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希替尼(泰瑞沙、Osimertinib、Osicent、AZD9291)是一種有效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對EGFR-TKI敏感(EGFRm)和T790M耐藥突變具有選擇性。根據AURA臨牀研究的結果,奧希替尼被推薦作爲一線EGFR-TKI後進展EGFR T790M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選擇。

第一、二代EGFR-TKI可作爲攜帶EGFRm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相關研究已經顯示出顯著臨牀益處。然而,最初對EGFR-TKI有反應的大多數患者最終會產生獲得性耐藥;大約60%的此類患者出現EGFR T790M抗性突變。

AURA研究的I期包括劑量遞增和劑量擴展兩個階段。根據腫瘤活組織檢查樣本的EGFRm狀態入組劑量擴增階段患者。根據細胞學樣本EGFR T790M突變狀態入組細胞學隊列患者作爲劑量擴增階段的一部分。根據先前EGFR-TKI疾病進展後腫瘤活組織檢查樣本T790M突變狀態入組II期和III期研究患者。

細胞學採樣可以提供足夠的腫瘤材料用於分子分析,是比實體腫瘤活組織檢查侵入性更小的腫瘤表徵方法。研究表明,與手術樣本相比,細胞學樣本具有相當或更高的靈敏度和準確度,可用於鑑定非小細胞肺癌中的EGFR突變。此外,直接取自腫瘤細胞學樣本的EGFR突變靈敏度可能比血漿測試更高。最近,在對EGFR T790M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用於檢測EGFRm的血漿與腫瘤組織分析中,敏感性爲51%。血漿測試比細胞學測試侵入性更小。

在日本,近40%的EGFR突變檢測是使用細胞學樣本進行的;日本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牀醫生認爲,細胞學樣本是測試EGFR突變有價值的臨牀標本,因爲比組織樣本的侵入性更小。細胞學隊列僅入組日本患者。

來自AURA I期研究劑量擴展階段細胞學隊列(ClinicalTrials.gov編號NCT01802632)旨在分析奧希替尼在EGFR T790M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患者EGFR T790M突變陽性狀態由細胞學樣本確定。

使用細胞學樣本判斷T790M陽性結果入組患者,患者每天一次接受奧西替尼80mg片劑直至疾病進展或直至研究者觀察不到臨牀益處。療效的主要終點是研究者評估的客觀反應率(ORR)。28名日本患者參加了細胞學隊列研究。數據截止時(2016年2月1日),仍有12名患者(43%)在接受治療。

客觀反應率ORR爲75%(95%CI 55,89),28例患者中有21例部分緩解。總體而言,81%有反應的患者在第一次RECIST掃描時(即治療開始後6周)有初步反應;反應出現的中位時間爲6.1周。有反應的患者中12名(57%)隨後疾病進展。6名患者(21%)報告病情穩定≥6周。除1名患者外,其他所有患者(27/28;96%)均出現腫瘤縮小,6周時基線平均百分比變化爲-39%(SD 21.5)。疾病控制率DCR爲96%(95%CI 82,100)。中位反應持續時間爲9.7個月(95%CI 3.8,無法計算[NC])。6個月時的反應率爲62%(95%CI 38,79),9個月時爲52%(95%CI 29,70),12個月時爲41%(95%CI 20,61)。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爲8.3個月(95%CI 4.2,NC)。

28名患者(100%)均至少報告一例AE(嚴重不良事件),27名患者(96%)報告可能存在因果關係的AE(由研究者評估)。最常見的全因AE是:甲溝炎(46%)。皮膚乾燥(46%)。腹瀉(36%)和皮疹(36%)。

總體而言,16名(57%)患者的AE爲3級或以上,最常見的是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3名患者[11%]),其次是肺炎和白細胞計數減少(2名患者報告[7%])。

對於由細胞學樣本確定EGFR T790M突變狀態的經治非小細胞肺癌,奧希替尼可爲患者提供臨牀益處,安全性可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