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黃花梨·扁圓壺

規格:4.8×11.9cm 重170g

口舌之中雖說比目光更爲貪婪,獲取着自然的一滋一味,

將魚肉刀俎,將草植烹之,將泉河煮沸,就算如此,仍少一味。

是樹木之上,採摘而下的青葉,與泉水同沏,便有了中國人獨愛的一飲。

此爲舌尖之上的盛宴。

但盛宴從來都不是一種昂貴的繁華,

而是來自我們心底內心深處最爲樸實的滿足。

是綠茶的新,是紅茶的甘,是白茶的黃澈,是黑茶的醇厚,

不過爲的只是將這大自然原本之味一飲而盡的酣暢純真。

就算是一葉盛水,也不過爲的只是用最爲傳統的方式輕掠那一分的美。

陶瓷燒製,成關於茶的器物,

不過是不將茶的清香被任何一處別味輕易沾染,

失了那番叫做自然的清雅體味之香。

雖說盛宴從來都不是另一種的繁華,

可繁盛的周遭終將會變成飲茶初心的迷途。

木和茶,本就可以劃分一類,木是茶的根,茶是木的葉,

用木做沏煮的茶壺,便是最合適不過的,

所謂“原湯化原食”,最簡單滋味的詮釋,也便是這番的道理。

雖說,茶樹之木大多生長細小,是無法成就一作之形的,

但匠人終會挑選合適的一木,不奪茶色之豔,也不掠清茶之香。

這一件,雖說是壺的模樣,扁圓之中卻更如同那茶餅的模樣,

上蓋扁平,是區別於它作獨特的一點,

在製陶的匠人眼中,越是扁平,卻越是難以成作,

可這壺究竟是木,扁平之形雖說並非難事,

但若要造之,那壺形之上的橋紐,卻難像陶製之上,

做以細環黏以其上,這陶壺之作也便成型,

木作之壺,終究是要一木而成的,匠人不知用了怎樣的巧妙,

才能將這木壺造成如瓷壺合二爲一的精巧,

再加之壺壁上流線柔和的優美,

更在這扁圓之中求得那一分浮華飄動,靜心抒意的神韻。

春風大雅能容萬物,秋水文章不染塵色,海黃之色能見茶香故鄉景色。

幾處融合,便製成這盈盈手掌之中的一壺,

似不論季節變化,把那春色清綠藏納揉進,

任周遭時空如何風雲變幻,只品得那一清澈之味,

就足矣將那留戀之景重現舌尖之上。

這是你我只看,所不能品得的百態滋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