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向左,鋼鐵向右。假疫苗事件使醫藥板塊不確定性驟增,而鋼鐵則在基建升溫預期的背景下一路走高。

7月23日至30日,申萬醫藥板塊下跌3.98%,同期申萬鋼鐵、申萬建材板塊則分別上漲了8.17%和5.27%。

建材板塊的崛起,在於7月23日會議給出的明確表態,“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這被市場普遍解讀爲上半年銳減的基建投資將就此企穩,並帶動建築、鋼鐵和水泥板塊一路走高。

上述板塊普遍多具備中報預增、低估值的特點,但在前期系統性下跌過程中表現並不顯眼,直至高層作出相關要求才爲其帶來轉機。

基建投資在加快,高層指出,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同時還要求,要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基建投資的增加,無疑將直接帶動建築行業訂單的增長,而基建升溫的預期,直接引發了A股對建築、鋼鐵和水泥等基建“概念股”的追捧。

本輪週期股的上漲,本質是基建預期改變所引發的估值修復,即累計漲幅較高的醫藥回落,低估值的鋼鐵股、水泥股上漲,這與前期市場環境的演變關係密切,上述週期性行業中報繼續保持高增長,而二級市場則受到A股系統性下跌影響,業績、股價形成的明顯背離,估值一路走低。

不過,基建升溫的預期只是加速了相關“概念股”的上漲,現階段還無法對相關行業、公司產生實質性傳導。

從宏觀到中觀行業,再到微觀企業上的傳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少需半年以上才能反映到財報中。現在的情況是,即使供應的限制有所緩解,國內需求也有能力支撐。一旦基建帶來新的需求增量,供應便很難保證了,價格還將進一步上漲。不過,下半年基建投資能夠帶來多少增量,還存在不確定性。需求未出現明顯好轉,但部分鋼鐵股便已經創出近幾年新高,現在市場整體仍然處於底部震盪過程中,回調風險不容忽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