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媒:在中國穿漢服上街仍需膽量? 愛好者吐槽沒口袋放手機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道 美媒稱,18日,數百名復古打扮的人聚集在北京的大學校園裏,他們是“漢服文化復興運動”的參與者,致力於推廣中國人在幾個世紀前的穿着。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23日報道,他們聚集在一起,穿着絲滑飄逸的長袍,手臂覆蓋着成褶垂下如波浪一般的袖子,許多人戴着高高的黑色帽子或者繁複的花朵頭飾,看上去像是從一千年前的中國帝王儀禮上穿越過來的時間旅行者——那這正是他們想要的效果。

報道稱,現在,全中國數百個團體正在踐行漢服運動,尤其是在大學校園裏,支持者稱他們有多達一百萬粉絲,大多數是女性,年齡多在一二十歲。互聯網商務促進了這股潮流,即使在小城鎮,商店也很容易接觸到這些愛好者。

“人數肯定是增長的,而且是快速增長,”以嘉林爲筆名的汪家文說,他在中國南方進行了大量漢服推廣和研究工作。

報道稱,“漢服是一個社交活動,所以我喜歡它,但同時漢服也有一種層次更深的民族感情,”29歲的計算機程序員尹卓說,他穿着藍色長袍以及帶着人造皮草流蘇的紅色斗篷參加了18日的活動。

“漢服正在走向成熟,”北京一家手機應用公司的經理姜雪(音)說,她穿着一件仿照幾個世紀前的明代服裝製作的粉紅色長袍,手工刺繡的兔子和花朵是她自己完成的。

報道稱,儘管漢服運動逐漸變得流行,但身穿傳統長袍走過中國的大街仍然需要一點點膽量,很多漢服粉絲只是在特殊的場合才穿着他們的服裝出門。只有很少一部分最堅定的支持者幾乎天天穿漢服,包括在工作時。

最近一個週末,在北京的一家漢服商店裏,新老顧客在一排排長袍、頭巾、腰帶和頭飾間指指點點,當一名20多歲的男子身穿一襲黑色長袍、扎着一條金色腰帶出現時,店鋪裏發出一陣陣的讚歎聲。

“我們剛開業那時,人會經常問你是拍戲嗎?你是玩cosplay嗎?”這家商店的老闆月懷玉說,“他們是不瞭解的,但現在就顧客而言,瞭解的越來越多。”

報道稱,在漢服傳播開來的同時,漢服運動也變得“吵鬧”起來,漢服網站上充滿了關於什麼纔算真正的漢服的爭論,爲了適應現代人的審美可以進行多大程度上的改動,也存在爭議。

北京一位穿着漢服上班的金融經理顧蒙說,他對一些漢服推廣者感到不滿,因爲他們不願意對漢服進行修改,以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我問過店家好多次,爲什麼他們不能在後面加一個口袋,我好放手機和煙。”

報道稱,漢服的重點究竟是瞭解古老的價值觀,還是藉由繡了龍或花卉的長衫做出大膽的時尚宣言,尤其存在分歧。

來自中國西南部的39歲服裝設計師鄭琦說,自己幾年前當媽媽後就不再穿漢服了,她發現很少有漢服是爲身材豐滿的女性設計的。但今年,她在網上發佈了一組照片後引發轟動,照片中,她身上的華服和臉上的妝容,都借鑑了1100多年前統治中國的唐代的繪畫。

“唐朝它可能在中國歷史上是唯一一個比較能接受胖或者豐滿的一個朝代審美,”她說,但在她看來,成爲一名漢服愛好者是一件矛盾的事情,“一方面我們很喜歡我們自己的文化,但是我們個性其實是很現代的,性格很傳統的人,我想他(她)不會在大街上穿漢服,因爲(看上去)是個‘異類’。”

【延伸閱讀】阜陽舉行百人漢服婚禮 新人感悟儀式感滿滿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1月11日,安徽阜陽50對新人身着漢服舉行集體婚禮。 張天峯 攝

中新網阜陽11月11日電(劉浩 張天峯)11月11日,俗稱“光棍節”,但在安徽省阜陽市,50對新人身着漢服在阜陽生態園舉行集體婚禮。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婚禮現場,一對新人拿起手機自拍,記錄下美好時刻。 張天峯 攝

