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知道吗?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还有一个中文名字

泰戈尔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我生命的生命,我将永远努力保持我的身体纯洁,我明白你生命的抚摩,正触碰我四肢。

我将永远努力保持我的思想没有虚妄,我明白你就是在我心中点着理智之光的真理。

我将永远努力驱除一切邪恶远离我心头,保持我的爱开花,我明白你已供奉在我心最深处的圣庙里。

这是我的企图,把我的行动来显示你,我明白是你的感召,给我力量去行动。

——泰戈尔《漂鸟集》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861年—1941年)

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泰戈尔的作品被视作“精神生活的灯塔”,为印度近代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印度的民族文学在世界近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他的诗风清新隽永,刻画入微,犹如飞翔在天际的飞鸟,以俯视姿态,看尽世间喜乐与哀愁,对世界的感怀与感动涓滴入心。

泰戈尔的中国名字

泰戈尔是享誉世界的东方文化代表,与中国也有着很深的缘分。

或许你不知道,泰戈尔有个中国名字,那就是: 竺震旦。这是梁启超赠予泰戈尔的。

泰戈尔的印度名字为拉宾德拉纳特,有"太阳"与"雷"的意思,译成中文应是“震旦”,而“震旦”恰巧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按照中国的习惯,姓在前名在后,中国古代称印度国名为“天竺”,因此泰戈尔以国为姓,中国名字为“竺震旦”。

竺震旦”,正是中印友好之义。

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三度访华。与徐志摩、林徽因等文化名人也交游甚密,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泰戈尔与徐志摩、林徽因,图片来自网络

泰戈尔的诗作流传甚广,近百年来受到了中国读者的广泛认可,不仅收入了多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也有数量繁多的中译本出版发行,郑振铎、冰心等名家都翻译过泰戈尔的作品,足见泰戈尔在中国的影响力。

我请求一瞬的宽容,让我坐在你的旁边,我手中的工作,让我等一会儿再完成。

看不见你的容颜,我的心就不知道安宁,也不知道休息,我的工作变成了无边劳役之海中的无底勤劳。

今天,夏季来到我窗前嘘气和低语;蜜蜂在花树的庭院弹唱他们的歌曲。

现在是静坐的时间了,面对着你,在这静寂和舒畅的闲暇中,来唱生命的献歌。

——泰戈尔《颂歌集》

经典诗歌译丛

《生如夏花》

— 新译本 —

惊艳绽放

钱穆之徒

林文月之师

著名文学翻译家

糜文开及长女 糜榴丽

共同翻译

《生如夏花:泰戈尔诗选》

作者:[印度]泰戈尔

译者:糜文开/糜榴丽

ISBN:9787544780049

丛书:经典诗歌译丛

定价:49元

内含泰戈尔最为经典的三部诗集《漂鸟集》《颂歌集》《新月集》。泰戈尔 以清丽抒情的笔触歌颂大自然的壮阔、童心的可贵,抒发对神秘的企慕,探寻人生哲理与智慧源泉。

糜文开,图片来自网络

糜文开是著名的印度文化学者和文学翻译家、评论家。曾居印度十年,任印度国际大学哲学院研究员。译有《漂鸟集》《新月集》《颂歌集》《印度两大史诗》《印度文学历代名著选》《奈都夫人诗全集》《泰戈尔戏剧》,著有《印度文学欣赏》《印度历史故事》《印度文化十八篇》等,是近代为数不多精研印度文化的学人。糜文开译泰戈尔,在台湾三民书局出版几十年来颇受好评,重版不辍,并得罗家伦、梁实秋等学者作序力推,并被许多读者称赞为最佳泰戈尔诗歌译本。

糜榴丽是糜文开长女,参与了《新月集》的翻译。糜榴丽早年随父亲旅居印度,22岁获加尔各答大学硕士学位。长于文学,酷嗜历史,在学时期便在糜文开指导下编著《印度古今女杰传》,曾发行英文半月刊,与糜文开共同翻译《普雷姜德小说集》等。

诗歌是精神世界的绿洲、理想国和乌托邦。

在这个为了生活忙碌打拼的时代,诗歌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炽热的安慰和温暖的力量。

当你陷入自身的孤独和忧愁、遭遇生活的欺骗并埋怨内心贫乏如荒野时,希望诗歌是你最后的心灵四重奏,最后的狂想,最后可以乘着歌声飞翔的翅膀。

“经典诗歌译丛”

2017年起,译林出版社以最顶尖的诗人阵容和最豪华的译者队列为基底,打造了一套经久不衰的“经典诗歌译丛”。

目前“经典诗歌译丛”品类已达9种,所选均是最为经典的诗人诗作,旨在让读者通过诗歌获得慰藉,收获诗歌带来的馈赠。

THE END

本期编辑丨明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