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動員和激勵全社會打破思想“枷鎖”,擺脫守舊思維,以“嶺東雄郡”雄武氣魄“大踏步”走出一條具有惠州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努力增創惠州發展新優勢,以新擔當新作爲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起點上爭創國內一流城市,《惠州日報》今起開設《惠州,快起來!——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大家談》欄目,面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惠州推動跨越發展、創新發展的金點子、好創意,可建言亦可諍言,可褒亦可貶,可振拔精神亦可痛下鍼砭,旨在納百川之言,助爭創一流。同時在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新媒體開設互動專欄,激盪思維碰撞火花,吸引更多受衆參與互動討論,產生疊加影響力引導力。敬請社會各界人士踊躍參與,爲惠州爭創國內一流城市獻計獻策。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的熱潮,爲惠州改革開放再出發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更爲城市帶來了一場新一輪思想解放的及時雨。

“惠州這麼好的自然稟賦和發展條件,爲什麼在上一輪改革開放中沒有走在前列?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改革開放再出發,在新一輪競爭發展中,嶺東雄郡惠州憑什麼雄起,昂首挺進國內一流城市?”

近來,這個頗爲尖銳的 “惠州之問”,颳起了一股頭腦風暴,從政界刮到了各行各業,激起了衆多惠州人心中的波瀾。

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設地級市30年來,惠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成就巨大,經濟實力在全國地級市中也排得上號。然而,對標“國內一流城市”的明確要求,對比兄弟城市百舸爭流的發展勢頭,對照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待,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問一問,不能不承認:惠州的發展還是慢了。

說到慢,惠州老百姓有一些直觀感受。比如,說荷包,“別人家的收入”噌噌噌地漲,我們“小步快走”總也追不上,收入增長偏慢了;說效率,隔壁家的地鐵都四通八達了,我們一條城市交通要道改造竟然十年未成,建設速度慢了;說改革,深圳“30證合一”了,我們還是“24證合一”,改革步子慢了;說創新,同在珠三角的前海、南沙、橫琴一年一大變,我們的創新高地發展速度相比之下還是慢了;等等。

當然有很多客觀原因,但老百姓只看結果。結果勝於解釋。這些年,惠州人不可謂不努力不拼命,以十年磨一劍的韌性贏得國內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 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落戶就是明證。但這樣的大手筆不多,或者說太少了。

惠州爲什麼快不起來?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求諸己。從主觀上找問題,竊以爲,惠州人身上大體有這麼幾個“包袱”:

“孔乙己徵”。某些部門單位“大惠州”的長衫脫不下來,在條條框框裏出不來,辦事慢騰騰、老節奏,甚至還是老機關的“傳統節奏”。

“山區壓力征”。問“爲什麼落後深莞”,答“我有山區啊”。揹負壓力“山”大,或精神不振,或心安理得,或高招不多。

“傍大款徵”。有的翹盼深圳“溢出效應”解渴,有人甚至臆想“深圳直轄惠州”,一廂情願地以爲 “大樹底下好乘涼”,卻渾然忘了“大樹底下草難長”的自然規律,忘了唯自強者強的硬道理。惠州唯有自強不息,才能開闢自己的天地,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美美自戀徵”。以大美惠州爲榮誠然不錯,然而“美麗經濟”效益總是不如人意。與一流的自然生態旅遊環境資源相比,惠州遠沒有達到應有的“美美與共”的吸引力和知名度美譽度。

“土地依賴徵”。惠州的土地面積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排第二,土地開發程度和單位效益大有潛力可挖。有人只想着“土地紅利”,企業家中坐等一夜暴富的心態不無市場。

“小富即安徵”。惠州的民營經濟乃至外貿加工型企業小富即安,有的曾經輝煌一時,但轉型升級慢了,當年同時起步的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民營企業都紛紛上市或轉型“智造”了,我們的不少企業“濤聲依舊”。剛剛公佈的廣東民營企業100強名單中,惠州僅有TCL一家。

“中游焦慮徵”。竭力追趕城市經濟第二方陣,不料“強者愈強”,差距反而有拉大之勢,有人不免焦慮起來,以致失了定力亂了陣腳,少了自信沒了自我。

這七大“包袱”概括未必允當,但確實在一定範圍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揹着這些個思想包袱,怎麼跑得快?怎能跑得快?

反思不是爲了批評,而是爲了更好地向前看。在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我們期待惠州再來一次思想大解放,改掉不合理,革掉壞東西,卸掉包袱,輕裝前進,加油快跑。

惠州,快起來!這是惠州幹部羣衆最強烈的願望和最熱切的呼聲!

“快起來,上學要遲到了!”這是父母對孩子常用的喊話。今天,惠州要用這句話喚醒所有市民:

——— 快起來!不要躺在昔日的成績單上睡着了!

——— 快起來!做事再不要慢吞吞懶洋洋了!

——— 快起來!再不能四平八穩甘居中游了!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話,永不過時。

——— 快起來!讓惠州的辦事速度快起來!

——— 快起來!讓惠州的改革創新快起來!

——— 快起來!讓惠州的發展步伐快起來!

近來,惠州幾則重磅消息令人精神爲之一振:一是商談投資總額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項目落戶惠州,這是惠州幹成了“國家、省希望我們幹,而別人沒有幹過的大事”;二是中海油與殼牌集團總投資數十億美元的三期項目落戶惠州,一個規模和競爭力都處於全球一流的大型煉化一體化基地呼之欲出;三是創新實施供排污一體化改革,破解多年“九龍治水”的困局;四是金愷大道提前建成通車,這是現實困境倒逼另闢蹊徑幹成的喜事。這些大成果大收穫的背後,不僅僅是敢爭一流的大智慧、大手筆、高效率,更是思想觀念的重大突破和體制機制的重大創新。惠州百姓爲之歡呼,看到惠州“快起來”風潮湧起。

改革開放再出發,敢闖敢試幹起來,敢爲人先快起來。讓我們甩開膀子幹起來,擼起袖子加油幹!幹起來才能快起來,快起來才能活起來,活起來才能火起來,火起來才能強起來,加速挺進國內一流城市!

來源:惠州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