當日婚禮現場紅毯鋪地,黃綢覆案,几案上整齊地擺放着酒樽、漆碗、剪刀等古典器具。司禮官鳴奏吉時,婚禮開始,50對新人高冠博帶,遵循古禮,步履優雅地緩緩走來。新人們依次進行沃盥禮、同牢禮、合巹禮、解纓結髮禮、執手禮等具有傳統文化寓意的漢式禮儀。

“行解纓結髮禮,新郎解下新娘頭上的纓線,然後兩人各取自己的頭髮一束,以纓線相系,象徵永結同心。”司禮官一邊主持,一邊解說,新郎新娘再行執手禮,兩人雙手交牽,以作盟誓,寓意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新人行解纓結髮禮。 張天峯 攝

婚禮結束後,司禮官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日的傳統禮儀簡而不繁,每一項都有着深刻寓意,承載着深厚的傳統文化。他說,婚典現場佈置、新人婚服、婚典環節等合乎古法,典禮所用的几案、漢盤等器具亦是專門定製,完全按禮儀傳統,隆重莊嚴、華而不俗、喜而不鬧。

參加完漢服集體婚禮的冷松林說,他和妻子兩人都是中國古風愛好者,舉行漢式婚禮,也是兩人的心願。

阜陽國學藝術文化推廣中心負責人白迎節說,舉行漢服集體婚禮旨在大力弘揚中國傳統的婚俗文化,將兩千年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在婚慶領域完美呈現,讓阜陽市民更好地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完)

(2018-11-12 10:38:32)

【延伸閱讀】“光棍節”當天阜陽百人漢服集體婚禮在生態園舉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1月11日,安徽阜陽50對新人身着漢服舉行集體婚禮。 張天峯 攝

中新網阜陽11月11日電(劉浩 張天峯)11月11日,俗稱“光棍節”,但在安徽省阜陽市,50對新人身着漢服在阜陽生態園舉行集體婚禮。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婚禮現場,一對新人拿起手機自拍,記錄下美好時刻。 張天峯 攝

當日婚禮現場紅毯鋪地,黃綢覆案,几案上整齊地擺放着酒樽、漆碗、剪刀等古典器具。司禮官鳴奏吉時,婚禮開始,50對新人高冠博帶,遵循古禮,步履優雅地緩緩走來。新人們依次進行沃盥禮、同牢禮、合巹禮、解纓結髮禮、執手禮等具有傳統文化寓意的漢式禮儀。

“行解纓結髮禮,新郎解下新娘頭上的纓線,然後兩人各取自己的頭髮一束,以纓線相系,象徵永結同心。”司禮官一邊主持,一邊解說,新郎新娘再行執手禮,兩人雙手交牽,以作盟誓,寓意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新人行解纓結髮禮。 張天峯 攝

婚禮結束後,司禮官接受採訪時表示,當日的傳統禮儀簡而不繁,每一項都有着深刻寓意,承載着深厚的傳統文化。他說,婚典現場佈置、新人婚服、婚典環節等合乎古法,典禮所用的几案、漢盤等器具亦是專門定製,完全按禮儀傳統,隆重莊嚴、華而不俗、喜而不鬧。

參加完漢服集體婚禮的冷松林說,他和妻子兩人都是中國古風愛好者,舉行漢式婚禮,也是兩人的心願。

阜陽國學藝術文化推廣中心負責人白迎節說,舉行漢服集體婚禮旨在大力弘揚中國傳統的婚俗文化,將兩千年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在婚慶領域完美呈現,讓阜陽市民更好地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完)

(2018-11-12 10:29:08)

【延伸閱讀】復興之美漢服歸來 誰在傳承傳統服飾文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在文天祥祠,漢服北京同袍集體誦讀正氣歌。 北京漢服協會/供圖

復興之美漢服歸來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又云: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昨天是農曆三月初三,相傳爲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誕辰,由共青團中央牽頭髮起的“中國華服日”線下活動在古城西安舉辦,活動包含華服文化研討會、中國華服秀和華服日國風音樂盛典三部分。近年來,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和華服的羣體人數日益增加,他們穿着中華民族元素服裝,推廣國學、復興傳統文化。

