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牙痛真要命!告訴你潛在牙齒的“殺手”還有這些,早知道少遭罪

俗話說:“牙好,胃口就好。”

然而“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

小軒瞭解到,

飽受口腔問題困擾的人不在少數噢。

現代醫學證明,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常口腔健康護理需要重點防範的兩大疾病是齲齒(蟲牙)和牙周病,而牙周病則是威脅成人口腔健康的最主要疾病。

黃先生近來反覆出現牙齦出血、腫痛、牙齒鬆動,咀嚼無力、疼痛及口臭等症狀,寢食不安令他苦不堪言!

經過醫院詳細檢查,黃先生患上了嚴重的牙周病。

李正華

目前就職於貴港市人民醫院,口腔科主治醫師,口腔科牙周病治療組長,主要從事牙周、牙種植治療工作。1995畢業於廣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1999年在廣西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進修,2008年2014年在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院分別牙種植科、牙周病科進修。

什麼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齒支持組織,包括牙齦、牙骨質、牙周韌帶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種疾病,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也是導致牙齒喪失的一個主要原因。

通俗地說,牙周病是發生在牙根周圍的炎症。

臨牀症狀:牙齦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齒鬆動、移位、咀嚼無力,嚴重者牙齒可自行脫落或者導致牙齒的拔除。

什麼原因引起牙周病?

像黃先生這種情況,是由於經常不刷牙,口腔衛生不好,導致牙根上牙菌斑堆積過多引起炎症,牙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病因。

其次,一些全身系統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發生率、嚴重程度都高於無糖尿病者,牙周病反過來又影響血糖的控制。

另外,吸菸、精神壓力過大等行爲社會心理因素都是發病原因。

牙周病有什麼危害?

牙根菌斑堆積導致牙齦、牙槽骨向根方退縮,牙齒因缺乏牙齦及牙槽骨的支持逐漸出現鬆動,最終脫落。牙周病是引起牙齒鬆脫或被拔除最主要的原因。而且這個過程一般無明顯疼痛,病程比較漫長,所以牙周病又號稱“隱形殺手”。同時,這個殺手還無聲無息地危害患者的全身健康!

牙周病引發的併發症主要是由牙周感染的細菌及其代謝產物經血液擴散至遠隔器官而導致感染或致病。引發併發症如下:

心腦血管疾病(心內膜炎、動脈硬化、急性心梗、慢性冠心病及腦卒中)

糖尿病

早產和低體重兒

呼吸系統疾病

胃炎、胃潰瘍

其他(類風溼性關節炎、腎病等、放療易加重牙周破壞骨壞死、白血病牙齦出血疼痛壞死等)。

牙周病的預防與護理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病因,所以所有的治療都是針對控制牙菌斑來進行的。

1.正確刷牙:是預防和治療牙周病、防止其復發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

刷牙小貼士

日常刷牙是控制或清除牙菌斑、防治口腔疾患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以下介紹的是刷牙工具及方法。

▲ 牙 刷(正確有效的刷牙能清除40-60%的牙菌斑)

1.建議每餐後刷牙一次,至少早晨起牀和晚上睡前刷牙一次。

2. 建議使用軟毛牙刷(兒童牙刷、電動牙刷更好),毛束傾斜置於牙頸部,先輕壓齦溝且水平顫動4-5次,幅度約1毫米。

3.毛束由牙頸順着牙長軸轉動掃向牙面(即上牙由上向下,下牙相反。)

4.刷牙的順序是從牙列一端起,逐個部位按上述方法刷5-6次,重複同樣的動作。

5.最後牙刷毛束垂直於牙面,順着窩溝多方向清理。

但牙刷對牙間鄰面菌斑是無能爲力的!故必須結合以下措施:

▲ 牙 線  (效果好!刷牙結合牙線可清除80%的牙菌斑,適合牙間牙齦無明顯退縮者。)

1.建議每晚睡前刷牙前或後使用一次,若牙縫有食物嵌塞應隨時使用(牙線進入牙間隙後輕輕左右扯動即可,建議儘可能不用牙籤!)。

2.牙線由牙面擠入兩鄰牙間隙,注意先緊貼牙齒鄰面輕輕進入齦下,再向牙面方向移動以“刮除”鄰面菌斑,每個鄰面重復3-4次。

▲ 牙間隙刷 (適合牙間牙齦明顯退縮者,正畸、根分叉病變貫通且暴露者)

△ 衝牙器  (適用於常規鑲牙、種植牙的日常維護,刷牙的補充手段。)

醫生建議:每年應進行1-2次牙齒全面“保養”,其中包括規範的洗牙(齦上潔治)、酌情的齦下刮治,以達到徹底的牙菌斑控制。

2.牙周清創 :醫生通過齦上潔治(洗牙)、齦下刮治+根面平整來清除頑固的牙齦上、下根面菌斑。

3.其他相關治療:糾正不良習慣(如吸菸、使用牙籤等)、患牙處理(治療或拔除)、清除局部刺激因素(齲洞、不良修復體充填物、頜創傷、食物嵌塞等)、松牙固定等。

4.手術治療:經基礎治療效果不佳則需進行相關手術治療。

5.牙周維護穩定後,酌情進行修復(鑲牙)。

牙周病是可以預防的疾病。由於牙周病在早、中期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而絕大部分人又沒有定期看牙醫的習慣,因此牙周病很難在早期被發現,直到牙齒鬆動時才意識到問題。

所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營養飲食習慣,

注意口腔衛生,預防口腔疾病,

特別是牙周病,

應定期去專業正規的口腔醫院檢查諮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