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陳琳 展聖潔 實習生 陳宇珂 

一片式剪裁、獨特的裙門設計、腰間的打褶版型……

近日,有漢服愛好者發現,迪奧新上市的一件標價2.9萬元的半身裙,設計與中式“馬面裙”非常相似,但迪奧官網的介紹中並未說明靈感來源,稱“這條半裙採用標誌性的Dior廓形,是一款全新的優雅時尚的單品”。這樣的表述引發網友不滿,指責該品牌“抄襲”“文化挪用”“文化剽竊”。

截至目前,迪奧未對此事作出回應,其中國官網已無法搜到該產品,但其海外地區官網上,這款半身裙依然在售。

什麼是“文化挪用”?這種“挪用”是否可以定義爲“抄襲”?傳統文化元素如何保護與傳承?記者採訪了相關業內專家及法律界人士。

━━━━━

焦點1

什麼是“馬面裙”?

重慶民進會會員、《漢服通論》作者張夢玥,曾發表多篇與漢服相關的論文,主要研究方向爲漢服理論。

她介紹,“馬面裙”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服飾研究者提出的學術性概念,屬於現代研究者總結歷史提煉出的詞彙。“在古代,有‘馬面’‘馬面褶’等詞彙,指服飾部件和元素,而這種‘馬面褶’旋裙結構的裙子款式不叫‘馬面裙’,常常以它的面料、花色等來命名。”

“目前所見完全具備馬面裙形制結構特徵的實物,最早是在宋末元初的墓葬。”張夢玥說,“資料顯示,馬面裙雛形源自宋代旋裙,即兩片式圍合裙。”她表示,多幅拼接的一片式圍合裙,至少可以上溯到殷商時期。

她介紹,滿清時期,在漢服體系崩潰之後,馬面裙剪裁逐漸偏離和喪失漢服原有的形制結構特徵。民國時期,單一款式無法抵抗西式服飾文化的強勢入侵,逐步改爲套穿式,該款式邊緣化,以個別元素形式遺存殘留。

“可以看出,漢服是一個體系,有它的源頭和脈絡,是代代相傳、一脈相承的,不是一拍腦袋發明出來的。”張夢玥說。

漢服體系馬面裙演變圖。受訪者供圖

━━━━━

焦點2

爲何迪奧半身裙被質疑“抄襲”?

張夢玥表示,馬面裙具有“圍合式”“馬面褶”“旋裙結構”三種基本特徵,“馬面裙”其實是“馬面褶旋裙結構”的一種裙子款式。

“我們分析了該半身裙的實物。首先,它是圍合式裙子,這是漢服的一種典型特徵,圍合式裙子在西式時裝裙子中較少出現。其次,它是四個馬面兩兩重合的旋裙結構,很難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或地區找到類似結構。另外,它還進行了裙頭的重新設計,古代是繫帶式,它改成了腰帶卡扣式設計。這是21世紀初漢服開始復興後,早已出現過的設計。”張夢玥說。

她認爲,從大家在迪奧“馬面裙”事件中的反應可以看出,傳統服飾、傳統文化得到了廣泛傳播,“這說明我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有了很大提升。如果大家對傳統服飾不瞭解,出現這種情況,可能看過也就過去了。”

孔府舊藏蔥綠地妝花紗蟒裙。受訪者供圖

━━━━━

焦點3

“文化挪用”和法律界定的“抄襲”概念一樣嗎?

在此次事件中,“文化挪用”成爲一個高頻詞彙。記者搜索發現,網絡中“文化挪用”近似於文化剽竊,多指將本不屬於本地的異域或其他民族的文化資源借用過來,從而對本地的文化形成影響,也創造出新的文化產品和現象。

在知識產權領域,是否有“文化挪用”的概念?

對此,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張偉君表示,他並沒聽說過在知識產權法中有“文化挪用”這樣的概念。他認爲,如果文化挪用是指不同族羣、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之間的人們相互吸收和借鑑各自不同的傳統和經典文化,一般來說不屬於知識產權法所禁止的抄襲行爲。

“此外,對於抄襲本身,我們也應該注意其法律含義和通俗說法的差異。”張偉君表示,文藝圈、設計圈或學術圈人士所稱的抄襲的範圍,經常會大於法律意義上的抄襲,比如思想和觀點的剽竊很可能構成學術不端,但這樣的做法未必構成侵犯著作權,所以很多人所說的抄襲並不等於著作權法所禁止的抄襲行爲。

他認爲,馬面裙作爲傳統服飾,他人無論如何“借用”都不太可能構成法律意義上的抄襲。“當然,公衆從輿論或道德上去批評這樣的借用,甚至說它是抄襲,這與法律評價不同,是另一碼事。”

“我個人認爲,這種借用很難定義爲抄襲。”北京匯祥律師事務所律師戴嘉鵬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表示,各種圖案設計都是有傳承和相互借鑑的,在沒有明確知識產權保護的情況下,很難把這種傳承與借鑑判定爲抄襲。同時,著作權、專利權這種法律上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也是有期限的。

━━━━━

焦點4

迪奧是否有可能搶先申請專利

轉而向漢服商家收取版權費?

有網友認爲,馬面裙既沒有版權,也沒有品牌,擔心“迪奧會不會把這種設計搶先註冊,然後轉頭向中國的漢服商家收取天價版權費”?

戴嘉鵬表示,服裝設計的保護問題非常複雜,僅從著作權(版權)角度來看,想成爲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首先要具有獨創性,“如果迪奧這種設計源於中國的馬面裙,就不具有獨創性,也就不會成爲著作權保護的對象。不必擔心它對漢服有侵權的訴求,這種情況也不會出現。”

━━━━━

焦點5

“馬面裙”等傳統服飾的文化符號

應該如何保護和傳承?

戴嘉鵬表示,本次事件中大家爭議的焦點似乎並非知識產權保護,而是對民族既有文化的保護。他認爲,單純從法律層面講,知識產權的保護是有期限的,而傳統文化只能靠繼承和發揚光大傳承下去,讓它在新時代獲得新生。一些從傳統文化中再發掘出來的、具有獨創性的內容是可以受到知識產權的保護的,對於這些作品,創造者要增強法律意識,及時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對一些中國獨有的工藝、技術、配方等,也可以採取商業祕密的方法進行保護。

張夢玥表示,“社交”是傳統服飾很重要的一項功能。“服飾是一種語言,能夠滿足特定的場景和社交需求。除了體現個人身份、特點以外,在一些外交場合,服飾也能代表國家和民族的身份。”

“此次迪奧‘馬面裙’事件說明,我們需要形成自己的漢服體系,形成一個整體,而不是隻有碎片化的東西,可以被別人隨意挪用,成爲陪襯和點綴。”張夢玥表示,要以我爲主,吸收借鑑別人的長處。“我覺得,最根本、最直接的保護方式還是‘活態化利用’,讓它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大家瞭解、熟悉它,纔會去保護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