爲什麼要穿起中國傳統的服飾?北京漢服協會的會長莊少卿表示,現實中存在很多不好的現象,比如有人大呼傳統文化全是糟粕,比如部分青年人對本民族文化一無所知,比如很多人崇歐尚美、哈韓哈日、數典忘祖,看到這些現象後,熱愛傳統文化的一批人便坐不住了,“我們是華夏兒女,我們希望可以通過穿着漢服的方式,讓更多人瞭解、接近、發揚傳統文化。”

漢服應該什麼樣?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楊娜:

能夠稱爲“漢服”的服飾主要包含三個特徵,即交領右衽、無扣結纓、褒衣大袖。書中詳細解釋說,所謂“交領右衽”,就是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無扣結纓”也稱爲繫帶隱扣,“漢服幾乎不用釦子,兩根細細的帶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結纓,一內一外就牢牢固定了衣襟。”至於“褒衣大袖”的“褒衣”是針對現代衣物緊身的特點提出的,而漢服的袖子一般也都比手臂長。

現象

傳統服飾怎麼興起的?

上海APEC是“觸發點”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楊娜對漢服研究已有數年,並著有《漢服歸來》一書,據她介紹,國內漢服運動的興起,大約是從2001年開始的,當年的上海APEC會議,正是漢服復興的一個“觸發點”。

按照APEC會議的傳統,東道主國會提供一身傳統的民族服飾供外賓穿着,例如1996年菲律賓的“巴隆他加祿”、2005年韓國的“圖魯馬吉”等,與會領導人一起合影留念,這是APEC會議的亮點之一。

2001年的APEC會議閉幕後,各國領導人穿着“唐裝”在上海黃浦江畔合影的照片,刊登在當年世界各大報刊上,登上國內中小學的課本,“唐裝”也一度成爲年度熱詞。

爭議也由此而起,在當時並不普及的網絡上,有網友質疑,“唐裝”雖然有個“唐”字,其實是由清代的馬褂衍生而成,甚至是國外華人居住的“唐人街”中的唐人所穿服飾,並不能代表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

自此,網絡上對於“中國傳統民族服裝到底是什麼”的討論層出不窮,旗袍、馬褂、中山裝等帶有一些中國特色的服飾都被提出探討,寬袍大袖的“漢服”也被人提出而進入公衆視野。

隨着電腦和網絡的逐步普及,熱愛中華民族服飾的網友們開始以網絡爲平臺,一起“發帖”交流。據楊娜介紹,2003年元旦,網友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網絡平臺,隨後正式命名爲“漢網論壇”,網友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民族文化和服飾的討論,發表原創性文章,該網站爲中華民族服飾搭建了交流和傳播的平臺。

漢服重新亮相街頭

復興傳統服裝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漢服究竟什麼樣?”“如何獲得一件漢服”。2003年開始,網友紛紛開始自己動手製作,據楊娜介紹,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華裔青年自己“復原”了一套漢服並拍照發至漢網,一位來自江蘇的網友也根據清代記載古代制度名物的《鄉黨圖考》自制了一件漢服。

無論是網上的各種討論還是複製古風的衣服,這些都是在互聯網平臺進行的,傳統服飾真正被穿上街也是在2003年。一名叫做王樂天的網友,從商家定製了一套漢服,這件漢服是商家根據《大漢天子》中的服裝樣式仿製的。11月的一天,王樂天穿上這套衣服,走上了河南鄭州的街頭巷尾,不僅逛街、遊公園還乘坐了公交車,在旁人看“出土文物”的異樣眼光裏,王樂天穿着漢服走了五個小時。有了第一次的嘗試後,熱愛中華傳統服飾的網友們也坐不住了,紛紛定製和自制各種服飾上街。

北京漢服協會的負責人蔡澤鴻和吳佳嫺,回憶第一次穿漢服的情景,忍不住笑起來,“我當時和我妹妹一起買了‘漢服’就穿着上街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那就是一件四不像的影樓裝。”吳佳嫺介紹說,自己從2006年開始在網上關注民族傳統服飾,當時頭腦裏雖然有“漢服”這個詞,但是對於漢服正經應該是什麼款式,自己卻很迷糊。2006年10月的一天,吳佳嫺穿上購買的“漢服”,打車前往大觀園遊園拍照,內心激動又忐忑。幸好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對吳佳嫺“古裝”充滿善意好奇的人,吳佳嫺愉快地向路人介紹了自己的傳統服飾。

