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持續減少的出生人口相應的是高速老齡化,這是未來發展的極大挑戰。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

(原標題: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全年出生人口繼續下降)

第一財經記者對比2018年數據發現,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數量比上年減少了58萬。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19年經濟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人,爲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長467萬人。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爲10.48‰。

第一財經記者對比2018年數據發現,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數量比上年減少了58萬。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

“比2018年減少了58萬,按去年出生率推算,總和生育率已低於1.5。1.5被認爲是一個臨界點,低於1.5屬於很低的生育水平。在這個生育水平上,人口負增長極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出現,未來老齡化的程度會進一步加劇。”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李建民教授對第一財經表示。

全國出生人口數量變化受到育齡婦女總量、育齡婦女年齡結構和生育率變化的影響,雖然在不同時間段發揮主要作用的因素不同,但是育齡婦女的數量較少決定 了出生人口數量的基礎。根據2010年的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不考慮死亡和遷移,2010~2020年,全國育齡婦女總量將由37978萬人減少到33387萬人,處於生育旺盛期(20~29歲)的婦 女佔育齡婦女總量的比例由29.91%下降到24.75%。從過去的經驗及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效果看,生育率不會大幅提高。

與持續減少的出生人口相應的是高速老齡化,這是未來發展的極大挑戰。

2017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6億,預計到2050將達3.9億。一般認爲,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在7%以上爲老齡化社會,14%以上爲深度老齡化,20%以上爲超級老齡化。從老齡化過渡到深度老齡化,法國用了126年、英國46年、德國40年、日本25年(1970-1994年);從深度老齡化到超級老齡化,德國用了36年(1972-2008年),日本用了21年(1995-2006年)。

“人口出生率一旦達到1.5這個限值,老齡化程度會進一步加劇,除北歐之外的歐洲國家、日本、韓國等都是如此。國家應該儘快出臺新的人口政策。”李建民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