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十八變”這個詞相信大家再也熟悉不過,那這裏的“十八”是指女孩子長大十八歲會有變化嗎?還是說女孩子長大後會有十八種變化呢?其實呀,這兩種解釋都不對。

這裏的“十八”既不是指年齡,也不是指十八個方面,而是泛指很多的意思。這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能夠見到,並沒有具體數量的指代之意,比如俗語“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佛教中的“十八羅漢”、“十八層地獄”等等。

在古代,《易經·繫辭》就有“十有八變而成卦”之說。另外,在中國數字文化中,“十八”剛好是三、六、九的倍數,而“以三爲全”的觀念也很早就在古籍中出現了。

《史記·律書》記載:“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太玄經·進及其他篇》也有“三,終也,數之極也。”可見,“三”雖然是最小的數單元,表達的卻是最低限度的多。而“三”的倍數“九”則有完整化、集大成的意思。

胡樸安《俗語典》稱:“凡事物之多變者,俗並以十八言之”,意思就是說“十八”在很多場合並非嚴格的確數,而是指代物之量廣,與此同時,“十八”的倍數也有同樣的指代作用,比如三十六洞天,七十二變,一百零八將,三百六十行等等。

這些個數字,在數量上遠大於“十八”,可在很多場合仍舊和“十八”一樣,用來表示“多、廣、雜”。而我們的“女大十八變”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產生並使用的。

這句話源自北宋釋道原的《景德傳燈錄·幽州譚空和尚》:當時有一尼姑想要開堂說法,就去問師父,師父說:“尼女家不用開堂。”尼姑就反問道:“龍女八歲成佛,又怎麼說?”師父說:“龍女有十八變,你與老僧我試一變看一看。”這裏的“龍女”是佛教中一位通神善變最後成佛的神奇女子。

所以慢慢演變到現在,“女大十八變”就是指女子在發育成長過程中,容貌性格有較多的變化,多是用來誇讚女孩越來越美麗的意思,您瞭解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