蔡澤鴻告訴記者,第一次穿古風的衣服上街,都會存在緊張的情緒,但這也是向大衆宣傳傳統服飾和文化的重要途徑,“有人很願意瞭解漢服,我們就跟他們詳細介紹,一談能談半個多小時。”然而,現實中也有很多人會對穿着漢服的他們指指點點,“你這就是韓國的衣服,你這就是和服。”蔡澤鴻說,面對這樣的質疑的時候,宣傳傳統文化的想法就更堅定了。

調查

誰在傳承傳統服飾文化?

“同袍”攜手弘揚傳統

楊娜介紹說,漢服的復興者們,彼此之間互相稱呼爲“同袍”,該詞出自《詩經·無衣》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一句,原意是指戰友、夫妻、兄弟、朋友間的情誼,“怎麼會說沒有衣服呢?我和你穿一樣的衣服啊。”

自2004年,同袍們逐步開始在線下聚會,一起穿着漢服宣傳古典文化。至今,國內比較大型的漢服活動包括禮樂大會、西塘文化周等,吳佳嫺介紹稱,每一屆的禮樂大會都在不同的城市舉辦,同袍們會在論壇上深入探討問題,一起爲漢服復興運動出謀劃策。

“全國同袍的首次區域性網友聚會是在上海”楊娜告訴記者,2005年1月,來自北京、上海、河南、天津、山東、浙江等地的35名同袍網友聚在上海,一起參觀上海博物館周秦漢唐文明大展。

“我們和很多外地的漢服協會都有聯繫,大家經常一起參加禮樂大會、西塘文化周等等。”蔡澤鴻說,目前漢服活動較爲活躍的地方包括上海、福建、浙江和川渝地區等。此外,北京的許多高校和中學設立了“漢服社團”,部分學校社團活動時,北京漢服協會時常幫助聯繫場地、外借服裝,希望向更多年輕的學生推廣漢服和中國傳統文化。

學生老人都愛琴棋書畫

據瞭解,脫胎於百度貼吧的“漢服北京”是北京最早的漢服社團之一,成立於2009年4月,全稱是“北京漢服協會籌備委員會”。北京漢服協會會長莊少卿介紹,目前漢服北京的實名會員大概有300多人,更多沒有實名的漢服愛好者遍佈北京16個區,數量有千人,包括從事各行業的同袍和學生同袍。莊少卿說,漢服北京的成立,主要爲了集結北京地區熱愛傳統文化,有復興華夏衣冠理念的人,一起舉辦活動,協會的宗旨是“振興民族精神、弘揚傳統文化、復興華夏衣冠”。

北京漢服協會的負責人蔡澤鴻介紹,在協會還沒有正式成立的2006年,幾位“元老”就已經開始面向大衆做宣講活動,每年大約四五次,到2009年協會成立後,每年的元宵、清明、上巳(三月初三)、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這8個傳統的節日,都會舉辦對應的線下民俗活動,大家穿着漢服,元宵節猜燈謎,重陽登高賞菊,冬至包餃子……每一次的活動都會有少則100人多至300人蔘加,經常參與活動的成員中,有不少初高中的在校生。

比起普通的民俗活動,協會還會策劃一些與衆不同的傳統節日,比如在重陽節讓子孫向長輩行敬老禮,在端午節包香囊、編五彩繩來“驅五毒”。此外,北京漢服協會也時常開展琴棋書畫等主題活動,提供場地讓大家體驗古代的成人禮等。蔡澤鴻認爲,漢服復興運動,不是穿件漂亮衣服上街,讓大家都認識漢服這麼簡單,而是要從各方面讓大家瞭解、喜愛流淌在血脈中的傳統文化。

蔡澤鴻表示,目前喜愛中華傳統服飾的人數與日俱增,“有不少喜歡二次元文化和cosplay的學生參加活動,我覺得挺好,讓年輕一代從漂亮衣服開始逐步瞭解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

