B-21是美國空軍第一種以投放精確制導炸彈爲設計基準的戰略轟炸機。因此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也強調投放國產衛星制導炸彈、隱身空地導彈等等武器,更加重要的是它具備強大突防能力,能夠投放戰略武器,也是中國空軍第一種具備戰略威懾能力的轟炸機。

我們看到這樣的場景已經爲期不遠了

國產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研製成功之後,戰略打擊、遠程打擊和精確打擊能力將發生質的飛躍,幫助中國空軍完成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轉型,能夠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領空安全。(作者署名: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