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轉載自: 公衆號ID- 美國中文網

近年來隨着旅行方式的轉變,Airbnb短租屋也火爆市場,很多華裔也做起房東收起了租金,賺得頗豐。不過下面舊金山這對亞裔夫婦的經歷可能給很多人提了一個醒,Airbnb雖然短期收益不錯,但是一定不要心存僥倖觸犯法律。

11月5日,就在法庭開庭前最後幾個小時,Darren和Valerie Lee夫婦與舊金山市檢察官Dennis Herrera正式達成協議,同意賠償225萬美元的罰款,並且到2025年前,不再將他們名下的17個房產中的任何一間放在Airbnb市場上。

舊金山市的住房危機,導致該市實施“一個屋主一間房”的政策,禁止同一名屋主同時擁有多個房產轉租獲利。在過去兩年的檢查中,舊金山檢方通過調查發現,這對夫婦存在欺瞞政府無視禁令等行爲,從非法短租房屋中獲取鉅額利潤。2015年5月他們被罰27萬6000元和相關費用,並遭禁止提供短租服務5年的禁令。

按說這樣的懲罰已經有威懾力了,但是Lee夫婦名下房產衆多,又生活在寸土寸金的舊金山,所以利益的驅使之下,倆人交了罰金之後,繼續做着自己的生意。不過他們也知道這是法律上的禁區,於是在禁令期間,利用朋友與家人之名充當房東,繼續進行短租房屋交易,在11個月內將名下14處房產通過Airbnb平臺供出租5000多次,獲利共70萬美元。還有5萬多流入“朋友,家人和同事”創建的賬戶,被懷疑是“好處費”。

調查人員在調查時候,爲了掩飾自己的租房,夫婦兩人擅自制定虛假租約,假裝房子是被長期租住的,而且,在城市調查人員檢查之前,他們還在公寓內擺放好髒盤子,溼毛巾,水果等,僞裝成有人長期居住的樣子。

(該夫妻出租的部分房屋)

但是這種做法最終被證實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最終沒有讓他們躲過法律的制裁,而且這一次的罰金是上一次的10倍,以及長達7年不能再涉及短租領域。檢查官表示正是希望通過這樣嚴厲的罰款和禁令,向其他違反短期租賃法的民衆傳遞信息。他說:“向那些希望非法從舊金山房地產危機中獲利的人發出了明確的信息:不要嘗試。

從Lee夫婦的事件可以看出,短租服務確實能帶來豐厚的收益,這也趨勢有人爲此鋌而走險,而現實中越來越多的華裔房主也在利用這些房屋禁令的漏洞獲得高額利潤。

Airbnb作爲共享服務的一種延伸,近年來發展迅速。十年間,從2008年硅谷成立最初的聯結遊客和房主的服務型網站“Air bed and breakfast”(氣墊牀和早餐),到今天Airbnb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在全球超過190個國家建立起短租房的供需市場,並以從出租人與租客交易中抽取佣金的方式獲得盈利,它的發展是時代的產物也是奇蹟。

快速的業務發展自然也會更快顯露出其短板,首先其在法律上對於消費者和房東的保護都存在問題。這幾年美國關於Airbnb的訴訟不少,比如,房主在上傳房源時的信息與真實房源存在差異。此前,就有房主因種族歧視在大雪天將住客無理由驅逐的案例,當時也在網上引起激烈討論。這些都凸顯了Airbnb在管理上的漏洞和不完善。甚至因爲其帶來的社會影響,比如拉高了長期出租的租金、擾亂了鄰里關係等,也在多個國家的熱門地區遭到了民衆的抵制。

缺乏監管的另一層面就是使其成爲了獲益者的逃稅工具。像Lee夫婦這樣的房東,相信全美還有不少人。短租平臺Airbnb曾就此發表聲明,強調公司“對惡劣行爲者零容忍”。可見十年間,向來遊走於灰色地帶的Airbnb也不得不在時代的催使下開始加大監管力度。

Lee夫婦的事件更像是一種對全體房東的警告,在這個事件背後,網絡上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認爲Lee夫婦過於貪婪,而且觸犯了法律;而還有一種聲音認爲他們沒偷沒搶爲什麼要服從這項沒有道理的法規?不同的看法正說明,在Airbnb短租問題上,整個社會缺少一個系統的法律體系來監管,讓本該在法律內執行的事情變得模糊不可界定。其實,接受監管或是走向“標準化”、“專業化”的問題不止是 Airbnb 存在,幾乎所有分享模式的生意都會遇到。比如uber的安全問題也曾是發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頸之一。

但在這條行業規劃之路上,Airbnb走的並不“情願”。經過十年的發展,Airbnb 估值已超過 300 億美元,是美國除 Uber 之外的第二大獨角獸公司。2015 年 Airbnb 曾與舊金山市政府官員針鋒相對,希望不要針對其的房屋共享服務制定相關管制規則,然而不久市府的法規發佈,Airbnb最終妥協,承諾會向所在城市繳納公平的酒店和旅遊稅費。紐約在2016年也頒佈了一項法案,規定發佈了違法租賃廣告的人將會受到最高爲 7500 美元的罰款處罰,矛頭直指 Airbnb。除了東西海岸,幾乎所有的熱門旅遊景點地區都在頻繁調查 Airbnb 是否違反當地酒店、房地產法律法規。

在Airbnb近期公佈的最新十年發展目標上,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著名的短租平臺已不甘心只做短租業務,它正計劃將它的業務領域延伸到被認爲是短租“對手”的酒店行業,以及整個旅遊行業。這一變化也意味着Airbnb正在努力把自己從一個單純的短租平臺變成一家全面的旅遊公司。一系列的動作讓Airbnb成爲“衆矢之的”是意料之中,隨之,奔跑了十年Airbnb也被迫開始進入了“規範”之年。

事實上,一個房東把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住一兩天,不算是生意;但當房屋數量擴大到數百萬,交易次數已經以億爲單位時,這就顯然是一個典型的商業活動了。作爲一個平臺並憑此謀利的公司,Airbnb 沒有道理不受到監管。雖然更加嚴格的監管會帶來行業利潤的下降,但是當一個交易變成一門生意後,標準化和專業化更是其發展要求的必然,讓原本處於“灰色地帶”的業務經營正規化是擺在Airbnb未來十年發展之路上首先要解決的。否則不論是政府,房東,租客都將是這條路上的攔路者。

在這一事件最後,Lee夫婦與市府達成了和解,最終接受了罰金,Airbnb也出來表示支持。不過其在監管上的漏洞導致這樣的行爲,難道一個表態就夠嗎?筆者倒是覺得該罰的不止是Lee夫婦。

最後也提醒所有Airbnb房東,做任何生意雖然都有風險,但是明知違法還要鑽法律漏洞,最終都將面臨制裁。據法庭記錄顯示,Lee夫婦的部分公寓每晚租金高達595美元 ,並且要求客人入住時間不少於3晚。有網友爲這筆罰金做了一筆計算。以出租14個單元罰款225萬來看,每晚罰金是440美元,但是他們的租金高達595美元,所以即便在鉅額的罰金之下,他們依舊可以獲利792,050美元。雖然這位網友的算法過於理想化,但是當局確實也該考慮一下,如此重罰之下,真的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嗎?是否應該更加合理的要求房東對短租收入納稅,可能比強制不讓出租房屋更有法律震懾力。畢竟貪婪歸貪婪,但像舊金山這樣城市的住房緊缺問題,並不是Airbnb導致的,這樣的罰金由房東買單真有點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