同時,一些中老年人也參與到活動中,尤其是喜歡讀書、彈琴、寫毛筆字的老人家,“穿着漢服喝茶彈琴和穿着T恤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古典文化的情結,但苦於社會環境和工作環境的限制,沒有機會穿着傳統服飾,我們的活動爲愛好者們提供一個平臺和機會,讓大家在活動中釋放。”

講述

“漢服情侶”:

志趣相投充滿文化自信

蔡澤鴻是福建人,家中長輩有幾位教師,文化氣息濃厚。蔡澤鴻猶記得小時候搬家,父親用一米高的大缸子裝書,裝了好幾缸。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蔡澤鴻從小喜歡讀書,尤其熱愛傳統文化。

到北京上學時,有一天他無意之中點開了一個網頁,頁面上網友們對中華傳統服飾的討論,深深吸引了他,從此開啓了他的漢服之路。漸漸地,蔡澤鴻開始參加同袍們舉辦的漢服推廣活動,並在活動中認識了同樣喜愛漢服的吳佳嫺,志趣相投的兩人在漢服的活動中彼此熟悉,很快就成爲了一對“漢服情侶”。

如今,蔡澤鴻和吳佳嫺已經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接受採訪時,三歲半的大女兒也一同來了,穿着跟爸媽的親子裝漢服奶聲奶氣地說“我穿的是漢服”。蔡澤鴻說,沒有刻意要求女兒明白漢服是什麼,只是給她購買了四五件漢服作爲日常的衣服,“漢服也可以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選項”。

如今國家對傳統文化和國學日漸重視,女兒就讀的國際幼兒園也帶着孩子們穿漢服、讀《三字經》,在吳佳嫺看來,“這是一種文化自信的表現。”楊亦靜/攝

“唐朝仕女”:

能領略傳統文化是驕傲的

今年元宵節時有一組“唐朝仕女”喫湯圓的圖片走紅網絡,圖畫中有一位體態豐腴的“唐朝仕女”對湯圓欲拒還迎的“喫貨”樣子,讓人看到後會心一笑。據瞭解,該組圖片的主角名叫敖珞珈,是位關注漢服近10年的漢服設計師。

談起與漢服的結緣,敖珞珈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喜歡國畫,後來學習服裝設計,畢業後一直從事設計、文創、繪畫相關工作,在2009年接觸到漢服後,就喜歡上了。今年38歲的敖珞珈,在生過孩子後體重飆升,“爲什麼普通的衣服都有大碼,漢服可不可以有大碼”,想法出現後,敖珞珈着手設計了幾套唐代的襦裙,這也是走紅照片中的服飾。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服裝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在敖珞珈看來,漢服的推廣,其實是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梳理,讓古代的服飾體系乃至文化體系都更加完善和準確。敖珞珈舉例說,在深入瞭解漢服後,她更加了解古代女子端莊儀態的展現,領略發叉被稱爲“步搖”的意境。

對於本次“華服日”的活動,敖珞珈說,“漢服這麼好的事物,卻被忽略,這一次我們的文化自信找回來了,我們是驕傲的。”

觀點

華服不拘泥於時代

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楚和聽香品牌創始人楚豔,曾參與2014年北京APEC會議領導人“新中裝”設計。2014年,北京APEC會議的歡迎宴會上,多位領導人都穿着了楚豔參與設計的“新中裝”。楚豔介紹說,在設計領導人服裝時,團隊對於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傳承究竟是什麼樣子有一番爭論,這些爭論對現在的漢服復興運動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楚豔認爲,設計一件代表中華文化的服裝,不該只是基於某個歷史時期,不僅是唐宋或者元明清,也不僅僅拘泥於一個民族,因爲中國就是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不斷交融,共同創造出一個輝煌的服飾文化。

楚豔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對傳統服飾文化的梳理,尋找出真正能夠代表着中華民族服飾的一些基因性的東西,不論是從結構造型還是色彩,或者紋樣上,找出那些具有非常強的生命力,能夠被大家認知和認可的東西,比如立領和盤扣。

在創新中發揚傳統

在中華傳統服飾復興的十餘年中,對於漢服“累贅”、“不方便”、“是被社會淘汰的產物”的觀點不絕於耳。對此,楚豔指出,漢服作爲一類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原本就具備非常成熟的體系和嚴謹的着裝禮儀規範,古人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功能,都有特定的服裝形制甚至特定的顏色和紋樣,如禮服、吉服和常服等分類。

