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的離別來自940山西音樂廣播00:0010:34

文|張悅然

從北京南站到濟南南站,每半小時就會有一列火車出發,全程只需1小時37分鐘,但我已經一年沒有回過家了。每次都是媽媽來看我,也不要我去車站接,下了火車換地鐵,半個小時以後就站在我家門口了。她總是很高興地說,好近。是啊,好近,我點點頭。是不是太近的緣故,近到破壞了回家這件事應有的形式感?火車一再提速,我卻離家越來越遠。

我關於火車的最初記憶,與濟南那座老火車站有關。那座德國人留下的日耳曼風格建築,若不是再看到照片,我已經想不起它是什麼樣子。只記得有一個綠色的圓頂、四面都有鐘錶的塔樓。小時候在去往火車站的路上,遠遠地看到它,就開始興奮了。它聳立在灰濛濛的樓羣之中,有一種神祕的異國情調。而那種異國情調,好像與正要前往的那個地方有關,頭腦中衍生出各種想象。拎着箱子走進圓拱形大門,有一種出遠門的鄭重感。它的繁複、典雅、美輪美奐,令旅行充滿儀式感。

那時候去北京,要坐一整夜的火車。清晨我被媽媽搖醒,拉起胳膊塞進外套的袖管裏,跌跌撞撞地跟在大人身後下了車,抬頭就望見“北京”兩個大字。我嗅着陌生的空氣,思忖着各種奇怪的問題:這裏的人是怎麼生活的?他們去哪裏買菜,看什麼報紙,有沒有像趵突泉那樣一個元宵節可以看花燈的地方?說到底,就是無法想象在別處,故鄉以外的地方,人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吧。身後忽然傳來長鳴的汽笛聲,撼動心肝。火車緩緩地朝遠處駛去,送行的人木然地揮着手,站在大風裏,好蕭索。月臺上總是颳着好大的風,無論什麼時節,非要吹得人頭髮蓬亂、衣角翻飛不可。那種狂烈帶有某種戲劇性。大風好像是一件道具,爲了在離別和重逢時,給旅人添上一點兒風塵僕僕的氣息。

長大以後,不知道爲什麼,月臺上的風不再像從前那麼大了。那些風都去了哪裏呢?真是個謎。沒了風,旅人也沒了風塵僕僕的氣息,剩下的只是倦怠,月臺越建越大,卻越發讓人感到侷促,再也沒有從前那種空曠的感覺了。要是看到哪個送行的人在火車還未駛遠之前掉頭走掉,我就會莫名地惱火,覺得他對這場離別不夠鄭重。的確不需要多麼鄭重。就算有些離愁別緒,也完全不必一個人傻傻地站在原地悲傷,而是可以一邊朝車站裏面走,一邊給剛離開的人發微信,將自己的感受告訴對方。

舊時的離別有一種美感,想來是與悲傷的質感有關。離開之後,兩個人各自待在自己的悲傷裏,那是一種隔絕的悲傷,它完全是自己一個人的事,關在身體裏衝來蕩去,無法讓對方知道。

總之,火車已經不再像從前一樣,是一種沉重的、讓人感到難過的事物。這個詞的屬性已經改變了,變得平淡而日常。這樣想一想,在“火車”這個詞失去了它所負載的情感重量的時候,那座老火車站適時地死去,變成記憶中的文物,或許也是一種合理的命數。

*本文選自《我們經驗裏的時代》,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作者簡介:張悅然,中國當代女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4歲時開始發表作品,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誌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並被《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其寫作文風被賦予思維和才情。至今已出版小說作品有:《葵花走失在1890》、《張悅然十愛》、《櫻桃之遠》等,主編主題書《鯉》系列等。

聲音|楊潔

製作|小霞

圖文編輯|Amanda

配樂|李健《車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