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百菜不如白菜”,白菜中所含的钙,维生素C,核黄素的含量很高,其微量元素锌的含量在蔬菜中也名列前茅,加上冬天人们有吃白菜的习惯,因此每到这个季节,人们也开始吃起了白菜,特别是在北方,冬天不是凛冽寒风,不是鹅毛大雪,而是白菜的味道。水煮白菜,醋溜白菜,白菜炖肉。。等等,可以说寒冷冬季,能缺粮也不能却白菜。白菜在人们心中也是妥妥的当家菜。

如今小雪季节,8月份种植的大白菜也已成熟,各地的大白菜也进入集中上市期,按理说这个时候是菜农们高兴的季节,每个人脸上都要露出丰收的笑,但是石家庄的菜农们却惆怅满面,白菜价格也成了真正的“白菜价”。

“这个白菜,一毛钱一斤人家也不要,也没人来收”,菜农的一句话让人心酸。一车白菜在批发市场等了足足六七天,愣是没卖出一颗!

这个价格也让当地的菜农们欲哭无泪,为啥会出现几分钱一斤“难出手”的白菜呢?

当地菜农也给出这几个原因:

1,跟风种植,供大于求

今年春季的大白菜价钱比较好,因此菜农看到白菜的高价格忍不住跟着种植,并且之前种白菜的菜农更是把种植面子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导致了市场供大于求,从而掉成“白菜价”,并且随着上市量的不断增大,白菜的价格可能还会持续下跌的趋势。

2,没有冬储白菜的习惯了

之间,家家户户都有冬储白菜的习惯,由于白菜价格低廉,易贮存,大家买白菜基本上都是推车一买一麻袋,一平车的,用土藏,塑料袋等等的仓储方法,存到冬天再吃。一颗白菜在手,可煮,可炒,可生,可熟,就这样一直吃到开春。而现在基本上都是买上几颗白菜即可。

3,冬季可选的蔬菜品种多了

之前白菜是农户们的“当家菜”,这是因为当时蔬菜品种较少,而如今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后,加上商品生产意识日趋强化,各地方也纷纷建起了温室大棚,到了冬季可选择的蔬菜品种也多了起来,人们也不再单单依赖白菜了。

但是不管怎们说,这个价格实在让人接收不了,把人工费,种子费,播种费等等除去后,一亩地的白菜甭说赚钱了,能不亏本就算万幸了。因为往菜市场运输不仅要交摆摊费,还的搭上人工,一亩地大概赔了五六百元,许多菜农无奈之下只好用旋耕机把白菜毁了。

那么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