她表示,之所以會給部分人漢服不方便的觀念,主要是沒有做好傳統服飾的傳承,因而在今天漢服復興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對着裝場合不合時宜的現象,“比如會把原本用於傳統禮儀場合穿着的大袖禮服穿到了日常生活中,這肯定是不適合的,禮服必然是華美而繁複的,即使是西式禮服也是如此。”

中國自古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的言論,我們華夏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是講究穿着華美衣裳和注重禮儀的民族,中國傳統服飾無論在織造技藝、手工匠心,還是審美觀念上都曾經達到人類文明的巔峯,我們要傳承和重新向世人展現的正是這份優秀的服飾文化。

楚豔認爲,今天更要以創新的精神、充分理解當代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去設計和創作出更多符合當下人民需求的華服,這樣才能讓華服淵源流傳下去。

華服展現文化自信

“伴隨着中華文化復興的偉大進程,一定會有更多的國人開始對自己傳統文化有新的認知,對自身文化自信的建設有更多需求。”楚豔認爲,帶有明顯的中華民族元素的服裝,無疑是最直接表達文化自信的載體,一定會被更多的國人選擇。

楚豔表示,“華服日”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以國家的層面自上而下,讓漢服愛好者有了更多表達的機會,也讓中國風格的服飾出現在世人的面前,推動中華民族服飾的發展,讓廣大的國民有更多的渠道、更多的窗口去了解服飾文化,讓服裝設計師和文化推廣者更多表達自己的觀念和主張。

楚豔認爲,未來華服或漢服的前景會更光明,因爲服飾的復興是傳統文化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未來華服一定會走入尋常老百姓的衣櫥,不再僅是少部分人的亞文化,而成爲一種新常態。”

漢服應該怎麼穿?

北京漢服協會的負責人吳佳嫺:

在漢服運動興起初期,國內的漢服都是店主手工製作,“沒有成熟的商家,需要買家預訂,賣家量身製作,一般工期很長,等上三個月到半年都很常見。”同時,初期的“漢服”也不太正規,許多衣服只是頗有“古風”,其實稱不上“漢服”。

吳佳嫺表示,經過十幾年的復興運動,同袍們通過考證古籍、古畫和研究出土文物,一點點更改和糾正衣服的款式,力爭做出原汁原味的漢服。目前,購買一件漢服已不再是一件難事,吳佳嫺介紹,現今在線上購買漢服,有許多成衣可以挑選,買家按照自己的體形選擇L、M、S碼下單即可,“還有許多商家做出改良的漢元素服裝,可以與日常的牛仔褲、休閒裙搭配,也很受歡迎。”

■記者手記

不被理解也要滿腔熱血

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作爲具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而厚重。作爲中華文化的形象載體,服飾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不僅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素紗 衣”這樣的巧奪天工的服飾,服飾文化也影響到了整個東亞文化圈。

我國的鄰國韓國和日本,依然在不少場合穿着自身民族的傳統服裝,但中國的傳統服裝卻多存在於影視文學作品中,連同很多中華傳統禮儀都有所缺失。可喜的是,近幾年國家提出“文化自信”,更多的人投身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宣傳中,漢服的同袍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採訪過程中,記者感到同袍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瞭解很深入,絕不是爲了穿件出衆的衣服拍照片,而是真切希望自己爲文化復興做出貢獻,找古籍比對、研究展覽的服飾真品。在不被人理解時,依然滿腔熱血,希望向每個國人介紹自己的文化。這樣的一羣人,是國人文化自信日益高漲的代表。

本版撰文 北京晨報記者 楊亦靜

(2018-04-23 17:47:53)

【延伸閱讀】中國機器人“佳佳”爲何穿漢服?美媒:靈感來自田螺姑娘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 美媒稱,當中國製造的機器人“佳佳”今年早些時候與一位人工智能專家進行一場簡短問答時,大多數科技記者關注的是她在回應時的延時和她那些不那麼精彩的回答。而在中國,給很多人留下印象的是另外一點:她的白色刺繡長袍和精緻髮型。人們紛紛評價她“真美!”。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0月22日報道,她當時穿的是漢服。“佳佳”在公開露面時都是這樣打扮的——或者說,負責爲她挑選服裝的人類團隊都是這樣打扮她的。隨着“佳佳”這樣的“類人機器人”成爲尋常事物,這些機器人的研發者將更多地思考以下問題:在21世紀,機器人應該穿什麼衣服?

