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選擇合適的繼承人一直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必須選擇有能力有膽識,能夠心懷天下,擔起大任的皇子。而清朝的乾隆皇帝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也是難以抉擇的,這個問題困擾了他一生,他一直想要將這個皇位傳給嫡子,不過最終還是沒能如他所願。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困擾了乾隆一生的難題竟然嘉慶身上給實現了,這些都要多虧了一個神奇的女子,她就是大清王朝的唯一一個包衣皇后。孝淑皇后是嘉慶的結髮妻子,道光皇帝的親生母親,也是整個大清朝唯一的一個所生皇子成爲皇帝的皇后。

孝淑皇后是正白旗滿洲人,在乾隆年間的時候出生,剛好永琰一樣大。她的父親在朝中擔任副都統,是總管內服大臣,這樣看來,雖然不是什麼豪門望族,但喜塔臘氏的出身還是挺不錯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喜塔臘氏的祖上其實原來只是內務府的不起眼的奴才,雖然出身比較卑微,但是他們的族人還是有很多在朝廷擔任些官職的。比如喜塔臘氏的叔祖父來保就是乾隆皇帝朝中的一名重要官員,並且這個來保也很有能力,後來在乾隆六年時候,使得將喜塔臘氏這個家族由內務府的正白旗升入了滿洲正白旗,也就是說,當喜塔臘氏出生的時候,她已經是地位比較高的滿洲後代了。

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因爲十五阿哥從小就聰明伶俐,資質過人,乾隆非常喜歡他,於是在永琰14歲的時候,乾隆就暗自裏決定將永琰作爲自己最合適的繼承人選,將他祕密的定爲了皇太子。第二年,永琰也已經到了婚配的年齡,是時候娶一個福晉了,於是乾隆就在宮中舉辦了選秀女的活動,來給十五阿哥尋求一位合適的妻子。

而此時喜塔臘氏也已經是上三旗滿洲的女子了,並且選秀與女方的家族勢力以及在朝中的政治地位是沒有關係的,於是喜塔臘氏便參加了選秀活動。因爲喜塔臘氏樣貌美麗動人,行爲舉止落落大方,氣質出衆,因此一下子就被乾隆給看中了,於是她就從選秀中成功進入後宮,成爲了永琰的正宮夫人。這一年喜塔臘氏才15歲,剛好與永琰年齡相同,兩人情投意合,因爲永琰是乾隆心中最合適的太子人選,而喜塔臘氏便成了太子夫人的最合適人選了。

乾隆四十七年的時候,喜塔臘氏非常爭氣,在南三所給永琰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叫旻寧。後來,當了六十多年皇帝的乾隆皇帝將皇位傳給了永琰,永琰當上皇帝之後,稱爲嘉慶。由於乾隆對喜塔臘氏一直非常賞識,於是他退位之後,爲了表示對她的尊重,還特意讓穎妃從景仁宮中搬了出來,於是喜塔臘氏就居住在了景仁宮。

在嘉慶元年,喜塔臘氏終於坐上了皇后的寶座,成爲一國之母,稱爲孝淑睿皇后,這個時候她已經37歲了,並且她爲永琰所生的皇子旻寧也是深受乾隆和嘉慶的喜愛。這個時候的喜塔臘氏,身居後宮最崇高的地位,丈夫一國之君也對自己非常寵愛,而且自己的孩子更是得到了先帝的器重,可以說孝淑睿皇后已經站到了人生的巔峯了。但是令人可惜的是,自從喜塔臘氏被封爲皇后,她的身體就一直很不好,體弱多病的,在她搬完住處之後,更是疾病纏身,臥牀不起,因此她只當了一年的皇后,就因病去世了。

按照以前的慣例,皇后去世那可是是天下大事,但是乾隆卻命令葬禮從簡,孝淑睿皇后的喪禮的規模減小了不少,成了清朝皇后葬禮中規格最小的一個了。畢竟當時嘉慶剛剛繼位不久,乾隆還健在,於是很多事情還不能掌握實權,因此嘉慶只能聽從太上皇的安排,而自己只能穿着常服,默默悼念皇后罷了。在喜塔臘氏去世之後,出身貴族的鈕鈷祿氏便代替了她坐上了皇后的寶座,也就是所說的孝和皇后。當時所有人都懷疑鈕鈷祿氏當上皇后,這其中肯定有一些的祕密,但誰也沒有證據,再加上權利至高,便沒有人敢吱聲,默認了孝和皇后。

不過幸運的是,在嘉慶退位之後,孝淑皇后所生的皇子旻寧便成功繼承了皇位,而喜塔臘氏也就成了大清朝唯一生下的兒子成爲了皇帝的皇后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