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發環保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智慧廁所的背後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四位一體管理平臺,廁所管理者可以利用電腦等設備,對如廁人數、廁所清潔度、氣味濃度等指標進行全天候智能監控,對每個廁位使用次數、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測。走進“錦江閣”,紅星新聞記者第一眼就看見懸掛在牆上的48寸觸摸屏,這是智慧廁所管理平臺與遊客互動交流的窗口。

(原標題:有公廁3個月營收170萬,有公廁商業區面積佔一半,能自力更生了?)

今年1月3日,成都高新區江灘公園內一座特殊的建築物正式亮相,它就是名爲“錦江閣”的江灘公園綠道廁所。從開放至今,“錦江閣”已經累計服務了超過28萬人次。

“從外觀上,很難一眼認出這是一個公廁。”經常在江灘公園夜跑的陳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錦江閣 ↑

“錦江閣”是全國首創的公園城市綠道廁所,也是四川智慧廁所的樣板。除了江灘公園,成都今年還將投用多個這樣的智慧公廁。就在成都錦江區東門碼頭,第二個綠道廁所“錦清亭”也已經建成,即將投用。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這些智慧廁所都來源於一家四川企業——四川旅發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旅發環保”)。而據瞭解,上述這些廁所是爲城市公園定製打造,不僅在技術上創新了廁所物聯網智能管理平臺,還在管理和運營模式上創新出“建管養用”一體化產業鏈——“以商養廁、以商建廁、以商管廁”。

這種智慧公廁是如何實現“以商養廁”的?日前,紅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位於成都的兩座綠道廁所,並專訪旅發環保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勳,詳細瞭解了“四川造”智慧廁所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

“上座率”直觀顯示

商業區面積佔公廁一半

“錦江閣”外牆圍着一圈筆直的竹竿。這座150多平方米的單層建築以“竹”爲主題,融入川西林盤的地方元素。內部裝修則富含親子色彩。

走進“錦江閣”,紅星新聞記者第一眼就看見懸掛在牆上的48寸觸摸屏,這是智慧廁所管理平臺與遊客互動交流的窗口。屏幕左側是廁所的溫度、溼度、空氣指數、水錶電錶指數等實時數據,右側平面圖則引導顯示着當前廁所的使用情況。男廁、女廁和第三衛生間的每一個廁位都有一個小人,綠色代表未使用,紅色代表使用中,方便直觀。

第三衛生間 ↑

洗手檯旁的智能取紙機通過“人臉識別”提供衛生紙。紅星新聞記者摘掉眼鏡和帽子,正對機器屏幕的黃色虛線框,2秒後識別成功,再把手放在機器下方的出紙口,感應到人手後,一段30釐米的紙巾便自動從機器下方送出。據介紹,10分鐘之內一個人只能取3次,這能有效節省紙張。

智能取紙機 ↑

洗手檯正對的第三衛生間採用了自動推拉門,內外皆有按鈕,不需手動開關門,馬桶旁邊還有一鍵呼救按鈕。女廁內部還有“企鵝醫生”,自動售賣衛生巾、尿液檢測劑。

微信截圖_20190920193033.png

企鵝醫生 ↑

女廁共有9個廁位,其中2個馬桶,7個蹲位。一旦廁位被佔用,潔具會自動湧出泡沫,防止污物暴露在空氣中。之後會有微量的水沖洗,然後是第二輪泡沫覆蓋,消毒除臭。紅星新聞記者把手機放在廁位隔間的手機支架上,手機便自動開始推介成都。

據介紹,智慧公廁外的綠草皮內是20立方米的一體化污水處理站,無噪音,無異味,污水處理達到國家一級A標,可直接排放或用於綠化澆灌,也可循環沖洗廁所。公廁產生的所有污物污水都不會進入市政管網,污水污物實現了零排放。

不少市民和遊客使用了廁所後,會在“錦江閣”內部的商業區購物或休息,商業區佔據了“錦江閣”一半的面積,設有自動售貨機、咖啡機、共享充電寶、爆米花機和夾娃娃機,還銷售文創產品。獨立的共享空間和親子互動娛樂空間可以通過掃碼付費使用,10分鐘5元,週末6元。

錦江閣商業區 ↑

共享空間 ↑

而位於東門碼頭的“錦清亭”只有不到70平方米,看上去像一個濱水遊船驛站,採光玻璃和瓦片富有波浪元素,配有成都地標的夜景照片、熊貓圖騰。內牆以水墨畫裝飾,走廊的燈光塑造出腳下的魚影。木質橫樑狀的天花板上懸掛着熊貓年畫圖案的燈籠。除了實時數據和平面圖,智慧廁所管理平臺的屏幕上還額外標註了附近公廁的使用情況與距離,還有廁所導航小程序的二維碼。