對一個看着20世紀那些關於未來的西方電影長大的人來說,“機器人”和“時尚”這些詞讓他們想到的服裝,與“佳佳”的服裝是截然不同的:通常,在他們腦海中,男性機器人身穿黑色皮衣,女性機器人身穿用某種閃閃發光的面料製成或具有朋克美學風格的緊身連體衣。

但是,對亞洲的“女性”機器人而言,就像對女人而言,時尚不是由對電腦科幻未來的想象塑造的,而是由關於歷史、社會和種族的觀念塑造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說,田螺姑娘的傳說是該實驗室研發“服務型機器人”的靈感來源。陳小平認爲,未來,機器人在飯店當服務員、操持家務將成爲司空見慣之事。

陳教授還說,“佳佳”穿的精美服裝是該實驗室圖形設計團隊的學生和專家設計和手工製作的——其工藝水平是大多數普通女性無法企及的。

他們選擇漢服還出於實用方面的考慮——機器人不像人類那樣靈活,多褶襉的寬鬆服裝較方便。

報道稱,迄今爲止,“佳佳”公開亮相多在中國內地。但香港研發的類人機器人“索菲亞”遊歷更廣泛一些。她曾到紐約參加吉米·法倫的今夜秀節目,在香港Clockenflap音樂節上獻唱,並於去年登上巴西版《Elle》封面。

研製索菲亞和其他栩栩如生的機器人的漢森機器人公司的首席營銷官珍妮·林身兼二職,還擔任索菲亞的形象設計師。

林對本網站記者說:“她與我們類似,我們根據場合給她挑選服裝。”爲了參加Clockenflap音樂節,林在香港崇光百貨給索菲亞買了一件短款上衣。她還從美國諾德斯特龍百貨公司給索菲亞購買成衣。林回憶說,爲了拍攝封面照片,《Elle》的工作人員給索菲亞準備了滿滿一架子衣服,與人類模特的待遇一樣。

2015年4月20日,在東京的日本橋三越總店,日本東芝公司研製、身穿和服的機器人地平愛子在接待臺前亮相。這家百貨公司的一位官員稱,根據設計,這個類人機器人能與顧客互動,而且最近已升級到能講中文。(編譯/裘芳)

資料圖片:4月24日,機器人“佳佳”通過網絡與科技觀察家凱文·凱利對話。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2017-10-25 00:18:02)

【延伸閱讀】穿漢服、吟詩經:滬臺中學生在上海交流才藝

新華社上海7月8日電(記者 許曉青)“第一次來上海,第一次穿漢服,第一次和上海同學一起上課、一起吟唱詩經、一起上臺演節目,好感動,好開心。”來自臺灣桃園市新興高中的林子恩與身邊的小夥伴分享着上海之行的喜悅。

7月2日至8日,由上海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舞動青春唱響未來”——第十二屆滬臺中學生才藝交流在滬舉行。來自上海市大同中學、新和中學、甘泉外國語中學的師生,與臺北市大同中學、桃園市新興高中、臺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的師生,共計200餘人參與交流,其中絕大部分臺灣學生是第一次來到上海。

據介紹,滬臺中學生才藝交流自2004年創辦以來,先後有近百所學校、社團參與,數以千計的青少年在這個平臺上以各類藝術形式溝通思想、傳遞友情,兩地多所學校以此爲橋樑,開展了校際交流與合作。2016年11月,這項才藝交流作爲2017年的41項兩岸交流項目之一,通過“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對社會公開發布,並獲得臺灣多所學校和多個社團的熱烈響應。

此次交流還特別舉辦了滬臺學校校長座談,首次引入專業團隊拓展熱身並邀臺胞志願者全程參與。

在滬期間,來自臺灣的師生還參加了在上海市科技館舉辦的科技夏令營等活動。在主辦方舉行的聯歡晚會上,桃園市新興高中的學生們演唱了《謝謝老師》,而臺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的學生則載歌載舞,展現臺灣少數民族的獨特風韻。

(2017-07-08 16:52:0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