管理平臺有廁所導航小程序二維碼 ↑

內部裝飾:魚影 ↑

受限於面積,“錦清亭”採用的是無性別廁位,共有3個蹲位2個馬桶,洗具仍然採用泡沫沖洗。沒有獨立洗手檯,每個廁位內都配有廁紙和洗手液,廁位角落裏是手動的洗手池。商業區也僅有文創展示櫃和一臺自動售貨機,沒有獨立的共享空間。

無性別廁位 ↑

錦清亭商業區 ↑

千億規模產業

有公廁3個月營業總收入達170萬

旅發環保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智慧廁所的背後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四位一體管理平臺,廁所管理者可以利用電腦等設備,對如廁人數、廁所清潔度、氣味濃度等指標進行全天候智能監控,對每個廁位使用次數、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測。

通過智能化數據收集、大數據模型分析,可以預判如廁高峯期、監測廁所清潔資源使用情況、調配清潔人員和設備維護人員,實現廁所智慧化管理,保持廁所幹淨衛生。這些數據還能對廁位比例設置及該區域後期廁所配建提供參考。

智慧廁所管理平臺 ↑

智慧公廁的標誌性技術,是泡沫封堵循環節水衝技術,可以從源頭除臭隔臭、環保無排污、抑菌殺菌、70%以上節水降耗。傳統廁所平均每次沖洗耗水量爲6L,而它僅爲1.8L。按照“錦江閣”目前每天接待200~500人次的標準,平均每天可節約840~2100升水。由於泡沫可以潤滑潔具,微量的水沖洗就能徹底乾淨,還能節約人工30%以上的工作量。

2018年全國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公佈的數據顯示,廁所革命實施三年以來,覆蓋全國3000多家4A級以上旅遊景區,並由景區逐步擴展到370多個重點旅遊城市、500多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9200多家金牌農家樂和2萬多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國各地新建、改擴建7萬多座廁所,形成了一個千億元規模的產業。

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稻城亞丁景區、宣漢、新津、石渠、白玉、德格等120餘座廁所,以及巴塘措普溝景區、眉山、金堂等40餘座廁所均來自旅發環保。就在不久前,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的57間廁所、近1500個蹲位通過旅發環保完成了物聯網智能化平臺建造。這也是迄今全國廁所革命信息化建設工作中的單一最大項目。

以“錦江閣”爲例,江灘公園綠道廁所由成都錦江綠道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旅發環保聯合打造,雙方採用聯營共建方式,從建設、管理、保潔、維護、商業拓展等領域進行全方位合作。目前環境優良的景區廁所,日常維護管理費用爲每年10萬元以上。智慧廁所商業區域的收入可在一定程度降低公廁的日常維護和管理支出,銷售高峯期可覆蓋甚至還有結餘。比如在稻城亞丁景區的旅遊廁所,單個廁所3個月營業總收入達到170萬元左右。

“以商養廁”精髓

將廁所的剛需人流轉化爲商業客流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將廁所的剛需人流轉化爲商業客流是“以商養廁”模式的精髓,在保持廁所幹淨衛生的基礎上,提高廁所的附加效能,商業收入反補長期廁所清潔服務支出,實現廁所環境提升、緩解財政支出壓力、驅動廁所新經濟發展的多贏目的。

目前,我國公廁的發展方向是場景技術創新、智能化管理、商業賦能的新型廁所。廁所革命的階段性成果顯著,但高品質如廁環境長效保持與長期廁所管護費用支出壓力大的矛盾等難題亟須攻克。

錦清亭 ↑

而要跨界賦能,最終實現“以商養廁”,王勳認爲,實現的路徑是廁所自身與周邊延伸出來的商業服務綜合體,包括智能新零售、廣告傳媒、科技體驗、便民服務。“廁所先進技術的運用、廁所環境的長期維護,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以商養廁模式能大幅提高公廁服務質量,改善如廁體驗並滿足多樣化需求。羣衆能享受更多便利,企業能提高盈利水平,與政府共享更多收益,形成良性循環。”

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區別於粗放式的“一個拖把、一條毛巾”的傳統廁所保潔,廁所環境的長期維護需要在清潔流程、管理體系、應急處理、人文關懷、管護人員禮儀禮節、服務態度等方面進行垂直化精耕細作。

針對目前大部分廁所位置較偏僻,“找廁難”問題突出的情況,王勳還認爲,智慧平臺能促進廁所日常清潔管理和服務水平標準化、統一化,提供全天候智能監控、大數據分析和預判。這樣的操作系統,節約了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了如廁舒適度。

杜碩 本文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杜碩_NB1255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